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就像过去我们讲到PC就想到台湾,说是电脑共和国,王振堂理事长说,谈宽带通讯,想到WiMAX这个系统就想到台湾,你的第一步就成功了。
于冬雪:这个逻辑是对的,我想问这么多的理事长中,谁的任期最长?
张总:每人最多就是两任,一届3年,每个人最多6年。
于冬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工作,他们在公会上的精力投入大概会有多少?
张总:他们典型的行程是这样的,由于我们公会已经很大了,有250人,通常是一定金额以上的案子才需要他们签字。过去是一周抽半天来公会批公文,有时候他要忙的话,我们的总干事就会带文件到他们公司签字,此外他们要出席各种仪式。
你会发现,作为一个大领导,主要是仪式性的活动和做决策,大概就是这两件事情。这个事情就会忙得不得了。我们会报告理事长,这个仪式你要去一下,对我们的业务发展也就有帮助。
张先生讲到电脑公会理事长的任期最多只有6年
于冬雪:听您这么一介绍,让我们对整个的台北电脑公会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这次我们来到台北电脑展,您有什么信息跟我们分享,或者台北电脑展取得了哪些非常好的成果?
张总:前两天的统计,国外买主没有衰退,基本跟去年持平。
于冬雪:王振堂现在做理事长,之前有好几任的理事长,从公会的角度来讲,哪一任理事长对推动整个产业或者公会作出的贡献更大?
张总:公会上一届是半导体行业的力晶半导体当理事长,再上一届是凌群,主要做系统集成,也接到深圳证交所、上海证交所的生意;再上一届是神达电脑,更前一届是宏碁施振荣,再早的第一届是王安,是在美国做迷你电脑起家,公司现在不在了。王安一九六几年在台湾设的分公司,当时我们是15个外商电脑公司发起的公会,像IBM,HP,因为那时候没有PC。到了八十年代,因为英特尔等开放架构,台商大量的投入,从量变产生质变,慢慢的由本地的厂商主导了这个组织。到现在为止,IBM和微软都还是我们常务理事会的一员。
当年只有15个会员,连一个专业的秘书都没有。后来PC时代开始,施振荣出来,那时候宏碁在台湾刚开始做,当做民族品牌推。他选上来也有声望,他最大的贡献是开办展览会。
本站前方记者于冬雪先生专访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副总干事张笠先生
于冬雪:展览是施振荣先生提出来的?
张总:是啊,这都是他的故事,他说,我们就取名台北电脑展和COMPUTEX吧。
于冬雪:这个名字也是施先生起的?
张总:是的,那时候公会还小,只有几百家会员,大家号召号召,IBM也来展,HP也来展。那时候不分软硬件,就像北京科博会,是一个大杂烩,那时候电脑还没有分的那么细。
1984年由台北电脑公会理事长施振荣先生取名台北电脑展和COMPU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