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赢了性能输了市场——AMD催生Athlon64 X2 3600+
双核处理器的诞生无疑是2005年DIY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一件大事,由于Intel和AMD在实现双核的道路上采用了不同的思路,导致了Pentium D和Athlon 64 X2在设计架构上大相径庭,这也直接引发了两家关于“双核”与“双芯”,“真伪双核”的技术太争论。虽然最后AMD的双核处理器凭借着更优秀的架构设计在性能上较Intel的Pentium D更胜一筹,但在市场运作上,Intel的Pentium D依靠更成熟的产品布局和更灵活的市场运作占得了大部分的市场。作为业内x86处理器双雄之一,AMD更多时候扮演的是一个商人的角色,利润和市场才是最主要的,赢了性能却输了市场,叫好不叫座的生意谁都不愿意做。
Intel在推出了千元以下的双核处理器PD 805之后,又进一步的调整了原先的亚高端双核产品PD 820的定位,使其价格迅速向1500以下区间调整,和PD 805形成犄角之势,不仅钻了AMD在的价格空档,更是给Athlon64 X2形成强大的市场压力,冲击最大的是当时售价还在2000元左右徘徊的Athlon64 X2 3800+。这和当时高端市场FX60一枝独秀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为了对抗Intel的价格攻势,AMD一方面降低X2 3800+的售价,另一方面针对入门级双核市场推出了一款新产品:Athlon64 X2 3600+,以图拉近处Athlon64 X2系列和消费者的距离。
Athlon64 X2 3600+ | Athlon64 X2 3800+ | Pentium D 820 | |
核心代号 | Windsor | Windsor | Prescott |
接口类型 | Socket AM2 | Socket AM2 | LGA 775 |
制造工艺 | 90nm | 90nm | 90nm |
主频 | 2.0GHz | 2.0GHz | 2.8GHz |
一级缓存 | 64KB*2 | 64KB*2 | (16+12)KB*2 |
二级缓存 | 256KB*2 | 512KB*2 | 1MB*2 |
FSB(HT) | 1GHz | 1GHz | 800MHz |
支持SSE2/3 | Yes | Yes | Yes |
几大低端双核处理器规格对比
从上面的规格对比,X2 3600+其实就是X2 3800+的二级缓存减半版,其他的诸如主频、HT总线等方面的参数都没有改变。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Athlon64 X2 3600+(AM2版)介绍
上图就是Athlon64 X2 3600+(AM2),CPU采用Socket 940接口。在规格方面,采用90nm SOI工艺,基于Windsor核心,频率为2.0GHz,这与X2 3800+一致。但它的缓存容量则由后者的2×512KB降低到了2×256KB。CPU集成128位双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DDR2 533/667/800内存。Athlon64 X2 3600+的TDP功耗仅为65W,属于Energy Efficient节能型版本,其工作电压在1.20V~1.25V之间。
Athlon64 X2 3600+(AM2版)采用了Socket 940接口,比之前的S939版处理器多了一根针脚,不过我们从CPU背面的针脚并不能看出和之前的S939版Athlon64 X2有多大区别。
由于Socket AM2处理器在技术规格上较之前的S939版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处理器编号也与此前类似。比如Socket AM2接口Athlon 64 X2 3600+的编号将是ADA3600IAA4CU。ADO和3600+自不必说,代表了AMD桌面级处理器3600+,字母I代表Socket AM2接口;字母AA代表不同的核心电压(1.35V或1.4V)和最高核心温度,数字4代表2×256KB二级缓存,如果是5则是2×512KB,数字6代表2×1MB。
从CPU底部的“Assembled In Malaysia”我们可以知道,CPU产自马来西亚,我们在国内市场见到的AMD处理器也大都来自于该国。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测试平台及测试细节
测 试 平 台 | |
Athlon64 X2 3600+(AM2版) | |
希捷 酷鱼7200.7 120G(7200转 2M) | |
DFI LanParty nForce 590 SLI | |
显卡 | XFX GeForce 7900GS雪狼版(480MHz/1400MHz) |
驱动 & OS |
Windows XP 中文版+SP2+DirectX 9.0c NVIDIA Forceware 91.47 WHQL |
测试项目我们分为3D基准测试与3D游戏测试两大类,其中3D基准测试包括3DMark03、3DMark05和3DMark06三款大家都比较认同的主流测试软件,游戏方面测试了DOOM3和Half Life2的测试成绩。另外,我们还增加了包含CPU测试功能的SiSoftware 2007 SP1和PC Mark05 v1.1以及Super Pi 1M万位的测试。驱动方面,采用了NVIDIA最新发布的91.31 WHQL版ForceWare驱动。分辨率方面,所有测试均在以下两个分辨率下进行:1024×768×32bit和1600×1200×32bit。
主板方面我们使用了来自DFI的LanParty nForce 590 SLI,这款主板最大的特点仍然在于其超频性能,主板供电模块被大幅度强化。另外主板支持双PCI-EX16模式下的SLI系统。其他扩展插槽方面,主板还提供了1个PCI-EX8插槽,1根PCI-EX1插槽以及3根PCI插槽,主板提供了4根DIMM DDR2 内存插槽,最大支持4GB容量的DDR2 800内存模组。主板板载了8声道音效芯片和双千兆网络芯片。
遵循N板配N卡的原则,我们在显卡的选择上使用了NVIDIA目前的中端性价比之王——GeForce 7900GS。20管线+7顶点的硬件规格虽然谈不上非常强悍,但实惠的价格和可圈可点的性能令7900GS在1500元的显卡市场打遍天下无敌手,配合同样走性价比路线的Athlon64 X2 3600+也是相得益彰的事。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有了好显卡和好处理器,内存自然也不能拉下。在内存的搭配上,我们选择了在DIY发烧友中颇具影响力的海盗船的XMS2 DDR2-800内存,内存延迟为CL=3-4-3-9。在800MHz的高频下能达到这么恐怖的时序,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海盗船在内存制造上极其深厚的造诣。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3D性能测试
Athlon64 X2 3600+的CPU-Z截图
从CPU-Z的信息可以看出,Athlon64 X2 3600+已经采用了BH-F2的步进,制程上比起DDR时代的E4/E6版S939处理器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优势的直接体现就是处理器的超频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D Mark03/05/06测试成绩 | ||
|
Athlon 64 X2 3600+ with GeForce 7900GS | |
1024×768×32bit |
1600*1200×32bit | |
3DMark03 v3.6.0 |
16240 |
10765 |
3DMark05 v1.2.0 |
7813 |
5804 |
3DMark06 v1.0.2 |
5152 |
3646 |
Half-Life2 |
116.3 |
108.8 |
DOOM3 |
105.3 |
87.4 |
从3D Mark的测试成绩看,Athlon64 X2 3600+还是能较好发挥出7900GS显卡的性能。不过在对二级缓存比较敏感的游戏中,Athlon64 X2 3600+的表现就显的非常一般了。尤其是在1600*1200的高分辨率下,我们发现Athlon64 X2 3600+已经成为系统的瓶颈,7900GS的性能发挥受到了制约。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SiSoftware、Super Pi、PC Mark05测试
PC Mark05测试得分(CPU部分)
在不超频下,X2 3600+在PC Mark05中拿到了4000多分的成绩,表现还算不错,虽然跟高端的FX系列有不小的差距,但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永远是不会错的。
双核架构对运行Super Pi并没有帮助,我们实际看到的相当于是一颗主频2.0GHz的单核处理器在运行Super Pi 1M万位。44.219秒的测试成绩和Athlon64 3200+(主频2.0GHz)的水平相仿。二级缓存的减少并没有给X2 3600+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在SiSoftware的Arithmetic和Multi Media测试中,Athlon64 X2 3600+的表现相当抢眼,基本能和Athlon64 X2 4000+有的一比,不过该软件的测试比较理论化,请大家在比较时注意。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Athlon64 X2 3600+超频测试
经过一系列微调,最终我们在不加电压的条件下,将Athlon64 X2 3600+外频提升到了240MHz(实际显示238.7MHz),并保持了FSB:DRAM=1:1,因为同步性能是最好的。超频之后,处理器的性能有多大提升呢?
超频后PC Mark05测试得分(CPU部分)
在偏重理论性能测试的PC Mark05中,超频后成绩提升还是很明显的,分数从4073提升到了4832,增长幅度近20%。
超频后,Super Pi的成绩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提升,40.574秒的成绩比默认频率缩短了近4s,如果能在内存参数上进行优化,相信跑进40s大关是没有问题的。
超频后的Athlon64 X2 3600+性能突飞猛进,不仅超越了Athlon64 X2 4000+,更是将PD 820远远甩在后头。虽然和Conroe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不可否认X2 3600+是千元以下双核市场最值得购买的处理器之一。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对抗PD 820:低端双核谁更强?
为了让大家对Athlon64 X2 3600+的性能有个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加入了它和Pentium D 820的测试,两者的市场定位相似,在售价上也非常接近,是AMD和Intel在各自低端双核处理器市场的典型产品。测试平台方面,我们使用了Asus的i955X芯片组P5WD2搭配PD 820,其他配件保持一致。
Super Pi 1M万位测试
在Super Pi 1M万位测试中,Athlon64 X2 3600+比Pentium D 820快了近3秒,看来高频并不代表高性能,Athlon64 X2 3600+以绝对的优势捍卫了自己低端最佳双核处理器的地位。
PC Mark05 CPU测试
由于PC Mark05的CPU测试涉及到整数、浮点和多媒体等多项测试,而且对SSE2/3指令做过优化,因此,Pentium D 820在测试中领先Athlon64 X2 3600+约8%。由于SSE指令集是Intel的专利技术,因此Intel的Pentium 4处理器的多媒体性能比Athlon64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自K7时代起,AMD的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就优于Intel的同类产品,这主要得益于AMD处理器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Athlon64 X2 3600+很好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在DOOM3中不同程度的领先PD 820。不过我们也发现,想要发挥7900GS显卡的实力,如果不超频,无论是Athlon64 X2 3600+还是PD 820,都稍嫌慢了点。
和DOOM3一样,在Half Life2中,Athlon64 X2 3600+也以较明显的优势领先于PD 820,再一次印证了K8处理器架构上的优势。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写在最后
虽然Athlon64 X2 3600+在规格上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惊喜和意外,但是它却显示出AMD普及低端双核处理器,和Intel正面竞争的决心和信心。而且在众多的测试中,Athlon64 X2 3600+的表现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蕴涵的非凡的超频能力也让不少DIY玩家不得不去思索它是不是将成为K8时代的另一款“AthlonXP 1700”。我们认为,Athlon64 X2 3600+将在低端双核市场受到广泛的欢迎,其出色的性价比、符合潮流的低功耗设计、以及前劲超频潜力是其取胜的三大法宝。
目前Pentium D盒装的零售价在950元左右,而Athlon64 X2 3600+的盒装报价也在970元上下徘徊,基本上是同一市场定位的产品。但是从综合性能上看,Athlon64 X2 3600+的整体优势无疑更加明显,可以说在性能上和价格上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平衡点。而且倚仗AM2平台的优势,使用Athlon64 X2 3600+的用户的升级前景是非常光明的,不会有Intel的LGA 775平台在对最新CPU支持上的种种弊端和制肘。因此,如果你是个讲究实惠的用户,或者是想体验一把超频快感的玩家来说,我们建议你购买Athlon64 X2 3600+。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