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制程能够带来什么?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在之前我们说过了,22纳米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同样晶体管数量可以放在更小的空间内,反过来理解就是:工程师们能够在同样的空间内放入更多的晶体管,事实上Haswell的内部架构正是得益于这种趋于完善的22纳米3-D三栅极晶体管工艺而做出了架构上的极大改善,让我们先来看一看Haswell的内部架构示意图。
Haswell核心架构
在Haswell处理器电路中设计有功耗单元,这是英特尔用来精确调整CPU核心供电的技术。目前的主板上一般都设计有CPU供电系统,我们在评价一款主板的时候往往会先看这款主板的供电“有多少相”,这就是主板的供电模块。为了提高对CPU的供电效率,主板厂商往往使用多相供电,技嘉的Z77X-UP7主板供电高达32相,显然英特尔需要精度更高的调压模块,所以Haswell就是英特尔的第一步:将VRM模块集成到CPU内,英特尔将其称为FIVR——全集成式电压调节模块。
更少的供电模组就能够为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带来同样、甚至更强大的供电效果,这就是22纳米3-D三栅极晶体管工艺带来的间接提升。使用过去的老式工艺,我们很难想象芯片能够空出这么大的空间来“放入”如此精密的供电模块,可以说英特尔在制程之路上已经获得了惊人的成效。
同样不能忽略的还有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核芯显卡部分,本次发布的产品序列中我们看到了Core i7-4770R这款处理器,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设计有一颗代号为Iris Pro(锐炬Pro)的核芯显卡,Iris Pro(锐炬Pro)核芯显卡的性能将比普通核芯显卡的性能更加强劲,这同样是更低的22纳米制程所带来的成果。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