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工艺的进步,作为整台电脑最核心的配件CPU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即每隔18-24个月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目就翻一番,且计算机芯片的性能每年增加一倍,而制造成本也会相应减少。当消费者从英特尔和AMD一次次的频率竞赛中感受着摩尔定律给整个CPU行业带来的推动时,CPU厂商却在为“按时”提高处理器的频率而绞尽脑汁,比如采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提高处理器流水线长度、使用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Intel应变硅技术、AMD的SOI和DSL技术等等)。正是得益于这些先进技术的采用,中央处理器的主频从100MHz提升到1GHz用了七年的时间,而从1GHz提升到3GHz却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摩尔定律示意图
当消费者还在享受着CPU主频提升所给我们带来的急速快感时,英特尔和AMD两家公司却不约而同的感受到了继续按照摩尔定律提升CPU主频的困难。英特尔于去年10月份宣布了取消4GHz奔腾4处理器的开发计划,AMD也表示其高端CPU FX57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主频最高的产品。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频率提升如此困难?首先,目前CPU单纯依靠提升主频已经很难大幅度提升CPU的性能,从而减缓了消费者对高频CPU的需求;其次当CPU主频达到2GHz以上的时候,处理器功耗也达到了近100W,这已经是目前风冷散热技术的极限,看看现在夸张的散热器就能想象让这么一个火炉子稳定的工作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AMD和英特尔双核CPU的LOGO
既然单核CPU在主频提升乏力的情况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那么我们只能将提升性能的重任寄托在双核CPU上了。双核CPU技术是在同一个硅晶片(DIE)上集成了两个独立物理核心,在实际工作中两颗核心协同工作,以达到性能倍增的目的。在今年四月份和五月份英特尔和AMD相继发布了自己的桌面级双核CPU产品,这其中包括英特尔P4 840、P4 830和P4 820,其主频分别为3.2GHz、3.0GHz和2.8GHz,而AMD方面则有Athlon64 X2 4800+、Athlon64 X2 4600+和Athlon64 X2 4200+与之应对。在我站相关的测试中,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双核心技术在多任务、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先天优势,但是高昂的售价使得双核CPU对于普通消费者还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何时双核CPU才可以真正的走进消费者?AMD最新发布的Athlon64 X2 3800+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