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CPU频道 > CPU评测 > 技术讲堂 >

未来CPU融合之路将更加精彩

从裸奔到全身武装 CPU功能集成之路探秘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濮元恺 责任编辑:李鹏飞 【原创】 2010年04月15日 05:48 评论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0页)

    ● 未来CPU融合之路将更加精彩

    未来的CPU融合技术将更为复杂,但对于用户来讲,这种融合带来的易用性将全面释放。我们预计未来的每颗CPU上将至少集成一颗GPU芯片,或者融合GPU逻辑,如果这种势头能够继续下去,我们将会看到PCI-E总线、IDE控制器和USB控制器等全部被CPU融合。

    早在2003年业界就已经开始讨论CPU与GPU谁主导系统控制权等问题,而现在我们看到GPU性能疯狂增长,所能完成的工作也越来越广,CPU在通用方面依然势不可当,同时并行度增加让CPU也开始拥有更高的浮点和线程优势。


探寻CPU发展与融合之路
AMD提出的Fusion融合方案由于层次过浅一度遭到质疑

    在CPU融合GPU的相关问题上,我认为至少有三个级别的融合深度:

    首先是将GPU核心封装在CPU基板上,目前这种技术已经成熟,产品也已经量产上市。我们已经看到研发代号为Clarkdale的Core i3、Core i5 600与以往的CPU有很大区别,因为它们不再是由一个CPU核心封装而成,而是由一个CPU与一个GPU(显卡)封装而成。CPU部分是一款双核CPU,采用32nm制作工艺,基于最新的Westmere架构;而GPU部分则是采用45nm制作工艺,架构改进自Intel G45整合显卡的GMA架构,支持DX10。

    第二级融合深度已经不仅限于封装制造方面的融合,它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功能互换。举例来说,我们可以把GPU中的Shader Unit(着色器单元)单独提出来放到CPU当中作为Coprocessor(协处理器,或者理解为FPU浮点处理器)来用,从而替代SSE和MMX的位置。GMA4500架构在线程上面的套路已经和Intel的另一款产品Larrabee有一些关联,GMA架构的每个着色器单元具备8 Lane SIMD Thread执行能力。

探寻CPU发展与融合之路
CPU和GPU的融合等级将不断提升

    更深层次的融合则彻底将GPU吞并,这时GPU的Shader Unit(着色器单元)可能完全成为CPU中的FPU浮点单元,届时TMU和ROP等后端纹理像素等功能的实现,很有可能完全依赖Shader Unit模拟,或者走向完全的光线追踪渲染模式。同时CPU架构也会发生变化,CPU中所有ALU的周边资源将减少,每个内核的面积不断缩小,但是内核数量增加。这种变化基于两个前提,第一是单线程性能已经足够强大,第二是软件对多线程优化达到一定水平。

    分析目前芯片业界三大巨头,Intel拥有最好的CPU技术,同时实现了CPU对GPU的第一步融合,但是它缺少一个强大的GPU做支撑;AMD拥有业界最为平衡的CPU和GPU技术,它最早提出APU融合概念,但是没有拿出任何相关产品;NVIDIA拥有业界最好的GPU产品,特别是它的GPU架构适合通用计算,未来在没有CPU的情况下,NVIDIA的融合之路会不会成为一条“变化之路”,也就是说其GPU产品在发展过程中更加趋向计算方向……这些疑问让我们在未来的几年发展中共同期待。

上一页 1 ...6 7 8 9 10 下一页
频道热词:AMD  散热器  intel  
视觉焦点
CPU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