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同是在一个硅晶片上集成两个物理运算单元,但是AMD和英特尔两家公司的双核CPU在架构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在进行测试之前,小编有必要向大家简述一下AMD和英特尔在双核技术上的异同。
AMD Athlon64 X2处理器与Intel双核P4的最大不同在于,AMD的双核心技术使用的是一种特别的架构,AMD内部称其为Direct Connect architecture。与Pentium D相比,它增添了“系统请求接口”(System Request Interface,SRI)和“交叉开关”(Crossbar Switch)。它们的作用是对两个核心的任务进行仲裁、及实现核与核之间的通信。 AMD的两个核心会把请求放在系统请求对列(SRQ)中,当资源允许的时候,会把任务分配给合适的核心去处理,整个过程都在CPU内部完成,系统性能也就此大大提高。同时也可以让每个核心都有独享的I/O带宽、避免资源争抢,实现更小的内存延迟。
对于这种AMD的这种说法,英特尔官方给出的解释是Pentium D处理器是将双核争用前端总线的任务仲裁功能放在了芯片组的北桥芯片中,虽然按照集成电路的设计原则把这些功能组件集成在处理器中确实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延迟。不过,在台式机还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支持4个内核和更多内核的现实情况下,只要有高带宽的前端系统总线,就算把这些任务仲裁组件外置,对于双核处理器的台式机来说带来的延迟和性能损失也是微乎其微的。
正所谓口说无凭,对于两家公司在双核技术上谁更优秀的讨论,我们还是让实际的测试去验证吧。
与其它三款CPU规格对比 | ||||
Althon 64 X2 3800+ |
Althon 64 X2 4800+ | Pentium D 820 |
Pentium EE 840 | |
主频 | 2GHz×2 | 2.4GHz×2 | 2.8GHz×2 | 3.2GHz×2 |
外频 | 200MHz | 200MHz | 200MHz | 200MHz |
封装 | Socket 939 | Socket 939 | LGA 775 | LGA 775 |
制造工艺 | 90nm | 90nm | 90nm | 90nm |
一级缓存 | 64KB | 64KB | 16KB | 16KB |
二级缓存 | 512KB×2 | 1MB×2 | 1MB×2 | 1MB×2 |
64位技术 | x86-64 | x86-64 | EM64T | EM64T |
超线程技术 | 不支持 | 不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晶体管数量 | 1.54亿 | 2.3亿 | 2.3亿 | 2.3亿 |
FSB/HT | 1GHz | 1GHz | 800MHz | 800MHz |
内存控制器 | CPU内置 | CPU内置 | 主板北桥中 | 主板北桥中 |
内存带宽 | 6.4GB/s | 6.4GB/s | 6.4GB/s | 6.4GB/s |
节能技术 | Cool&quiet | Cool&quiet | EIST | EIST |
为了全面检阅Althon 64 X2 3800+的性能,ZOL评测室共选用了4颗CPU与之对比测试,其它三颗分别是Althon 64 X2 4800+、Pentium D 820和Pentium EE 840。与Pentium D 820对比是为了考察AMD和英特尔两家公司目前最低端的双核CPU谁更优秀。另外两颗CPU代表着目前AMD和英特尔两家公司的桌面级处理器的最高水平,通过对比测试可以使广大读者了解到当主频有所降低时,是否会对双核架构的处理器性能造成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