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CPU频道 > CPU评测 > 超频与应用 >

全文总结

千元价位肉搏战 10大双核CPU年度横评

CNET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刘一非 责任编辑:刘宇峰 【原创】 2007年12月20日 06:00 评论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0页)

全文总结

  2007年11月12日,Intel公司正式发布基于45纳米制程工艺设计的桌面级Core 2 Extreme QX9650四核心微处理器,时隔两年之后再度对硅晶片制程工艺做出升级,且于原有Core微架构基础上做出改良;2007年11月20日,AMD公司正式发布基于K10微架构设计的桌面级Phenom系列四核心微处理器,虽未于65纳米制程工艺方面更上层楼,但已沿用四年之久的K8微架构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接班人。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2006年的这个时候,X86结构微处理器双雄均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自己的产品技术,只是竞争层级已由2006年年底的双核心上升至现时的四核心层面,亦为2008年,至少是2008年前三季度的竞争定下了基调。


千元价位肉搏战 10大双核CPU年度横评

Intel公司将于2008年第三季度迎来新旧制程工艺的交替

  在Intel公司方面,据最新一季桌面级微处理器产品线出货比例示意图显示,45纳米产品于2007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将仅为2%左右,而待2008年第一季度45纳米双核心和四核心的混合大军全面杀到后,其整体出货量也将一举突破20%。直至2008年3MB二级缓存容量的双核心产品问世之际,45纳米产品的整体出货量将达到30%。到2008年第三季度,其整体出货量将突破50%大关,以实现新旧制程工艺的交替。

千元价位肉搏战 10大双核CPU年度横评

  Intel公司早前曾宣布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经过简化的全新产品命名方式,原计划将现时双核心Core 2 Duo以及四核心Core 2 Quad产品线合并为Core 2,于处理器品牌中淡化核心数量,只以产品具体型号中的第一位英文字母做为区隔依据。但是在各大OEM业者的一致反对意见下,Intel公司最终取消了上述规划,而现有双核心Core 2 Duo和四核心Core 2 Quad产品线的命名方式亦得以保留。为与旧有65纳米四核心Kentsfield以及双核心Conroe产品做出有效区隔,Intel公司亦采用全新的数字编号命名方式。其中,四核心Yorkfield内核产品将被最终命名为QX/Q 9000系列,而双核心Wolfdale内核产品则将最终以E8000系列命名。

千元价位肉搏战 10大双核CPU年度横评
AMD公司2008年桌面级主流平台规划

千元价位肉搏战 10大双核CPU年度横评
AMD公司2008年桌面级旗舰平台规划

  在AMD公司方面,其显然希望借助于“Spider Platform”蜘蛛系统的发布以平台化优势弥补自身于微处理器效能方面的相对不足。因此,我们于2008年下半年便将看到“Spider Platform”的继任者——“Leo Platform”的问世,微处理器方面将更新至45纳米制程工艺的“Deneb”和“Propus”,基于四核心或者三核心设计。当然,在此之前的2008年第一季度,我们更是能够看到基于Hybrid CrossFire技术打造的“Cartwheel Platform”,微处理器方面则将迎来65纳米制程工艺的“Toliman”和“Kuma”,并力求以三核心理念占得市场先机。

千元价位肉搏战 10大双核CPU年度横评

  处于“Tick-Tock”战略之下的Intel公司其微处理器产品发展速度变得愈发迅速,也许现时45纳米制程工艺Penryn家族只需要6—9个月的时间,便能够迎来新一轮的Tock——研发代号为Nehalem的全新微架构,经过改良的Hyper-Theading超线程技术亦将重新回归,使得单颗处理器所拥有的线程数量最大可达16个,同时将内建内存控制器以及图形核心,防堵“AMD Fusion”微处理器独彩。Nehalem微架构之后则是32纳米Westmere家族,而2010年亦将迎来Sandy Bridge微架构。而在AMD公司方面,其能否于微处理器架构以及制程工艺等两大核心方面同时保持活力成为其下一阶段为人所关注之焦点。

查看本文作者 刘一非 的其他文章>>
相关搜索:X2 横向评测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上一页 1 ...6 7 8 9 10 
频道热词:AMD  散热器  intel  
视觉焦点
CPU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