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X6800对决FX-62 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    【CNET中国·ZOL 原创】 作者:kyle | 责编:刘宇峰     评论
回到顶部阅读

青出于蓝胜于蓝

评测背景: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006年7月14日12时01分,即北京时间2006年7月15日01时01分,Intel正式宣布推出采用Core微架构的Conroe桌面级双核心处理器,并于2006年7月27日正式上架销售。Conroe处理器共分为两大系列:Core 2 Duo和Core 2 Extreme。作为Core 2 Extreme系列中唯一的一款产品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自然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而在此之前的2006年5月23日,AMD也发布了其采用新一代Socket AM2接口的顶级处理器——Athlon 64 FX-62,两款顶级处理器之间的颠峰对决一触即发……


X6800对决FX-62 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X6800对决FX-62 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颠峰对决一触即发

  也许有人会说,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采用了Core微架构设计,而AMD Athlon 64 FX-62处理器仍然沿用旧有的K8微架构,基于新旧两代微架构设计的处理器之间不存在可比性。但是笔者却认为,Core微架构是在古老的P6微架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此前在移动平台中大获成功的Yonah同样如此。虽然Intel明确表示Core微架构中70%——80%的架构和线路都要被重新设计,但是通过Core和Yonah的对比图还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X6800对决FX-62 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X6800对决FX-62 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Core与Yonah对比图

  Core微架构与Yonah的内核构成极为相似。相同的解码流程,相同的简单解码单元与复杂解码单元相配合设计,相同的乱序执行流程,相同的一级指令缓存与一级数据缓存分离设计,相同的共享式二级缓存设计等等。如果抛开解码单元与执行单元的数量、内部总线的宽度以及各个缓冲区的容量等数字上的差别,可以说Core微架构与Yonah在设计是完全相同的,这也是笔者不用“全新的微架构”来形容Core的原因。

X6800对决FX-62 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宽动态执行是Core微架构的显著新特性之一

  设计一个全新的微处理器内核是极为困难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是明智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不过虽然在Core微架构身上能够找到无数Yonah的影子,但是众多新特性的引入和参数的扩大还是使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如同液晶显示器所采用的液晶面板,当液晶面板本身的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各种相应的补偿技术便成了决定液晶显示器性能的关键。因此,虽然Core微架构是在Yonah甚至更早的P6微架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是诸如宽动态执行(Wide Dynamic Execution),高级数字多媒体增强技术(Advanced Digital Media Boost),智能内存访问技术(Smart Memory Access),高级智能缓存技术(Advanced Smart Cache)等新技术的引入还是使得Core微架构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更加明显。

回到顶部阅读

再见了,超线程

  众所周知,AMD Socket AM2平台在保留了集成内存控制器的经典设计同时,其最大的改变就是引入了对DDR2内存的支持,而DDR2内存规格早已被Intel平台所广泛采用,这也使得以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和AMD Athlon 64 FX-62两款顶级处理器为核心所搭建的平台之间更具可比性。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采用Core微架构的处理器均不支持超线程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在内,所有采用Core微架构的处理器(包括移动平台的Merom核心处理器及服务器平台的Woodcrest核心处理器)均不支持Intel引以为傲的Hyper Threading超线程技术。这是为什么呢?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SMT技术更适合于服务器平台

  客观的说,Core微架构庞大的执行资源和高达4MB的共享式二级缓存设计非常适合采用SMT(Simultaneous Multi Threading)并发式多线程技术,不过这种技术只有应用在服务器平台上才能带来最大限度的性能提升,而对以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为代表的桌面级处理器影响并不明显。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Core微架构旨在打造功耗最优化平台

  另外,我们都知道,服务器通常会配备两颗以上的CPU,而AMD Opteron处理器的Hyper-Transport Tunnel技术能够让各颗处理器之间进行资料交换,而Intel所采用的前端总线及北桥传输设计在这方面要落后于AMD。SMT(Simultaneous Multi Threading)并发式多线程技术恰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不足。但是SMT技术会使处理器本身的温度升高,这显然同Core微架构打造“功耗最优化平台”的设计思想相违背,因此SMT技术并没有出现在基于Core微架构的处理器中。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智能内存访问技术(Smart Memory Access)

  一直以来,Intel都对集成式内存控制器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Intel的工程师表示花费在内存控制器上的晶体管不如放到二级缓存上,二级缓存的功耗会比内存控制器更小,功耗也会更低。更为重要的是,把内存控制器集成到主板芯片组上的设计能够使Intel的处理器在不改变处理器设计的情况下支持新规格的内存,使得内存的搭配更加灵活,毕竟Intel才是行业的领导者。不过,集成内存控制器能够提高处理器是不争的事实,而世界上没有两全齐美的事情。此时看来,Core微架构中全新的智能内存访问技术(Smart Memory Access)便是为弥补不集成内存控制器所带来的性能损失而生的。

回到顶部阅读

新内存补偿技术

  在Socket 939接口时代,AMD处理器凭借双通道DDR内存的低延迟以及Hyper-Transport技术,将DDR内存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而Intel所极力推广的DDR2内存规格虽然在频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可也因天生时序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性能发挥。更为重要的是,Intel并不像AMD那样在处理器内部集成内存控制器,这也使得普通DDR2内存高延迟的弊端暴露的更加明显。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Core微架构与K8微架构结构图对比

  Intel从来没有否认过在处理器内部集成内存控制器的好处。不过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种做法的弊端同样十分明显。那就是一旦内存的规格发生改变,也就意味着整个处理器设计将随之改变。对于作为领航者的Intel来说,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虽然采用新一代Socket AM2接口的AMD处理器现在同样投入了DDR2内存高频率高延迟的怀抱,但是其不变的集成内存控制器设计应该能够很好的弥补DDR2内存高延迟所带来的性能损失。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DDR2内存在带来高频率的同时也造成了高延迟

  由于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特殊,也决定了Intel不会像AMD那样在处理器内部集成内存控制器(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是这样)。那么新的Core微架构处理器又将如何克服DDR2内存高延迟所造成的性能损失呢?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Conroe桌面级双核心处理器采用统一的1066MHz前端总线

  除了刚才所提到的智能内存访问技术(Smart Memory Access)之外,采用更快的前端总线也是不错的解决方法之一。在全系列Conroe桌面级双核心处理器中,最为顶级的Core 2 Extreme X6800及E6000系列处理器均采用了统一的1066MHz前端总线,而就算是相对低端的E4000系列,其前端总线也被提升到了800MHz。更快的前端总线能够加速处理器与内存之间的数据通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处理器内部不集成内存控制器的不足。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两款顶级处理器(左为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右为AMD Athlon 64 FX-62)

  虽然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与AMD Athlon 64 FX-62两款顶级处理器所采用的微架构并不属于一个年代,但是在各自产品线中相同的定位,相同的内存规格,相仿的频率,甚至相仿的价格……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将二者放在一起比较的理由。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两款顶级主板(左为Intel D975XBX 304#,右为Asus M2N32-SLI Deluxe)

  最顶级的处理器自然要搭配最顶级的主板。为了充分发挥出两款处理器的性能,我们特写选用了采用Intel i975X芯片组的Intel D975XBX 304#主板和采用NVIDIA nForce 590 SLI的Asus M2N32-SLI Deluxe主板,并为两套平台同时搭配了两条容量为1GB的高品质Corsair DDR2 800内存。值得一提的是,ZOL评测室是国内首家拿到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和Intel D975XBX 304#主板的媒体,而目前也只有304#版的Intel D975XBX主板提供了对Conroe双核心处理器的支持。

回到顶部阅读

测试平台及方法

  在本次对比测试过程中,我们将使用纯英文版Windows XP Professional+SP2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Windows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除在运行PCMark 2005时需要使用“Windows XP”默认桌面主题和“最佳效果”之外,在其他测试程序运行过程中均采用“Windows经典”桌面主题和“最佳性能外观”,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

        另外,测试时屏蔽主板相应的音频和网络等板载芯片,并统一使用通过微软WHQL认证的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测试平台软硬件环境及驱动程序版本说明:


硬 件 环 境

CPU

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 (2.93GHz/4MB)
AMD Athlon 64 FX-62 (2.8GHz/1MBx2)

主板

Intel D975XBX 304#
Asus M2N32-SLI Deluxe

内存

2 x 1024MB Corsair DDR2 800(4-4-4-12)  

硬盘

Seagate 7200.7 120G(7200RPM/8M Cache)

显卡

 nVIDIA Geforce 7800GTX 256MB(500MHz/1350MHz)

显示环境

17英寸纯平CRT(1024 x 768@85Hz 32Bit)

电源

 Thermaltake XP550 PP(额定输出功率:450W)

软 件 环 境

操作系统

 英文版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600+SP2

主板芯片组驱动

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 8.0.1.1002
nForce 590 SLI ForceWare 9.35 WHQL For WinXP

显示芯片驱动

nVIDIA ForceWare 91.31 WHQL

其他驱动

Directx 9.0C(4.09.0000.0904)

测试软件版本及测试方法说明:

测试软件及其相关说明

整体理论性能测试

BAPCO SYSmark

Version:2004 SE
(Score,ICC,OP)

Business Winstone 2004

Version:1.0.1
Score

Multi-Media Content Creation Winstone 2004

Version:1.0.1
Score

PCMark05 Pro

Version:1.1.0
CPU,Memory)

 处理器和内存理论性能测试

SiSoftware Sandra 2007

Version:Business 2007.6.10.98  
CPU MultiMedia,CPU Arithmetic
 Bandwidth Benchmark

Cinbench 95

Version:2003
(Single CPU,Multi CPU )

Science Mark 2

Version:Build 21 Mar 05
Score,Memory

处理器实际应用性能测试

Winrar

Version:3.51
(303 MB,47 Files,2 Folders) 

AutoGordianKnot

Version:1.95
(98.4MB Mpeg2 To Mpeg4) 

Lame MP3

Version:3.97
(82.5MB WAV To MP3) 

3D理论性能测试

3DMark 2005

Version:1.2.0 1024 x 786-32 bit
Score,CPU ) 

3DMark 2006

Version:1.0.2 1280 x 1024-32 bit
Score,CPU ) 

3D游戏性能测试

Half Life 2

Version:1.0 1024 x 768-32 bit,“Timedemo d3_c17_12” 

Doom 3

Version:1.0.0.1 1024 x 768-32 bit,“Timedemo demo1”

回到顶部阅读

整体理论性测试

  SYSMark2004 SE简介:SYSMark2004 SE是由BAPCO 组织开发的最新版本PC系统性能测试软件。该测试软件包括了含2D/3D 内容创建、网页发布、通讯、文档创建、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测试内容。能够对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全面的考核。SYSMark2004 SE运行时需要使用到如下软件:

  Adobe After Effect 5.5
  Adobe Acrobat 5.0.5
  Adobe Photoshop 7.01
  Adobe Premiere 6.5
  Microsoft Access 2002
  Microsoft Excel 2002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
  Microsoft Outlook 2002
  Microsoft PowerPoint 2002
  Microsoft Word 2002
  Microsoft Windows Media Encoder 9 Series
  Discreet 3ds max 5.1
  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Macromedia Flash MX
  Network Associates McAfee VirusScan 7.0
  ScanSoft Dragon Naturally Speaking 6
  WinZip Computing WinZip 8.1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SYSmark2004 SE Score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SYSmark2004 SE ICC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SYSmark2004 OP测试成绩对比

  Business Winstone2004简介:Business Winstone进行商业性能测试,这是一款考验系统对WEB访问,办公应用软件的日常用应用程序如 Word、Excel、Netscape Comunicator等软件的处理能力。测试涉及大量的小数据块传输,CPU缓存容量、内存和磁盘的数据存取效率都会对成绩造成影响。以下常用的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进行考察:

  Microsoft Access 2002
  Microsoft Excel 2002
  Microsoft FrontPage 2002
  Microsoft Outlook 2002
  Microsoft PowerPoint 2002
  Microsoft Project 2002
  Microsoft Word 2002
  Norton AntiVirus Professional Edition 2003
  WinZip 8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Business Winstone 2004测试成绩对比

  MultiMedia Content Creation Winstone 2004简介:MultiMedia Content Creation Winstone 2004主要是体现系统的Web、图形和多媒体等内容的创建性能,如Adobe Premiere、Adobe Photoshop和Macromedia Dearmweaver等软件的运行性能。测试中包含的应用软件处理数据时往往以高速大量的数据流为主,对内存的连续读取性能要求较高,另外它涉及较密集的处理器运算,所以处理器性能的发挥对测试结果也有直接的影响。主要针对下面的几个多媒体应用软件进行测试:

  Adobe Photoshop 7.0.1
  Adobe Premiere 6.50
  Macromedia Director MX 9.0
  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6.1
  Microsoft Windows MediaTM Encoder 9 Version 9.00.00.2980
  NewTek's LightWave 3D 7.5b
  SteinbergTM WaveLabTM 4.0f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Multi-Media Content Creation Winstone 2004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三款老牌的办公性能测试软件很难拉开处理器之间的差距,不过两款顶级处理器的表现令我们颇感意外。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在三项测试中均大幅度领先,Core微架构的强大由此可见一斑,而AMD Athlon 64 FX-62处理器的表现也已经相当出色了。

回到顶部阅读

专项性效能测试

  PCMark 05简介:美国时间2005年6月28日,Futuremark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版本的整机测试工具PCMark 05,这也是著名的PCMark系列的第三代产品。PCMark05仍然秉持为消费者和商业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性能测试工具的理念,可以可靠的测量和比较笔记本,桌面PC和工作站等机器的整机性能。整合的在线结果浏览器可以将你的测试结果与世界上最大的性能数据库进行对比。PCmark05集易用性和专业性为一身,甚至适合刚刚上手的PC用户使用。PCMark05经过PCMark2002和PCMark04的发展,已经成为测试PC系统总体表现性能的最佳工具。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PCMark05 Pro Score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PCMark05 Pro CPU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PCMark05 Pro Memory测试成绩对比

  SiSoftware Sandra简介:SiSoftware Sandra(the System Analyser Diagnostic and Reporting Assistant)是现在公认权威的系统分析评测工具,1995年诞生,到今天已走过了10余年的发展历程,拥有超过30种以上的基准测试项目。它可对CPU主板内存硬盘、光储、SCSI设备、APM/ACPI设备、鼠标键盘、网络等硬件进行基准理论对比测试,通过内置数据库对比直观了解当前配置是否的性能定位。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CPU Arithmetic ALU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CPU Arithmetic MFLOPS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CPU MultiMedia Floating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CPU MultiMedia Integer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Bandwidth Benchmark Float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Bandwidth Benchmark Integer测试成绩对比

  Cinema 4D简介:德国MAXON公司出品的Cinema 4D,是一套整合3D模型动画与算图的高级三维绘图软件,一直以高速图形计算速度著名,并有令人惊奇的渲染器和粒子系统,其渲染器在不影响速度的前提下,使图像品质有了很大提高。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Cinbench 95 Single CPU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Cinbench 95 Multi CPU测试成绩对比

  Science Mark 2简介:ScienceMark是一款体现处理器整数运算和浮点处理能力的测试软件,最新版本支持超线程技术。Sciencemark本是被设计出来用以模拟真实科学应用环境的,通过对计算水分子总能量、钷元素求量子解、氩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等项目测试计算机内存、仿真分子动态效能和浮点精准效能。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Science Mark 2 Score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Science Mark 2 Memory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

  情理之中:虽然两款处理器均采用双核心设计,但是无论是单任务测试,还是多任务处理,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仍占有较大的优势,看来采用共享式双核心设计的Conroe桌面级双核心处理器性能的确强大。值得一提的是,在“CPU MultiMedia”性能测试中,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的领先幅度极为明显,相信这于SSE4多媒体指令级的加入有着直接关系。

  意料之外:AMD Athlon 64 FX-62终于在内存专项测试中展现出其内部集成内存控制器的优势,在四项内存专项测试中拿下三成。不过由于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拥有1066MHz的高前端总线以及众多内存性能补偿技术,尽管其性能仍落后于Athlon 64 FX-62,但是差距并不大,反而在PCMark 05的内存专项测试中还稍占优势。

回到顶部阅读

实际应用性测试

  WinRAR简介:WinRAR是一款目前非常流行的压缩软件。我们特意选取了大小为303MB的47个文件进行压缩测试,得出压缩所需时间进行比较。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Winrar测试成绩对比

  AutoGK简介:AutoGK支持高达320kbps的MP3,同时支持Divx,Xvid的基于品质因子的编码方式,支持多达32种字幕以及外挂得Vobsub格式的字幕。在国外的著名测试媒体Tom'shardware就使用该软件对处理器进行测试。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AutoGordianKnot测试成绩对比

  RazorLame简介:RazorLame是著名MP3编码工具LAME的前端应用程序。LAME功能的强大、专业众所周知,但是它的命令行模式操作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不过现在只要再安装一套RazorLame,就能获得一套具有友好图形界面、操作简便的专业MP3编码工具了。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Lame MP3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

  2.93GHz的高主频,4MB超大共享式二级缓存的强大执行效能在文档、视频、音频三项压缩测试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同传统的办公性能测试软件一样,压缩软件并不能完全拉开同级别处理器之间的时间差距,而两款顶级处理器之间存在这样的时间差已经算是比较明显的了。

回到顶部阅读

3D理论性能测试

  3DMark 05简介:由于3DMark 05提供了对微软DirectX 9.0C的支持,所以完全支持Shader Model 2a、2b、3.同时加入的更加详细显示控制面板,可以使用户对测试进行更为详细的画面控制。3DMark05还使用了全新的更为类似游戏的3D引擎,使测试更接近于正常的游戏运行。它包含了三个全新的测试场景,分别为:Return to Proxycon、Firefly Forest、Canyon Flight,通过这三个场景的测试便可以得出分数。另外,3DMark05还包含了CPU Test、Fill Rate Test、Single Texturing、Multi Texturing、Pixel Shader Test、Vertex Shader Test和创新的Batch Size Tests。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3DMark 2005 Score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3DMark 2005 CPU测试成绩对比

  3DMark 06简介:在3Dmark 06中,CPU测试方面的改变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的:CPU测试得分不再可有可无,而是强制运行并加入到综合得分中,这意味着3Dmark不再仅仅是一款衡量显卡性能的工具,即使用同一块显卡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性能的CPU得出的综合分数将有较大差异;CPU测试方面使用了AGEIA公司的PhysX物理库,加入了模拟物理引擎计算和AI计算,这使测试更加贴近CPU在真实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可以看出,3Dmark06将更加侧重于衡量整机在未来真实游戏中的性能。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3DMark 2006 Score测试成绩对比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3DMark 2006 CPU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

  除处理器本身及相应的主板有所不同之外,两套平台的配置完全相同,因此两套平台中处理器的性能便成了系统显示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有趣的是,无论是3Dmark 05还是3Dmark 06,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在处理器单项测试中均取得了较大幅度的领先优势,不过在总成绩中两者的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相信是AMD Athlon 64 FX-62处理器优秀的内存性能再一次发挥了作用。

回到顶部阅读

3D游戏性能测试

  Half Life 2简介:据《半条命2》的制作人员介绍,在《半条命》中使用的是idSoftware的著名游戏Quake的3D引擎,而这次Valve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为《半条命2》开发了自己的3D引擎———“ Source”。Source3D引擎不仅能把物体的表面特征展现出来,还能把金属、木头、砖块、瓷片这些不同物体的物理特性逼真地反映出来。

        当金属和墙壁发生摩擦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火花;金属之间的碰撞会引起刺耳的金属声。此外,制作小组还加入了全新的“三维天空”元素,使游戏画面更加逼真。假如你朝天上的电线开枪或者子弹从上面飞过,电线就会因为气流的变化在空中荡来荡去。在游戏中还有夜间的场景,其中天上的云会被风吹动甚至挡住月光,制作小组希望尽量带给玩家一个更真实的、更令人感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Half Life 2测试成绩对比

  DOOM3简介:作为史上最为成功的系列游戏之一,id Software公司出品的《DOOM》系列无疑开创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巅峰时代。《DOOM》能够纵横业界十年而不衰,其强大的3D游戏引擎无疑是致胜法宝,但与此同时也赢得了“硬件杀手”的“美誉”!《DOOM》每一代的成长都伴随着对显卡要求的阶梯式增长,广大玩家其实心照不宣地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满足《DOOM》=满足一切!”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Doom 3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

  从Socket 939接口时代单核版本的Athlon 64 FX-5X系列到FX-60,到现在采用全新Socket AM2接口的Athlon 64 FX-62,AMD Athlon 64 FX系列处理器一直享有“游戏之王”的称号。不过,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的出现使得这个“宝座”暂时易主。在这两款最为权威的游戏的Timedemo中,Extreme X6800处理器均领先Athlon 64 FX-62达10 FPS以上,处理器中的“游戏之王”新鲜出炉。

回到顶部阅读

功耗最优化平台

  本次处理器之间的横向对比共进行了14个大项,27个小项的对比测试。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在其中的24个测试项目中均占据优势,只是在SiSoftware Sandra 2007和Science Mark 2的内存专项测试中略微落后于AMD Athlon 64 FX-62处理器。如果说Intel上一代采用Netburst微架构的Intel Pentium XE 965处理器和Athlon 64 FX-62只能算是打成平手,那么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的强悍足以让我们感受到Core微架构的强大,而目前桌面级处理器的性能王者也非它莫属。


X6800对决FX-62 ZOL上演处理器颠峰之战

SSE4多媒体指令集功不可没

  一直以来在用户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Intel处理器更适合进行多媒体应用及多任务处理,而AMD的处理器则更适合用来玩游戏”。以往AMD的处理器之所以会在游戏测试中占据很大优势,主要得意于其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及内部集成内存控制器所带来内存带宽优势。而虽然采用Core微架构的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处理器中依然没有集成内存控制器,但是大幅度改良的浮点运算能力和内存读取机制使得Core 2 Extreme X6800在游戏测试中全面超过了Athlon 64 FX-62。

  至于在内存专项测试中的败北,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SiSoftware Sandra 2007和Science Mark 2更偏重于内存的理论性能测试,而在这种情况下,Core微架构中诸如智能内存访问(Smart Memory Access)等内存性能补偿技术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其优势。不过AMD Athlon 64 FX-62处理器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由于AMD的K8微架构采用了三组复杂解码单元设计,而Intel的Core微架构则采用了三组简单解码单元和一组复杂解码单元设计,这样看来,Athlon 64 FX-62处理器应该会在处理器运算能力上有不错的表现,不过也限于测试软件的理论性,其性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回到文章开始时的话题,也许仍有人会觉得用新推出的微架构(Core微架构)同三年之前的微架构(K8微架构)相比较显得有些牵强。但极为巧合的是,当2000年Intel发布采用Netburst微架构的Pentium 4处理器时,AMD方面还是K7微架构Socket A接口的天下。AMD于2003年所推出了K8微架构,而对于Netburst架构高频低能的负面批评也是在和比它晚推出三年的AMD K8微架构比较之后所得出的。

  Core微架构和K8微架构的对比再一次出现了当年的情况,不过这一次的胜利者显然是Intel。AMD的K8L微架构和HT3.0总线技术的性能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至少把它当作Core微架构的对手显得更合适一些。Core微架构的诞生标志着“频率至上”年代的结束,处理器的竞争将跨入微架构比拼的更高层面。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Intel已经明确表示将加速微处理器架构的改革,新政策将计划每两年更新一代微处理器架构。2007年下半年将推出45nm的Penryn取代现有65nm的Merom、Conroe及Woodcrest。2008年上半年推出全新微架构的Nehalen,而2009年下半年将会推出32nm的Nehalen-C,2010年上半年则推出全新微处理器架构Gesher。

  更新微架构的目的在于让处理器拥有更为强大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因为终端消费者并不在乎他们所使用的处理器采用何种微架构,相反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希望自己的电脑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变得更静,更省电。而“功耗最优化平台”也将逐步代替“最佳性价比处理器”成为未来处理器产品的新时尚。
 

频道热词:AMD  散热器  intel  
视觉焦点
CPU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