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CPU频道 >

IBM公司32nm SOI 介绍

32nm是发展方向 芯片厂商制造工艺对比

硬派网 责任编辑:李鹏飞 【转载】 2009年08月15日 06:37 评论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1页)

     IBM,Global Foundries以及Freescale也发表论文介绍了他们的32nm高精度SOI工艺,由45nm SOI工艺发展而来。这个工艺两个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由IBM和AMD设计的高性能处理器。这篇论文介绍了沉浸光刻工艺以及IBM正在使用的二次曝光技术在SRAM内存生产上的应有保障。

      IBM的32nm SOI工艺使用的是基于“gate-first”技术的 high-k/metal栅极堆栈。新的栅极堆栈将能够按比例将T inv减至1.2nm,同时在保持相同栅电容的情况下将 L gate减至26nm,同时poly gate堆栈的尺寸保持在2.0nm - 35nm。通过Embedded SiGe技术,可以改善PFETs的截止电流,而“ Dual - Stress Liners ”(DSL)技术则同时增强了 PFET 和 NFET的灵活性。


32nm是发展方向 芯片厂商制造工艺对比
IBM 32nm SOI工艺下,I on vs. I off 曲线

      可以看到IBM的AC截止电流给人的印象相当深刻,这也与Intel的性能相当,IBM同时也表示截止电流是在标准漏电水平100nA/um下获得的。在V dd 1.0下,IBM可以获得1550/1220uA/um截止电流,而NFETs 和 PFETs的DC截止电流为1500/1180uA/um。

     该论文同时也唤起了对high-k/metal栅极堆栈的不太明显的影响。其中一个优化有关降低栅极堆栈电阻,从而提升AC性能,根据作者的介绍可为FO3带来10%的提升。第二个就是DC截止电流与性能之间的平衡。特别是作者发现最佳的DC截止电流是在使用高寄生电容的情况下获得的,这会引起性能的下滑。因此处理器工程师选择减少DC截止电流以提升性能,其副作用就是在固定频率下减少电容提高功率。

32nm是发展方向 芯片厂商制造工艺对比
0.149um 2 SRAM内存,使用 IBM高精度32nm SOI工艺

      IBM的SRAM尺寸改进了约5%,达到了0.149um2。HK/MG堆栈的好处就是较低的V t失谐,这将有助于SRAMs运行于较低的工作电压下。而接触栅极节距则按比例缩小0.7倍,减少至130nm,传导层堆栈也按比例增加至最高11层。另外有意思的是,该论文并没有提到IBM研究机构宣传的‘air-gap'绝缘体。

上一页 1 ...7 8 9 10 11 下一页
频道热词:AMD  散热器  intel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