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hlon时代结束之后
2007年,AMD的Athlon产品将走过最后一段路程,随着新品牌Phonom的登陆,Athlon品牌将会逐渐淡出市场。Phonom将继续沿用成熟的65nm工艺,同时针对Intel在2007年末首产45nm工艺产品,AMD将其65nm技术视为打击45nm的秘密武器。
如图,AMD 65nm PMOS器件中的应变层和嵌入式SiGe层。Semiconductor Insights公司的首席技术官Edward Keyes对AMD的65nm工艺做了深入分析,他认为AMD工艺的最大创新在于其增加晶体管驱动能力的移动增强技术,特别是双应变层技术的使用和相关技术的突破,使得AMD创造了一个具竞争力、高性能的65nm工艺,并为AMD微处理器未来的业务前景做了很好铺垫。到2007年中期,AMD预期其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Fab 36将完全转向65nm。
2007年对于AMD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市场需求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不断增长,对手也在疯狂的进攻,收复失去的市场份额,并把AMD一步步逼向绝路。AMD在此时一方面使用了降价等市场手段巩固市场,同时加速了配套芯片组的开发,打造出了AMD690G这样高性价比的平台。但最重要则是新核心的开发,K10相关信息已越来越多,它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我希望在这里对K10做一些简单的预览。
K10是AMD下一代CPU的架构,AMD声称其K8L架构四核心具备一系列“革命性设计”,其中最大的卖点是“原生”,另外还有每核心512KB二级缓存、共享2MB三级缓存、HyperTransport 3.0总线、增强型PowerNow省电技术、AMD-V虚拟化技术、领先的性能每瓦特指标等。
首先,K10将引入共享三级缓存,同时每个核心拥有自己的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如果处理器请求的数据存在于一级缓存中,则直接载入;如果在任何一个二级缓存中,则直接或者通过交叉开关载入一级缓存,并将二级缓存中的原数据标记为无效,这也是AMD的独特设计;如果在三级缓存中,则数据载入后仍然存在,其他核心还能继续访问,从而实现共享。
K10的整合内存控制器(IMC)将有一些新特性,其将可以通过64-bit通道访问内存,使用ECC错误校验的话则是72-bit,这样可以令读取和写入数据同步进行,提高多核CPU在无序访问中的效率。而在CPU的超频性能方面,K8L将采用分离式能耗设计IMC也可以根据各个处理器核心独立自定频率和电压,这将令到玩家在超频时可以忽略内存的频率。而在多核心CPU的通信设计方面,K8L依然采用内部的交叉开关,全部在处理器之内完成,效率更高。
而在CPU最重要的功耗能耗设计方面,K10采用了一系列的新节能设计。K8L架构下,各个处理器可以运行在独立的频率,AMD称之为“P-States”,空闲的核心可以降低频率甚至完全关闭,负载的则全速运行。K10还将配备新的热传感器,以便改善过热保护。此外,对于分支预测能力和提升ICP的相关技术方面,新的K8L核心同样做出了很大改进。
K10系列CPU将全部被命名为Phonom,制造工艺也全部升级为65nm。最初确定了1个单核核心,2个双和核心,2个四核核心,但最近AMD取消了单核计划,Phonom将全部以双核、2.0GHz主频起跳。Athlon则会逐渐减产、淡化出市场。
最后要送给大家的是一张1554x1422像素的巨大的K10核心照片
第一个4年+第二个4年,我们一起回顾了这个Athlon带给我们的神话。几年之后,如果你偶尔在电子市场看到一颗Athlon,请记得收藏它,将它安放在一个漂亮的盒子中,或打个孔作为一个精美的挂件。但是不要忘记,Athlon这个光荣的代号,曾在芯片发展史上划出壮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7th Generation CPU Comparisons
Intel历代微CPU架构技术回顾
Intel新一代处理器Core 2 Duo测试报告
Understanding the detailed Architecture of AMD's 64 bit Core
抗英数十载 AMD艰“芯”发展之路回顾
龙腾四海——Athlon XP处理器全面接触
QuantiSpeed架构——CPU真实性能探密
畅谈Athlon64技术篇
Athlon64系列处理器测试报告之技术解析篇
K10 core overview diagram
详解AMD K10处理器
从工艺技术角度解读AMD的65nm Athlon 64 X2双核CPU
- 相关阅读:
- ·酷睿6代i3散片流出 攒新机奔向新世代
//cpu.zol.com.cn/555/5553729.html - ·欧美次世代主机达3200万台 超越旧主机
//cpu.zol.com.cn/551/5516054.html - ·Win10时代咋选整合U?I/A核显对比测试
//cpu.zol.com.cn/536/5363724.html - ·《魔兽争霸4》理性分析:最好时代已去
//cpu.zol.com.cn/535/5354465.html - ·后PC时代是谬论:移动产品无法替代PC
//cpu.zol.com.cn/534/534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