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编辑
    IDF:科技新生活 英特尔与中国开创未来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马宏升在现场展示了模型,这是一个放大了无数倍的晶体管,如果晶体管的体积有这么大,那么现在一个普通CPU的大小就会超过整个地球体积。除了这些技术突破之外,为了解决极其精细的工艺下,晶体管的漏电问题,英特尔推出了三栅极技术,这是晶体管制造工艺历史上革命性的一步。

    IDF:科技新生活 英特尔与中国开创未来
    这个比例可见22纳米的微小

      在一个晶体管中,栅极起到的作用是控制电流,当栅极电压为0,晶体管就关闭了,如果有电压,就有会电子通过,晶体管就呈现出打开状态。晶体管就像水龙头,在理想的状态下,我们希望实现,关闭时候,能够控制漏电状态,没有任何电子通过,打开时候又有很强的电流。然而,随着晶体管的体积不断缩小,在极低尺寸的晶体管上,如果采用传统的工艺,很难对漏电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即便是栅极电压为零,仍然会有电子穿越栅极通过,其导致的后果显而易见,晶体管将无法正确置于关闭状态,其功能也将失效。

    IDF:科技新生活 英特尔与中国开创未来
    3D-三栅极晶体管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三栅极晶体管,和二维的设计不同,三维的结构可以显著的改善晶体管开和关的状态,与此同时,其表面积更大,在开放状态下,也能够产生更大的电流,晶体管的关与开,区分更加明显,晶体管的功能也能够实现正常化。

    IDF:科技新生活 英特尔与中国开创未来
    IDF2012大会

      新的技术再次验证了摩尔定律,并且能够很明显的改善用户的体验,这样的芯片可以适用在包括了超极本和服务器上,这种晶体管也非常适用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马宏升表示,这是英特尔核心技术的创新体现。

    cpu.zol.com.cn true //cpu.zol.com.cn/285/2851034.html report 1198   马宏升在现场展示了模型,这是一个放大了无数倍的晶体管,如果晶体管的体积有这么大,那么现在一个普通CPU的大小就会超过整个地球体积。除了这些技术突破之外,为了解决极其精细的工艺下,晶体管的漏电问题,英特尔推出了三栅极技术,这是晶体管制造工艺历史上革命...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2页:十分精湛 三栅极晶体管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