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剿还是争抢 入门市场烽烟起
其实目前为止英特尔在奔腾产品上的“运作”都是为了市场和销量。英特尔在高端市场上确实已经“独孤求败”了——酷睿的i5和i7产品目前已经稳坐中高端处理器的宝座,单纯性能方面来说确实是很难有竞争产品能动摇i5和i7目前的位置了。从趋势方面来说,未来的一段时间内i5和i7产品也将稳稳保持高端处理器的垄断地位——对用户来说这很无奈,但现实确实是比较残酷的。
当然,高端市场上英特尔确实是比较稳定了,但真正销量的主要来源其实还是来自于入门级产品,恰好这部分定位正是其竞争对手的天下——AMD在入门级市场上可谓是深耕细作,多年以来AMD在入门市场上的优势都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其平台整体的性价比优势更是令许多消费者满意。不过目前这一现状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下面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小的对比。
◆AMD入门平台的预算构成
首先让我们看看AMD产品在入门市场上的平台优势。如果我是攒机者,我需要购买一套AMD的入门平台机型,那么我在处理器、主板上(不需独显)的投入比例大致为:
AMD入门平台的基础预算:2319元
上面的图表中总预算为2319元,其中CPU的预算为660元,占总体预算的28.5%,我们预想中的CPU为A8-3870K,这款CPU中的独显核心型号为HD6550D,独显核心的性能是非常不错的,原本AMD拥有的平台优势,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主板产品的价格低廉,而目前这一优势逐渐失去——Intel方面的H61芯片组同样有着低价格的优势。
◆Intel入门平台的预算构成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英特尔产品在入门市场上的预算构成,假设我是一个英特尔平台的攒机者,我需要购买一套英特尔入门机型,那么我在处理器、主板上(不需独显)的投入比例大致为:
英特尔这套平台的总预算是2019元,假想处理器是刚刚发布的G645产品,这款处理器的价格是360元,占总预算的17.8%。在入门级处理器的价格方面,英特尔已经逐渐追赶上AMD了。不过目前G645处理器的核芯显卡性能表现还是不如AMD的APU,所以这两套配置在显示方面还是欠缺一些。不过两套平台在价格上同样也相差了300元之多,英特尔平台如果能在其他组件上节省出一些,并搭配一片独显的话,那么显示性能上的差距也将不复存在。
或许依然会有人用显示效能来说事儿,那么接下来的章节,我们将从性能和规格这两方面来对比英特尔和AMD两边的入门产品,看看两家CPU厂商对入门产品的规格是怎么设计的。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