下面的图表显示出,在当前高精度芯片技术下的 NFET (X-axis) 和 PFET (Y-axis)的性能。值计算下来为1000 * V dd / I on,这里使用大值1000是为了确保值能够接近于1。较小的值表示更小的延迟和更快的晶体管。
图表右上角是更先进的工艺,左下角为较老的工艺。其中使用 high-k/metal栅极堆栈的工艺标注为正方形,而使用传统工艺技术的则使用菱形标记。各家公司使用了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其中蓝色代表Intel,绿色代表IBM联盟,红色代表TSMC,橙色代表富士通,棕色表示TI。
在论文中,IBM 45nm SOI的电流为 200nA/um I off,因此作者估计AC截止电流为 100nA/um I off,而DC截止电流由于自散热效果因此会低一些。
100nA/um I off 下的晶体管截止电流(点击放大)
从结果来看,IBM和Intel的晶体管性能最强,其中Intel PMOS性能高出7%。这也表示Intel,IBM 和AMD的设计团队的设计基础是基本接近的。根据介绍,Intel将会在2009年晚些时候推出32nm工艺,这要比IBM和AMD领先将近1年。这也意味着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Intel会拥有性能上的优势。
IBM 45nm high-k /metal栅极SOI工艺给人的印象相当深刻,基本上体现了32nm工艺的性能。不过从描述来看应该是以研究为主,可能并不会获得实际生产。不这令人惊讶的是,Intel较老的45nm high-k/metal工艺则经受住了考验。当然如果让其与32nm high-k/metal工艺进行竞争,是肯定没有指望的。
IBM与TSMC均展示了32nm bulk工艺出色的性能,以及相对于当前45nm工艺的提升。IBM与TSMC两家公司基本相同,但是有略有区别,其中TSMC的PFETs性能更好,但是在NFET 性能上要略逊一筹。
上图展示了不同工艺下的间距,可以看到45nm和32nm在间距上的差距是明显的。
- 相关阅读:
- ·神U能否续写传奇?V5版至强E3对比测试
//cpu.zol.com.cn/553/5538661.html - ·不足400元 A/I入门级处理器对比测试
//cpu.zol.com.cn/550/5503510.html - ·从i3到i7 12款热销酷睿处理器对比评测
//cpu.zol.com.cn/546/5465527.html - ·崩溃!Intel 10nm工艺大跳票:再等两年
//cpu.zol.com.cn/546/5463120.html - ·28纳米制程工艺 AMD A10-7700K售709元
//cpu.zol.com.cn/544/544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