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45nm的Phenom Ⅱ 大家共同的期盼
2007年底,AMD面向桌面级平台发布了基于K10架构的Phenom X4处理器。岁月流转,仅眨眼的功夫,这款当年全新架构的产品在2009年细微的脚步声中便迎来了周岁生日。这一年以来,虽然经历了对手重重的压制,也经历了自身产品的变故,但羿龙™四核处理器依旧稳守高端市场,极高的性价比获得了不少消费者们的认可,它带领着玩家更进一步的提前感受了四核时代。
然而人无完人,四核羿龙™虽然性价比表现十足,但它最终的市场表现还是与众人的预期期盼有着些许差距。其并非十分强劲的超频能力也让玩家对产品的喜爱热度有所降低。特别是随着45nm普及风暴的来临,仍基于65nm工艺的羿龙™难免更显力不从心。
虽然如此,但是AMD的平台策略还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3A平台以较高的性价比和出色的整合性能及稳定性满足了众多消费者多方面的要求。伴随2009年的来临,AMD除了将继续推广3A平台,无疑还需要一款更为强大的核心来表明自己的实力。对于所有的玩家们而言,处理器性能的提升无疑是一大关键。而这个关键又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核心架构,二则是产品制程。在45nm大军压境的今天,更早一步的提升产品制程无疑成为了众人共同的期盼。
45nm Phenom Ⅱ 众人共同的期待
前不久,AMD正式发布了代号为"上海"的皓龙处理器,虽然其为服务器产品线,但45nm制程在AMD产品中的首次应用令诸多的玩家们看见了曙光。在众人期盼已久的等待之下,一款采用了全新45nm制程的桌面级处理器产品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它正是我们今天文章中的主角 —— AMD Phenom Ⅱ 四核处理器。看到这里我们不经意的会问,这款全新的产品会有着怎样的进步?它的超频能力和功耗控制又有着何种飞跃?相信通过今天的评测,您会从中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 解析3GHz黑盒版Phenom Ⅱ X4 940
作为全新一代的Phenom处理器,这款产品在命名方面也突出了变化,Phenom Ⅱ 以罗马字母为结尾代号向玩家们清晰地阐述了其升级了的系列名称,体现了新的风貌。而产品代号则是以3位数命名,简单明了。
其实在之前,我们也曾听说过AMD对新的45nm Phenom处理器将会采用5位数字的命名法则,不过冗长的数字实在是难以令玩家们记忆深刻,此次AMD也并未采用这类命名方式。特别的是,AMD此次推出的第一批旗舰级处理器产品以940为名,同对手之前发布的新品有所对应,从这无疑能看出Phenom Ⅱ此次上市的目的及其对应市场。血雨腥风的决战时刻又将再一次的到来。
这款Phenom ⅡX4 940处理器的设定频率为3.0GHz,作为首批发布的旗舰级产品,其沿用了Black Edition设计,完全开放超频。这对诸多超频玩家来说无疑具备强大的吸引力。
CPU-Z截图
产品采用原生四核设计,配备512KB*4 L2缓存,并共享6MB L3缓存,基于全新的45纳米制程打造,其TDP设计功耗为125W。
● 接口间的无缝升级
对于不少的用户来说,处理器的性能的确重要,不过优秀的兼容性也同样的重要。在升级硬件产品时花最少的钱得到最优秀的性能无疑是每个玩家都期望的。
两款CPU产品针脚对比
AMD Phenom Ⅱ X4 940处理器看起来同上一代的Phenom处理器并无任何差别。同时,AMD在设计时也保证了用户使用的兼容性,处理器产品完美的向下兼容,使之能够更加适宜玩家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第一批Phenom II X4 940/920依旧沿用了Socket AM2+接口,而新的Socket AM3接口版本和对应的新版芯片组则会从2月份开始陆续登场,它们能够支持DDR3内存,当然亦可以向后兼容AM2+接口,现有的平台届时可以轻松升级,也可以选择更换DDR3平台,为网友留出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性能提升的背后 45nm制程剖析
处理器虽然从外观及接口看起来都同上代产品别无二致,不过作为一款全新的产品,其自然是加入了更为优秀的技术,并对具体的核心参数做了进一步的提升。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Phenom Ⅱ X4 处理器的性能提升之处。
● 制程提升 性能飞跃
全新的Phenom Ⅱ X4 940处理器同上代产品最大的不同无疑在于其采用了全新的45nm制程制造。AMD的45纳米制程工艺是联合IBM一同研发。这项技术包括了超低K电介质互联技术、多重增强晶体管应变技术和沉浸式光刻技术。
超低K电介质可以降低串联电容、降低写入延迟和能量消耗,从而明显提升性能功耗比;而沉浸式光刻技术,实际上就是在激光蚀刻头的中间加入一种特殊的液体来修正光的折射,从而让其在晶圆上更好的刻录晶体管。用这种工艺设计生产的SRAM芯片可获得约15%性能提升。
真正解决AMD在 45纳米技术难题的是多重增强晶体管应变技术 ,AMD和IBM称,与非应变技术相比,这一新技术能将P沟道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提高80%,将N沟道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提高24%。可见,制程的提升极大地提升了处理器的潜在性能,并同时赋予了产品更强的功耗控制能力。(关于AMD 45nm技术更为详细的内容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当中加以报道)
Phenom Ⅱ处理器超频记录(详细请点击)
得益于45nm优秀制程,全新的Phenom Ⅱ X4 处理器可以轻松的进行频率的调节,风冷4G、液氮6G已成为了铁一般的事实,这为诸多超频玩家及游戏玩家们提供了更好的使用条件。同时,更优秀的功耗控制能力也进一步的得以体现,我们将在后面的测试中为大家详细报道。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缓存扩大一小步 优势提升一大步
● 更大的缓存设计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也了解到,此次AMD Phenom Ⅱ X4 940处理器依旧采用了三级缓存的设计,同时其将L2+L3的缓存容量升级到了8MB大小,仅仅是L3缓存的容量,较上代产品便有了3倍的提升。
其中,处理器的四颗核心分别占用512KB L2缓存,它们共享6MB L3缓存,从而为多线程环境提供独特的支持,有效的减少二级缓存存取延迟,快速的访问三级缓存内的共享数据。在程序运行时,L2缓存可以提高核效率和最小化延时,而L3缓存则更加方便了数据的传输并进一步的提高了性能。
● Cool "n" Quiet 3.0节能技术
另外,自上一代Phenom采用了Cool "n'" Quiet 2.0技术之后,Phenom 处理器在节能方面便有了不少的改进及优势。此次,AMD携Phenom II将Cool "n" Quiet版本提升到3.0,使能耗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改良,使整套平台在融聚架构下实现更明显的节能,这些改良主要包括:
1、更高能效的多核设计。采用45nm制造工艺和增强型的星系核心专为安静,高性能而优化设计,相比上一代的Phenom产品的凉又静2.0技术,新技术能减少30-40%在高负载状态下的能量消耗。
2、实际负载动态调整性能。在低功耗状态提供多种性能状态,仅仅使用用户所需要的性能,从而节省功耗。这样能有效减少50%在低负载状态下的能量消耗。
3、更好的休眠功耗控制。更低的核心电压和增强型的缓存能量管理,兼容Energy Star 5.0技术,减少休眠状态下40-50%能量消耗。
可以看出,新的Cool "n" Quiet 3.0节能技术为“Dragon”平台提供了更加有利的节能环境,使得用户能够长时间的体验到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融聚架构 展现不一样的"Dragon"平台
● 融聚架构 展现不一样的“龙”平台
相信玩家们不会忘记,Phenom发布之初,“蜘蛛”平台的首次提出,AMD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提供芯片组、处理器和显示核心服务的主流级芯片厂商,划时代的提出了”3A“平台的前瞻性概念,在显示自己科技实力的同时使得尖端科技为广大用户群体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魅力。这一整套的平台,以从BIOS端优化系统执行效能的方式进行,在检测到Spider平台的构成条件达成之后将令整个平台的性能得到提升!
随着时间推移,“3A”平台的概念早已是深入人心,而AMD也并未原地停止不前。不久前,AMD又发布了全新中文品牌理念——“融聚未来”,这令我们看见了其更趋成熟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而此次随着羿龙™Ⅱ一同而来的便是全新的“Dragon”平台。
“Dragon”平台由羿龙Ⅱ四核处理器+HD4800系列显卡+AMD 7系列芯片组组建而成,得益于各个配件本身就已十分强大的性能,在进一步的融合之后,整套平台通过BIOS及AMD的软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从而达到更高的效能,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性能保证,足以满足用户各种应用的运行。
AMD官方所提供的Fusion for Gaming软件可以对“Dragon”平台进行不同模式的优化,其中包括了基本模式,高级模式、专家模式等。玩家通过自己的需求也可以建立自定义模式来进行对硬件的调节,从而达到一个更好的系统优化。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无微不至的调节 软件超频圣手
对于大多数的超频玩家来说,实现频率的提升多是在BIOS选项中进行调节,容易上手的BIOS就像是自己的左右手一样,左右着自己的超频成绩。当然也存在着不少类似于Clockgen、SetFSB等软件超频工具,但它们过于专业的性质使得界面并不友好。目前,许多主板厂商都自行开发出愈加强大的超频工具,但极强的针对性及有限的调节性能又使其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在之前的蜘蛛平台上,我们便已经提到过一款名为"AMD OverDrive"的软件,其极为强大且足够人性化的设计使得玩家对硬件的操作变得简单随意。
随着AMD 融聚概念的进一步深刻体现,这款软件也经历了多次的更新,随着Phenom Ⅱ的到来,全新的“Dragon”平台赋予了它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在之前,已经有选手使用这款软件突破了Phenom Ⅱ X4 940处理器6GHz的极限频率,由此可见这款软件与硬件之间丝丝紧密的结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软件吧。
通过软件的界面,我们能够一览全新“Dragon”平台中各个硬件的具体参数及当前运行状态。这对我们了解自己的平台起到了非常简单明了的作用。
通过Diagram选项,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目前整机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点击各个不同的配件图标我们还能够方便的获得具体的硬件参数信息。对玩家了解整机的性能有着一定帮助。
CPU实时状态查询(点击放大)
我们可以轻松的从软件中获得超频后的CPU的具体信息,包括稳定、电压等。这对喜爱超频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检测工具。值得一体的是,软件能够对CPU的每颗核心进行具体的监测。
通过软件,用户能够非常方便的对处理器及其它硬件进行电压、频率等的具体调节,选项丰富。图为我们轻松地将这款处理器固定在18x倍频下的测试截图。得益于该软件的简易操作性,超频在未来将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的了解这款软件的实际性能,我们在之后的测试中,也同时加入了使用这款软件超频后的CPU性能测试。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Dragon”平台 我们这样来进行测试
● “Dragon”平台 我们这样来进行测试
本次测试将采用AMD Phenom Ⅱ X4 940处理器,搭配技嘉790GX主板。内存方面我们则采用了2根DDR800内存组建双通道系统,测试将在Windows Vista Ultimate下进行,详细的硬件设定及规格请参见下表:
测 试 平 台 及 相关 介 绍 | |
中央处理器 | AMD Phenom Ⅱ X4 940 @ 3.0GHz |
4核/200MHz×15 /512KB×4 L2缓存/6MB共享L3缓存 | |
AMD Phenom Ⅱ X4 940 @ OC 3.6GHz | |
4核/200MHz×18 /512KB×4 L2缓存/6MB共享L3缓存 | |
AMD Phenom X4 9950 @ 2.6GHz | |
4核/200MHz×13 /512KB×4 L2缓存/2MB共享L3缓存 | |
散热器 | 超频3 红海 豪华版 |
for AM2+ | |
内存模组 | CORSAIR DDR2 800 1GB*2 |
(800 5-5-5-18-2T) | |
主板 | |
GIGABYE GA-MA790GP-DS4H | |
AMD 790GX+SB750 | |
显示卡 | POWERCOLOR HD4870X2 |
(核心/着色器/显存频率750MHz /3600MHz) | |
硬盘 | Seagate Barracuda 7200.10 SATA |
(320GB / 7200RPM / 16M | |
电源供应器 | Topwer TOP-900W |
(ATX12V 2.0 / 900W) | |
显示器 | LG L226WTQ |
(22英寸宽屏液晶 1680X1050 @ 60Hz) | |
功率负载仪 | Seasonic PowerAngel |
与平台相连,不包含显示器 | |
OS | Windows Vista Ultimate SP1 |
32bit English / 版本号:6001 |
另外,由于产品定位于黑盒版,因此我们对其风冷条件下的超频能力进行详尽的测试,以观测在超频状态及默认状态下的处理器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性能差异。
测试项目分为基准测试,包括综合性能测试、科学运算能力测试、内存及缓存效能测试、多媒体性能测试(包括图形渲染能力和视频编码能力)、游戏性能测试。
测 试 项 目 及 相 关 介 绍 | |
综合性能测试 | Futuremark PCmark Vantage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科学运算能力 | Fritz 10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Super π 1M | |
圆周率计算软件 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内存/缓存效能 | WinRAR 3.71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SiSoftware Sandra 2009 |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图形渲染能力 | CINEBENCH R10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视频编码能力 | Mainconcept H.264 Encoder 2.01 |
将一段MPEG格式的视频转换为AVI格式 | |
TMPGEnc 4.0 Xpress 4.4.2.238 | |
将一段MPEG格式的视频转换为AVI格式 | |
基准游戏性能 | Futuremark 3Dmark 2006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Futuremark 3Dmark Vantage |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DX9游戏性能测试 | |
Left 4 Dead | |
Fraps记录,手动打完第一关 | |
Call of Duty 5 | |
Fraps记录,手动打完第一关 | |
DX10游戏性能测试 | Crysis |
游戏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FarCry2 | |
游戏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其它测试 | 超频测试 |
BIOS设定CPU核心电压1.5V,提升倍频 |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综合效能考察 17%的飞跃
● 综合效能考察 17%的飞跃
来自Futuremark的PCmark系列软件着重考察CPU的综合效能,并更加偏重于娱乐应用。针对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PCmark也从2005升级到了Vantage,全新的PCmark Vantage不仅包括系统总分,而且还包含了TV and Movies(视频制作)、Gaming(游戏)、Music(音乐)以及Communications(通信)和Productivity(生产力)等子项。考察范围包含PC日常应用的方方面面:
PCMark Vantage测试
在此次的测试中,我们发现PCmark Vantage总分相对于上代旗舰提升了17%的性能。可谓是非常的明显,特别是在诸如通信及生产力等子项上,45nm核心的Phenom Ⅱ 处理器表现不俗。相信在实践中这种性能的提升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所使用的AMD OverDrive这款软件下对CPU进行超频,超频后的成绩提升相当明显,这不仅仅说明了软件的易用性及有效性,同时也更加说明了Phenom Ⅱ处理器在超频性能上的增强与"Dragon"平台的显著优化。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运算性能及多媒体指令集测试
● 运算性能及多媒体指令集测试
SiSoftware Sandra是一项非常重要的PC性能衡量软件。不久前它推出了2009版本,增加了对多核心、多线程处理器的支持,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用它来考察PC的总体性能。这里将测试CPU的基本运算能力和多媒体指令集效能:
从基准运算来看,无论是整数运算还是浮点运算,Phenom II X4 940都比上一代的旗舰级产品高出了15%以上的性能。而且处理器在超频状态下也表现出了相应的性能提升。
而对于多媒体性能而言,缓存的成倍增长及主频的提高也收效颇丰。整数及浮点都有着15%左右的性能提升。当然,比较而言整数运算较浮点运算性能更为强劲。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瞬间提升1/5 科学运算能力检测
● 瞬间提升1/5 科学运算能力检测
接下来我们进行Fritz 10和Super π 1M的测试。在这两个测试项目中,Fritz 10针对了多核心处理器进行了优化,比较能够凸显产品的多线程能力,而Super π则纯为单线程应用,考察CPU核心的运算能力。经过测试,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Fritz是一款国际象棋软件,它在x86架构PC上实现了当年IBM深蓝所做的关于国际象棋的预测和计算。虽然当前的PC与IBM深蓝并不能相提并论,但至少通过这个运算我们能够从主观上对一台PC,特别是CPU的运算效能有一个认识。可以看出,Phenom II X4 940相比上一代的旗舰级产品有着20%的性能提升,而在我们超频之后又在其基础上获得了17%的性能提升,幅度之大令人咂舌。
喜爱超频的玩家对Super π 这款软件一定不会陌生,Phenom II X4 940在进行的1M测试中取得了23.353的好成绩,相较于上一代的产品提高了23%的成绩,幅度相当明显。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更低延迟 更加快捷的反应速度
● 内存带宽及延迟测试
我们接下来将采用SiSoftware Sandra 2009对这两套平台进行内存带宽和缓存带宽的相关测试。与Everest相比,Sandra更为准确可靠,它可以针对内存的浮点带宽和整数带宽进行考察,也可以对整个CPU的缓存带宽进行测试:
由于同样采用了DDR 2 800的内存条,因此无论是浮点带宽还是整数带宽与之前的上代高端产品相比都并无悬殊差距。不过,频率的提升还是或多或少的有一定提升。
不过在缓存带宽的测试中,Phenom II X4 940表现抢眼,高达14%的提升与成倍增长的L3缓存不无关系。同时,处理器频率的进一步提高也为其增强了性能。
同时,通过对内存延迟的测试,可以看出得益于增大的L3缓存,内存的延迟时间进一步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相较于上一代的高端旗舰已经有了15%的提升。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图形渲染测试及解压缩测试
● 图形渲染测试及解压缩测试
CINEBENCH R10是比较常见的图形渲染软件,其中前者针对多核心处理器优化,最多可支持到16核处理器,对CPU的浮点运算能力要求较高。伴随着Phenom II 处理器制程的改进及其更加优势的规格,其在图形渲染方面会有怎样的突破呢?
图形渲染测试
高达8MB的缓存容量为Phenom II 处理器提供了更为强劲的渲染能力。测试中,单核成绩达到了25%的性能提升,而多核成绩的性能提升也已接近20%。
WinRAR测试
WinRAR几乎是每台PC必装的一款软件。其自带的Benchmark测试能够反映出CPU对文件压缩及解压缩处理能力。由于这款软件对内存带宽的吞吐非常敏感,因此具备略微带宽优势的Phenom II X4 940处理器较上一代的高端旗舰有了些许的领先,在对940进行进一步的超频后,带宽优势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其潜在的性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大缓存显神威 视频编码能力测试
● 大缓存显神威 视频编码能力测试
虽然Phenom II仍然基于K10架构,指令集方面较上代高端产品也并没有改变。不过增大的缓存容量及更高的主频频率还是令我们对其充满了期待。接下来我们将采用TMPGEnc和H.264 Encoder这两款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进行测试。
H.264视频编码测试
可以看出,Phenom II的视频编码能力再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无疑得益于其更大的二级缓存及更高的频率,两者对处理器性能的影响很好的在两款不同的软件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游戏性突飞猛进 3Dmark 06测试
● 游戏性能突飞猛进 3Dmark06基准测试
3Dmark系列软件一直以来是用户考察平台游戏性能如何的标杆,接下来我们分别通过3Dmark 2006和Vantage两个版本来进行实际的验证。首先,我们还是来测试一下DX9模式下的3DMark 06这款软件。
默认设置 默认频率下 3DMark 06 测试
可以看出,在3DMark 06下,显卡的性能随着CPU性能的提升而被进一步的挖掘。同时CPU子项的成绩提升也为显卡性能的增长奠定了基础。从图中SM2.0及SM3.0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Phenom II处理器相比上代的高端产品在3D游戏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未来主流任我玩 3DMark Vantage测试
● 未来主流任我玩 3DMark Vantage测试
3DmarkVantage是Futuremark最新推出的一款显卡3D性能测试,该款软件仅支持DirectX 10系统及DirectX 10显卡。在3DMark Vantage的CPU测试部分,物理特效的引入极大地检验了处理器的游戏及运算性能。
从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AMD Phenom II处理器在游戏性能上有着接近20%的提升,这对于未来的游戏将会有着更为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应付一些拥有较多物理特效及耗费CPU资源的游戏中,这种速度的提升感将会更加的明显。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最高提升56% 游戏实战测试
● 最高提升56% 游戏实战测试
接下来我们进行游戏实战。我们一共选择了4款热门的游戏,其中包括2款DirectX 9游戏和2款DirectX 10游戏。DX9游戏包括:Left 4 Dead 、使命召唤5,测试分辨率统一为1280*1024,画面设置为高。
DX9游戏性能测试
从测试中可以发现,更高的频率及更大的缓存容量对游戏的影响非常明显。在Left 4 Dead中,高达20%的性能提升几乎已经相当于提升了一个档次的显卡产品。这对于玩家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性的。当然,使命召唤5我们并未看见明显的性能提升,可见对于这款游戏来说,CPU已经并不是其瓶颈,因此进一步的提高CPU的性能也没有太大的性能改变。
我们再来看看2款DirectX 10游戏的测试结果。这两款测试游戏分别是Crysis孤岛危机及FarCry2 ,它们的测试分辨率统一设定为1280*1024,其中孤岛危机画面设定为高,FarCry2的游戏画面为最高,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这两款游戏对于处理器都有着较强的要求。从这两款游戏中可以发现,更为强劲的CPU可以保证游戏的流畅运行。特别是诸如Crysis这类拥有诸多物理特效的游戏,虽然默认频率下仅有16%的提升,不过却更能保证游戏的流畅运行。在略微超频之后,更流畅的帧速带给了玩家们更优秀的使用体验,高达56%的性能提升相信一定都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深藏不露 Phenom Ⅱ功耗测试
● 深藏不露 Phenom Ⅱ 功耗测试
45nm工艺在解决了频率提升困难之余,最大的帮助莫过于更好的控制功耗。AMD此次还推出了凉又静™3.0的动态能耗管理技术,其不仅仅从核心设计出发,更从用户的使用角度,按照实际的负载来调整系统性能,从而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以进一步的实现"Dragon"这个全新的融聚平台。
Phenom II X4 940处理器 默认频率下空载功耗测试
图上正是Phenom II X4 940处理器在默认3.0GHz频率下进行的空载功耗测试,此时整套平台的功率仅为187W,对于一套搭配了顶级的HD4870x2显卡的平台来说,这样的功耗的确令人满意。
Phenom II X4 940处理器 默认频率下满负载功耗测试
接下来,我们对这款处理器进行了满负载测试,当处理器达到满负载后,此时整套平台的功耗也不过244W,较低的功耗为用户日后的使用节省了不小的开销。
对于一款黑盒处理器而言,不超频无疑是很大的浪费,随后我们对Phenom II X4 940进行超频负载功耗测试。同样的,我们使用AMD OverDrive调节CPU的频率至我们测试时一直使用着的3.6GHz,以检测此频率下处理器的能耗。
Phenom II X4 940处理器 超频状态下空载功耗测试
此时,Phenom II X4 940处理器较超频前的待机功耗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过仍然能够保持在222W的较低水平。
Phenom II X4 940处理器 超频状态下满载功耗测试
在进行满载测试后,整机的功耗大幅度的提升。达到了322W的水平。鉴于我们采用的高端顶级平台,这样的功耗的确还是令人满意。不过在超频后大幅度的功耗提升还是值得发烧友用户们注意,在搭配平台时还是应当注重散热器及电源的选择。
从柱状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Phenom II 四核处理器在主频更高的情况下同上代的高端旗舰产品的待机功耗相差无几。而在满载情况下,得益于更为优秀的45nm核心,高负载下的能量消耗得以良好的控制,配合AMD 凉又静™3.0的动态能耗管理技术,通过多种方式为整套系统提供了更加节能的环境,这无疑是在AMD全新的"Dragon"平台上诞生的又一个飞跃。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向极限宣战 风冷3.9GHz超频测试
● 向极限宣战 风冷3.9GHz超频测试
对于一款黑盒版处理器来说,其最大的特色无疑在于其不锁倍频。因此对其进行超频测试无疑非常值得我们期待。我们在BIOS中将CPU的核心电压调节至1.5V,并逐步提升倍频,以此考察其实用超频能力。
在前面的测试中,我们已经使用AMD OverDrive软件对其进行了超频测试,并使用3.6GHz的频率顺利的通过了所有的测试。从测试的成绩来看其表现无疑令我们非常心动。当然超频状态下的许多因素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首先我们还是来看一眼3.6GHz下处理器的运行情况。
3.6GHz频率下待机状态测试截图(点击放大)
在3.6GHz的频率下,CPU运行正常。可以看出,得益于45nm的先进工艺及散热器所提供的优秀散热能力,超频状态下的处理器温度依然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仅仅36℃左右的待机温度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对CPU进行满负载测试时,处理器的温度迅速升高。通过长达20分钟的拷机后,超频状态下的处理器依旧稳定运行,而此时处理器的温度也仅仅在54℃左右,因此保证系统稳定完全没有问题。
对于发烧玩家来说,更高的极限值无疑值得期待,接下来,我们便进行进一步的考量。经过多次调节,我们发现这颗处理器可以在19.5x的倍频设定下,以3.9GHz主频成功运行Windows系统,不过非常遗憾的并不能正常进行软件测试。
冲击极限:风冷轻松达成3.9GHz
从我们的分析来看,在3.9GHz下,处理器带来了更大的发热量,因此散热性能无疑是进一步提升频率的阻碍。这款处理器的设计最大温度为62℃,从前面对3.6GHz频率的测试来看,在3.9GHz下,处理器很可能超过了此温度而无法保证正常的工作。因此,更换更为强劲的散热系统无疑能够带来更有效地频率提升。同时值得一提的是,Phenom Ⅱ处理器Coolbug的温度变得更低,极限超频玩家们可以使用液氮等方式更进一步的尽情展开频率探测。
另外,这款处理器的默认设计电压在0.875v-1.5v之间,因此可以说,该处理器在默认电压下便达成了如此高的频率。这对于一款本身便具备了较高频率的高端产品来说,可谓是非常难得。几乎接近风冷极限的频率让我们对这款处理器的超频性能抱以了更大的信心,同时也让我们看出这款处理器在后面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多面提升开创整合型的创新未来
● 多面提升开创整合型的创新未来
在众人无数次的翘首企盼下,AMD终于携45nm的Phenom Ⅱ处理器而出。通过上述的分析及对产品的测试,相信大部分的玩家心里已经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这款产品。
1. 基准性能提升明显 游戏力大为增强
可以看出,PhenomⅡ处理器虽然仍旧基于K10架构,不过全新设计的缓存管理器使得产品的性能有了很大的飞跃。其中,媒体运算、科学运算、视频编码及图形渲染等处理较上代的旗舰级产品均有着15% - 20%左右的性能提升,这些提升在实际的运行测试中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帮助。而在游戏方面,PhenomⅡ处理器也是提升幅度巨大,得益于大容量L3缓存的设计,更加流畅的游戏感受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当然有好的一面,也就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由于第一批AMD Phenom Ⅱ940/920依旧采用了AM2+接口设计,因此在内存带宽的测试中表现较为一般,同上一代的产品基本没有太多的改变。不过随着之后AM3全新接口的处理器的上市,更具优势的性能一定会体现的淋漓尽致。
2. 超频能力优秀 性价比大为提升
整篇的测试,我们都引用了超频后的Phenom Ⅱ处理器性能进行了对比。由于采用了更为优秀的45nm工艺制程,Phenom Ⅱ处理器拥有了更为优秀的超频能力。轻松地便能提升到很高的频率。从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超频后的处理器性能有了相当明显的提升,这无疑是从侧面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使得Phenom Ⅱ处理器具备了更强劲的竞争力。
3. 长期优质的消费体验 功耗控制力再加强
同样是得益于45nm工艺技术,Phenom Ⅱ处理器的功耗控制能力得到了再度的加强,特别是在满负载下,更高的执行效率使得整体功耗有了很明显的降低。这为用户的长时间使用奠定了更好的消费体验。
4. “Dragon”平台腾飞 融聚未来的整合理念
无论是从AMD对Phenom Ⅱ处理器接口的处理,还是其提出的全新“龙”平台的概念。我们发现其都将融聚概念深深地整合到了实际的产品当中。为用户提供最便利的解决方案,以人为本的对软件进行创新无不从深层次的感化了用户。同时,这种提升还是实在在的表现在了性能方面,通过最基本的直观感受为用户奠定了更加优秀的使用理念。
综上所述,Phenom Ⅱ处理器无疑是顶级玩家们的必备神器,特别值得一些超频发烧友及对平台性能及功耗间的平衡有一定要求的玩家们选购。
![回到顶部阅读](https://icon.zol.com.cn/doc/2010/top.png)
龙吟九天 拉开45nm普及风暴
● 龙吟九天 拉开45nm普及风暴
透过上述文字,我们无疑能够发现Phenom Ⅱ这款全新处理器其潜在的强劲芯动力。全面的超越上一代的产品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随着第一批Phenom Ⅱ X4 940/920处理器的上市,45nm的普及风暴正式拉开了帷幕。
当然,是否能够得到消费者们的最终欢迎还要看产品的最终价格。首批上市的Phenom Ⅱ X4 940处理器的销售价格为275美元。其虽然与对手定位高端的最新处理器价格持平,不过良好的兼容性使其在升级性上有着更大的便捷,因此更少的预算开支使其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为日后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基于Phenom Ⅱ处理器强劲的性能、低廉的价格及高端的定位,其势必会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对对手造成不小的冲击,正面的厮杀将会进一步的来开战局,而这其中消费者必定会再次从中受益,而AMD一直以来高性价比的核心概念也会重拾玩家们的信心。
丰富的45nm产品线涵盖了Phenom、Athlon两大品牌
此外,从今年的二月起,AMD还将会陆续的推出基于AM3接口与DDR3平台的Phenom II CPU,包括面向高端用户的Phenom II X4 800/900和面向主流用户的Phenom II X4 600/400/200等一系列产品。一向注重高性价比的AMD必定会使其田忌赛马的策略在此延续下去。届时,其与对手之间的竞争角逐一定会更加激烈,45nm的普及风暴也会真正的进入高潮。
对于最新的3A平台,您是否已经神往已久了呢?现在只要写博客,就能有机会获得AMD提供的3A平台,还有众多CPU、主板、显卡大奖等您拿,还等什么呢?赶紧参与《全民多线程 AMD 3A狂欢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