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老酷睿i3性能谁更强?
2月的时候我们曾经推出了一个有关新老两代酷睿i5之间的性能对比测试。详情可参见:《新老状元大PK 两代酷睿i5应用性能测试》。通过测试让我们充分了解了两代工艺架构酷睿i5处理器之间的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SNB架构处理器已经加快了普及的步伐。大众级的酷睿i3处理器价格也出现了下跌,其价格已经与老一代架构的酷睿i3 530处理器持平。这样一来,消费者的疑惑也便来了。虽然两代酷睿i3处理器架构不同,但均采用了32nm工艺,且价格相同。那么到底哪一个性能更强呢?关于这一点,恐怕只有通过评测才能知晓的。好吧,今天我们就通过测试来找出最终的答案。
酷睿i3 2100是今年上半年发布的Sandy Bridge家族最晚上市的型号。也是该架构中目前在售产品中定位最低的一款。虽然这款新型号处理器的上市备受关注,但因为与老一代酷睿i3采用了同样的生产工艺,且上市之初价格偏高并没有被消费者看好。反倒是让老一代酷睿i3在市场中占了上风。随着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在市场上的推广,酷睿i3 2100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滑。加之与之搭配的H61主板价格崩盘,新酷睿i3平台在组建成本上形成了优势。
399元的H61给新酷睿i3平台普及带来了光明
相对于Sandy Bridge架构酷睿i3,老一代的酷睿i3 530虽然基于上一代架构,但在工艺制程方面并不落后于新品,而且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着优势。虽然目前两者的价格已经持平。但就超频能力而言,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显然要弱于老一代酷睿i3。更何况酷睿i3 530还拥有着很多风冷5GHz的优秀成绩。这一点是新一代架构处理器所不具备的。
当然了,Sandy Bridge架构的酷睿i3 2100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优势。与老一代酷睿i3 230相比,酷睿i3 2100除了采用了新一代的融合架构之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多媒体指令集。其中最值得引人关注的便是AVX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
AVX(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中文名称为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该指令集有以下几大特点
>>从128bit扩展到256bit的SIMD运算单元;
>>增强的数据重排,单个操作可同时处理8个32-bit共256bit数据
>>单条指令支持3操作数和4操作数
>>支持弹性的访存地址不对齐
>>AVX指令支持VEX前缀
Sandy Bridge允许256-bit AVX指令借用128-bit的整数SIMD数据路径,这就使用最小的核心面积实现了双倍的浮点吞吐量,每个时钟可以进行两个256-bit AVX操作。另外执行硬件和路径的上位128-bit是受电源栅极(Power Gate)控制的,标准128-bit SSE操作不因为256-bit扩展增加功耗。

新酷睿i3核芯显卡更给力
上一页我们介绍了Sandy Bridge架构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改进AVX指令集。其实还有一项广大的独立显卡用户用不到的部分。而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测试将进行重点测试的部分——核芯显卡。虽然这两代酷睿i3处理器都有核芯显卡,但第二代酷睿i3处理器的核芯显卡已经完全与CPU融为一体。接下来我们将针对核芯显卡和高速视频同步技术为您进行重点介绍。
在Westmere中,32nm酷睿i5/酷睿i3均自带了图形核心,但与CPU是双内核封装,只是通过45nm工艺、更多着色硬件、更高频率提升了性能,Sandy Bridge架构的第二代酷睿处理器则将CPU、GPU封装在同一内核中,全部采用32nm工艺,特别是显著提高了IPC(指令/时钟)。
Intel官方对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架构显示能力的介绍
上图所示即为Sandy Bridge架构显示能力的简单介绍,Sandy Bridge的GPU和CPU被制造在同一32nm技术核心(DIE)内,而不再是封装在一个PCB上的2个核心。更让人激动的是GPU和CPU拥有共享的L3 Cache和内存控制器,并都挂在高带宽的芯片内环形总线上,这一改变是革命性的,英特尔核芯显卡为处理器市场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同时,Sandy Bridge的GPU将享受到独立型GPU都无法企望的与CPU最深级别的数据共享和响应速度。融合为王,性能至上的观点在该芯片之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 核芯显卡架构解析
上图中可编程着色硬件被称为EU,包含着色器、核心、执行单元等,可以从多个线程双发射时取指令。内部ISA映射和绝大多数DX10 API指令一一对应,架构很像CISC,结果就是有效扩大了EU的宽度,IPC也显著提升。抽象数学运算由EU内的硬件负责,性能得以同步提高。Intel表示,正弦(sine)、余弦(cosine)操作的速度比现在的HD Graphics提升了几个数量级。
英特尔此前的图形架构中,寄存器文件都是即时重新分配的。如果一个线程需要的寄存器较少,剩余寄存器jiuihui分配给其他线程。这样虽能节省核心面积,但也会限制性能,很多时候线程可能会面临没有寄存器可用的尴尬。芯片组集成时代,每个线程平均64个寄存器,Westmere时代的HD Graphics提高到平均80个,SNB则每个线程固定为120个。SNB里每个EU的指令吞吐量都比现在的HD Graphics增加了一倍。
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 | ||||
产品型号 | 默认频率 | 睿频加速技术 | 核芯显卡 | 核芯显卡型号 |
Core i7-2600k | 3.40GHz | 支持/3.80GHz | 850/1350 | HD Graphics 3000 |
Core i7-2600 | 3.40GHz | 支持/3.80GHz | 850/135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7-2600S | 2.93GHz | 支持/3.60GHz | 850/110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5-2500K | 3.30GHz | 支持/3.70GHz | 850/1100 | HD Graphics 3000 |
Core i5-2500 | 3.30GHz | 支持/3.70GHz | 850/110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5-2500S | 2.70GHz | 支持/3.70GHz | 850/110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5-2500T | 2.30GHz | 支持/3.30GHz | 850/125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5-2400 | 3.10GHz | 支持/3.40GHz | 850/110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5-2400S | 2.50GHz | 支持/3.30GHz | 850/110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5-2300 | 2.80GHz | 支持/3.10GHz | 850/110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5-2390T | 2.70GHz | 支持/3.50GHz | 650/110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3-2120 | 3.30GHz | 不支持 | 850/110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3-2100 |
3.10GHz | 不支持 | 850/1100 | HD Graphics 2000 |
Core i3-2100T | 2.50GHz | 不支持 | 650/1100 | HD Graphics 2000 |
在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所发布的产品当中,酷睿i5 2500K以及酷睿i7 2600K是唯一两款具备了12个EU执行单元的产品,因此他们的显示性能表现更强。
—— 核芯显卡也能支持睿频加速
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的核芯显卡有自己的电源岛和时钟域,也支持Turbo Boost技术,可以独立加速或降频,并共享三级缓存。显卡驱动会控制访问三级缓存的权限,甚至可以限制GPU使用多少缓存。将图形数据放在缓存里就不用绕道去遥远而“缓慢”的内存了,这对提升性能、降低功耗都大有裨益。
据了解Sandy Bridge图形核心在睿频技术的帮助下最高可以达到1350MHz,如此之高的核心频率想必会帮助显示核心性能大幅度增长。

高速视频同步转码更速度
● 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高速视频同步
高速视频同步乍听起来似乎并不是特别易懂,不过如果说是视频编解码技术应该就能够好理解的多了。第二代英智能酷睿处理器有一项名为Quick Sync Video(高速视频同步)的功能,该功能便是英特尔HD显卡所具备的最新视频转码功能。
英特尔Quick Sync Video(高速视频同步)技术
虽然视频转码并非新鲜事,在NVIDIA或者是AMD的显卡中都能够很好的支持,不过英特尔之前的集成显卡完全只能依靠CPU软解码。
在新一代HD显卡上,英特尔加强了核芯显卡的通用计算能力,增加了对视频转码的支持,缩短了转换时间的消耗。英特尔Quick Sync Video(高速视频同步)技术通过处理器的硬件解码来进行运算,让视频转换变得更加轻松。
支持Quick Sync Video(高速视频同步)技术的软件截图
在最新的Media Converter 7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该软件对Intel Quick Synv Video(高速视频同步)技术的支持。该软件能够调节视频转码所使用的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同时能够自动识别处理器是否能够支持高速视频同步。同时该软件能够支持将普通片源转换为3D效果,英特尔具备高速视频同步技术的处理器产品无疑能够提供更好的选择。
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均支持Quick Synv Video
可以看出,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的全线产品均能够支持Quick Sync Video(高速视频同步)技术,这无疑为消费者们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也正是高速视频同步技术的出现令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成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奠定了更多基础。
好了,谈到这里我们也讲完了酷睿i3 2100处理器对本次测试影响颇深的新特性。接下来也该了解一下本次测试的方式方法了。本次测试除常规的处理器性能测试外,还加入了对核芯显卡的性能考察。要知道,高端的酷睿i5/i7处理器虽然也拥有核芯显卡,但其实质意义并不大。然而作为中低端的酷睿i3则与高端产品完全不同。毕竟不少装机用户还是要用到核芯显卡的。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次测试我们一律采用处理器内部的核心显卡作为测试对象。

新老32nm酷睿i3比武平台状况
性能测试的硬件、软件平台状况
● 测试系统硬件环境
本次测试的两款处理器虽然在主频上有一些差距,但因为要考察的是处理器的默认性能,且多数用户并不超频使用,所以我们采用了两款处理器默认频率进行对比测试,以下为测试的软硬件环境:
测 试 平 台 硬 件 | |
中央处理器 | |
Core i3 2100 | |
Core i3 530 | |
散热器 | Intel |
Intel 原厂LGA1155/1156散热器 | |
内存模组 | |
宇瞻 黑豹2代 2GB DDR3 1333 *2 | |
CL7 | |
主板 | Intel 原厂H55 |
Intel H55 Chipset | |
Intel 原厂H61 | |
Intel H61 Chipset | |
显示卡 | Core i3 2100 HD Graphics 2000 850/1100MHz |
Core i3 530 GMA高清显卡 733MHz | |
硬盘 | Western Digital 鱼子酱 KS 640G SATA |
(640GB / 7200RPM / 16M | |
电源供应器 | OCZ MODXSTREAM-PRO |
(ATX12V 2.3 / 700W) | |
显示器 | 三星 P2450H |
(24英寸LCD / 1920*1080分辨率) |
软件环境:
1920*1080_32bit 60Hz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32bit
(中文旗舰版)
主板芯片组
驱动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for Windows 7 32bit
(WHQL / 版本号 9.1.1.1014)
显卡驱动
Intel Graphics for Windows 7 32bit
(版本:15.21.12.64.2321_whql)
帧数记录
Fraps 3.2.3.11797
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的稳定性,此次硬件评测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均为Microsoft Windows 7 正版授权产品。使用Windows 7正版软件能够获得最好的兼容性以及系统升级更新服务。
用户在体验或购买安装Windows 7的操作系统时请认准所装系统是否已经获得正版授权许可!未经授权的非正版软件将无法获得包括更新等功能在内的Windows 7服务。
各类合成测试软件和直接测速软件都用得分来衡量性能,数值越高越好,以时间计算的几款测试软件则是用时越少越好。
游戏测试帧数记录采用Fraps记录软件,全部测试场景均运行3遍,最终取最高值。
宇瞻 黑豹2代 2GB DDR3 1333内存
*本次测试所使用的内存由宇瞻科技提供。

新老酷睿i3理论性能PK
考虑到本次测试所使用的显卡性能问题,因此在游戏测试方面除了常规的DX9C游戏之外,我们还选用了性能要求并不算高的网络游戏进行测试。如穿越火线这样的网络游戏。
● 理论性能考察
首先我们进行的处理器理论性能方面的大比拼,我们选择了两款处理器多线程性能检测软件。他们分别是wPrime和Fritz Chess。这两款软件都针对4线程已对处理器进行过优化。可以完整的使用到处理器所有核心线程的资源。下面就来让我们看一看这两套平台中的核心——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如何。
wPrime是一款通过算质数来测试计算机运算能力等的软件(特别是并行能力),但与Super Pi只能支持单线程不同的是,wPrime最多可以支持八个线程,也就是说可以支持八核心处理器,并且测试多核心处理器性能时比Super Pi更准确。我们使用这款软件来检测这四款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测试脚本我们选择32M测试,最终从测试时间长短判定处理器性能,时间越短越好。
酷睿i3 2100处理器wPrime测试成绩
17.659秒
酷睿i3 530处理器wPrime测试成绩
20.047秒
wPrime测试上虽然酷睿i3 2100占据了一些优势,但笔者个人认为这与其主频较高不无关系。但这应该并不是绝对关系。新的Sandy Bridge架构上的改进应该也是帮助酷睿i3 2100获胜的条件之一。只是这种条件所带来的直观效果要小一些。

新老酷睿i3国际象棋性能测试
进行理论性能测试的还有另外一款测试软件,Fritz Chess Benchmark,这是一款国际象棋走法测试软件,通过穷举每一步策略来测试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而且它还支持多线程运算,是目前个人计算机方面最好的步法计算和预测软件。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两款处理器的理论多线程性能。
酷睿i3 2100处理器Fritz测试结果
成绩5949
酷睿i3 530处理器Fritz测试结果
成绩5311
wPrime测试中,Sandy Bridge架构中的新技术并不能只管的表现出来,从成绩差距来看倒是主频为酷睿i3 2100带来了一些的性能提升。从该项目来看,酷睿i3 530的性能并不算弱,仅需简单超频就可以达到酷睿i3 2100一样的性能。

新老酷睿i3 Winrar解压缩测试
两款理论性能测试软件检测出来了两款处理器的性能高低,但那毕竟是理论性能,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真正的使用性能才最能表现处理器的购买价值。下面我们使用多款应用软件对两款处理器进行性能检测。测试项目为WinRAR和7-ZIP,图片渲染能力测试Cinebench R11.5,和视频格式转码测试暴风转码和MediaConverter7。
第一个测试项目为WinRAR解压缩能力测试,我们选用了最新发布的WinRAR 4.0版本,这一版本主要修复了之前的一些Bug,依然针对多线程进行了优化。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这两款产品到底谁在解压缩能力上更强一些。测试脚本为WinRAR自带Benchmark。
酷睿i3 2100处理器测试结果
成绩:2549KB/s
酷睿i3 530处理器测试结果
成绩:1789KB/s
酷睿i3 2100在Winrar解码方面的表现真是不俗,2549KB/s的成绩就连不少四核处理器都自叹不如。虽然酷睿i3 530的性能在双核中已算强者。但在新兄弟酷睿i3 2100面前还是智能甘拜下风。

新老酷睿i3 7-ZIP解压缩测试
第二个测试项目依然为解压缩能力测试,不过测试软件我们进行了一些更改,换成了同样支持多线程任务的7-ZIP,7-ZIP在解压缩与压缩文件的效率上要比WinRAR高一些。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这两款产品在7-ZIP解压缩能力上更强一些。测试脚本为7-ZIP自带的Benchmark。
酷睿i3 530处理器测试结果
成绩:8032MIPS
7-ZIP解压缩测试中新的酷睿i3 2100再次战胜了老一代的酷睿i3 530。与之前的测试相同。这依然是主频带来的功劳。至于架构和指令集方面的优势,在本项测试中我们还无法得到深入的了解。

新老酷睿i3图片渲染测试
图片渲染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如果处理器的性能不够强大的话,渲染一幅尺寸较大的图片能够用上数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接下来我们使用Cinebench R11.5来检测这两款处理器在工程级别图形渲染上的能力。
Cinebench R11.5酷睿i3 2100平台测试
成绩:2.82pts
Cinebench R11.5酷睿i3 530平台测试
成绩:2.30pts
Cinebench R11.5的测试结果与之前的结果依然相同,酷睿i3 2100再度取胜。但这次的取胜笔者可以断定主频已经不再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了。毕竟两者之间的主频差还不足以带来这样大的性能差距。无奈的是本次测试我们必须在默认频率下进行测试,所以笔者无法通过最直接的对比来给大家展示Sandy Bridge的优势。这一点还需要有条件的玩家自行进行对比测试了。

新老酷睿i3暴风转码测试
接下来是一个实用性较大的测试,视频格式转码。随着各类移动播放设备的流行,单一格式影片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何将各类格式影片转换成为播放设备的格式已经显得越发的重要,而格式转换所用时间的长短也与主机性能直接挂钩。本项测试我们选用暴风转码支持Intel高速视频同步技术的MediaConverter7作为测试软件。
暴风转码是当前较为热门的免费格式转换软件,这款新软件不仅对多核处理器进行优化,还加入了对显卡技术的支持,让显卡也加入视频格式转换的角色,进一步提高了转换效率。本次测试我们关闭显卡部分,仅测试处理器性能。测试脚本为2.73GB 1080P的太平洋战争片段,成绩截取开始后3分钟的预测时间。
暴风转码测试设置
酷睿i3 2100处理器转码测试表现
预计用时16分09秒
酷睿i3 530处理器转码测试表现
预计用时20分25秒
为了方便进行数据对比,我们将测试成绩转换成为了秒。虽然暴风转码并不支持Sandy Bridge架构的新技术,但其性能上的优势依然得到了体现。酷睿i3 2100以较大的优势战胜了酷睿i3 530。

新老酷睿i3高速视频同步测试
MediaConverter7恐怕是一款很少被人所知的视频转码软件。之所以本次测试加入了该测试软件,主要是其支持了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的一项新技术Quick Sync Video高速视频同步技术。关于这项技术的优势咱们在前边已经有过了介绍。在这里我们就不在赘述。本项测试所用脚本与暴风转码一样,均采用2.73GB 1080P的太平洋战争片段。测试成绩与前边的测试稍有差别,取运行完毕后的所用时间。这主要是因为本测试软件给出的时间并不是预估时间的原因造成的。
设置方面,我们选择进行1280*720分辨率输出,输出设备为最流行的iPhone 4手机。由于清晰度,码率都要比暴风转码输出格式高,因此本项测试用时也稍长一些。
酷睿i3 2100 MediaConverter7测试
用时22分33秒
酷睿i3 2100 MediaConverter7测试
用时28分16秒
从任务管理器中的表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款视频转码软件多多线程的支持还是非常优秀的,基本上处理器一直处在满负荷状态中。从两款处理器的使用时间上来看,酷睿i3 2100的成绩已经不仅仅是主频上的优势了,高速视频同步技术可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酷睿i3 2100所节省的时间达到了近6分钟。

新老酷睿i3 PCmark综合效能考察
在测试完毕处理器等方面的性能之后,我们将测试中心转移到整合平台的综合性能方面。接下来要测试的项目除了参考处理器性能之外,还要考察整合显卡的性能。我们检测整体性能的软件包括PCmark Vantage和部分主流游戏。首先进行的是整体效能测试的PCmark Vantage。
● PCmark综合效能考察
Futuremark推出的PCmark系列是一个着重于考察CPU综合效能的测试软件,通过对该软件的测试可以充分了解处理器在娱乐应用方面的性能。本次测试我们选用最新1.01版测试软件,以检测整机的综合理论性能。测试成绩仅记录PCmark得分,不记录子项得分。
酷睿i3 2100处理器PCmark Vantage测试结果
成绩 6295
酷睿i3 530处理器PCmark Vantage测试结果
成绩 5743
由于增加了显卡性能的对比测试,酷睿i3 2100的性能优势便被进一步凸显出来。PCmark综合测试中就有部分是考察到了显卡性能的。酷睿i3 2100在成绩上体现出来了自己的优势。以突破6000分的总成绩战胜了自家兄弟酷睿i3 530。

新老酷睿i3单机PC游戏测试
游戏是检验平台整体的最好方法之一,我们选用了DX9C和DX10特效游戏数款来检测两套平台的整体性能。首先我们来看一下DX9C特效的街头霸王4游戏测试。因考虑到整合平台的性能与独立显卡平台的性能差距,因此我们选择了较低的1280*1024分辨率,并关闭全部特效,游戏测试脚本为自带Benchmark。
酷睿i3 2100街霸4测试
平均帧42.57
酷睿i3 530街霸4测试
平均帧24.54
DX9C特效游戏街头霸王4测试中,酷睿i3 2100得到了40帧以上的成绩,可以算作是勉强运行。但是酷睿i3 530的成绩则糟糕了许多,已经完全达到了无法接受的地步。游戏本身的评级也可见酷睿i3 530在3D性能上表现之差。在PC游戏运行方面,酷睿i3 2100表现出来了Sandy Bridge架构的3D性能优势。不过虽然其性能已经大幅进步,但与令人满意还是差了一些。

新老酷睿i3网络游戏测试
相比单击类PC游戏,网络游戏对3D性能的需求则低了许多,除了像魔兽世界这样的变态级网络游戏。整合平台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通吃普通网络游戏了。本次测试我们选择了热度非常高的腾讯游戏穿越火线。测试场景选择了教学任务,画质设置为最高分辨率最高画质。因整合显卡支持的原因,特质品质和阴影特效在游戏设置中被强制成了无法开启。这点需要玩家注意。测试成绩采用Fraps进行帧数记录,以平均帧作为成绩标准,最高数值和最低数值本次测试暂不作为成绩。
穿越火线游戏设置
穿越火线这款游戏可以说很好的放大了两款处理器因性能差距。从最终成绩中可以看到,酷睿i3 2100领先酷睿i3 530的平均帧达53帧。虽然这样高的平均帧数人的肉眼已经难以区分。但想必同样的价格下您还是喜欢一个能带来高平均帧的产品吧。

写在最后的测试总结
● 写在最后的测试总结
酷睿i3 2100果然不同凡响,所有的测试均打败了老一代的酷睿i3 530。并没有出现新旧两代酷睿i5那样的老产品战胜新产品的现象。虽然酷睿i3 2100在主频上比酷睿i3 530高出了一些,但因为三级缓存上的硬伤,所以基本上可以抵消一部分主频带来的优势。从这样的条件来看,酷睿i3 2100能够完胜酷睿i3 530,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更高端的酷睿i5 2300都没有取得完胜酷睿i5 760的成绩。
入门级处理器综合性能全面比拼 | ||
评测产品 | 酷睿i3 2100 | 酷睿i3 530 |
760元(散装) | 740元(散装) | |
H61 | H55 | |
398(市场最低价格) | 398(市场最低价格) | |
基准性能测试 | ||
PC Mark Vantage | 6295 | 5743 |
科学运算检测 | ||
Fritz Chess | 5949 | 5311 |
wPrime | 17.659 | 20.047 |
图形渲染 | ||
Cinebench R11.5 | 2.82 | 2.3 |
解压缩测试 | ||
7-ZIP | 8513 | 8032 |
WinRAR | 2549 | 1789 |
视频转码测试(单位:秒 越低越好) | ||
暴风转码 | 969 | 1225 |
MediaConverter7 | 1353 | 1696 |
游戏测试 | ||
Street Fight IV | 42.57 | 24.54 |
穿越火线 | 217.502 | 164.644 |
但笔者在这里仍然要为老酷睿i3说几句公道话。虽然酷睿i3 2100可以以三级缓存少为借口而提高主频,但作为一款新架构处理器,战胜老一代架构处理器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即便是酷睿i3 530完败,但其成绩依然可圈可点,所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老一代酷睿i3的话,虽败犹荣。
酷睿i3 2100作为新产品肯定会取代老产品
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普及和老产品的淘汰停产,酷睿i3 2100取代酷睿i3 530只是时间问题。只是在目前新老产品都存在于市场的时候。酷睿i3 2100在性能上确实更为适合整合平台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