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从超频鼻祖Intel 80286处理器到超频历史上的经典之作赛扬300A,无不留下Intel处理器的足迹,而本篇文章也将围绕Intel平台处理器的超频所展开。
超频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概念:CPU主频、CPU外频、CPU倍频前端总线频率(FSB)。
主频是指CPU的时钟频率,也就是CPU的实际工作频率。一般情况下,一颗CPU在其他规格均相同的情况下,主频率越高,性能就越强。
外频是指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外频是建立在震荡数字脉冲信号之上的。外频对诸如PCI Express总线等系统总线频率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倍频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倍数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直观的公式来表示:CPU主频=CPU外频 X CPU倍频
前端总线频率(FSB)是处理器和连接在主板上的其他设备诸如内存,显示卡等部件的数据传输速度。前端总线决定了处理器的实际数据吞吐量。当然,在提升处理器的主频率时,前端总线的频率也会相应的提高。值得一提的,在早期的Intel平台处理器中,由于前端总线频率还并不能达到很高的频率,因此其频率一度与外频相同,这就造成了把前端总线和外频相等同的误区。外频与前端总线的区别在于:前端总线的频率是指数据传输的速度,而外频是指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通常情况下,目前Intel平台处理器前端总线的频率是外频频率的4倍。
了解了CPU主频、CPU外频、CPU倍频前端总线频率(FSB)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便能够很自然的总结出超频时的思路。要想对一颗处理器进行超频,主要思路大概有以下四种:
一、仅提高外频,这是最容易做到也最普遍的一种超频方式。需要注意的是,CPU外频有标准外频和非标准外频之分,无论是我们在文章中所讨论的Intel平台处理器还是AMD平台的处理器都是如此。如166MHz、200MHz、266MHz都属于标准外频,而像170MHz、220MHz、270MHz等这样的频率则属于非标准外频,对于一些没有AGP/PCI/PCI Express总线频率锁定的主板来说,尽量不要让处理器工作在非标准外频下,以免造成系统的不稳定甚至配件损坏,不过好在现在绝大多数的主板都提供了AGP/PCI/PCI Express总线频率锁定功能。由于单纯提高处理器的外频也将使处理器的前端总线频率(FSB)也相应提高,因此在超频之后系统性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但是由于Intel平台处理器的前端总线与外频之间的倍数关系无法调节,当处理器外频达到高频率时,其前端总线频率也会同时提高,因此对主板的超频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仅提高倍频
当然,这种方法只限于在CPU倍频未被锁定或是被破解之后,同时相应的主板支持CPU倍频调节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不过现在处理器在出厂基本上已经锁定了倍频,并不支持倍频向上调节,而新款处理器为了防止脆弱的处理器核心损坏,都增加了金属顶盖,这样使连接处理器金桥破解倍频的方法也变得更加困难。
三、降低倍频,提高外频
如果要超到相同的主频率,降低倍频提高倍频显然是最理想的方法。毕竟处理器的前端总线频率对系统的性能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四、同时提高外频和倍频
在CPU能够调节倍频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同时调节CPU的外频和倍频进行超频,当然这也是最理想的超频方式。不过由于要同时调节两个频率,而做到并最高的外频和最高的倍频相搭配又过于困难,因此这种超频方式过于烦琐,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耐心对两个频率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