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AMD Socket AM2平台在保留了集成内存控制器的经典设计同时,其最大的改变就是引入了对DDR2内存的支持,而DDR2内存规格早已被Intel平台所广泛采用,这也使得以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和AMD Athlon 64 FX-62两款顶级处理器为核心所搭建的平台之间更具可比性。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在内,所有采用Core微架构的处理器(包括移动平台的Merom核心处理器及服务器平台的Woodcrest核心处理器)均不支持Intel引以为傲的Hyper Threading超线程技术。这是为什么呢?
客观的说,Core微架构庞大的执行资源和高达4MB的共享式二级缓存设计非常适合采用SMT(Simultaneous Multi Threading)并发式多线程技术,不过这种技术只有应用在服务器平台上才能带来最大限度的性能提升,而对以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为代表的桌面级处理器影响并不明显。
另外,我们都知道,服务器通常会配备两颗以上的CPU,而AMD Opteron处理器的Hyper-Transport Tunnel技术能够让各颗处理器之间进行资料交换,而Intel所采用的前端总线及北桥传输设计在这方面要落后于AMD。SMT(Simultaneous Multi Threading)并发式多线程技术恰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不足。但是SMT技术会使处理器本身的温度升高,这显然同Core微架构打造“功耗最优化平台”的设计思想相违背,因此SMT技术并没有出现在基于Core微架构的处理器中。
一直以来,Intel都对集成式内存控制器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Intel的工程师表示花费在内存控制器上的晶体管不如放到二级缓存上,二级缓存的功耗会比内存控制器更小,功耗也会更低。更为重要的是,把内存控制器集成到主板芯片组上的设计能够使Intel的处理器在不改变处理器设计的情况下支持新规格的内存,使得内存的搭配更加灵活,毕竟Intel才是行业的领导者。不过,集成内存控制器能够提高处理器是不争的事实,而世界上没有两全齐美的事情。此时看来,Core微架构中全新的智能内存访问技术(Smart Memory Access)便是为弥补不集成内存控制器所带来的性能损失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