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9页)
四、内存控制器效能分析
我们知道,AMD为处理器标注PR值的时候有如下几个参考量:竞争对手处理器主频(比如Sempron的PR值针对Celeron D,Athlon64的PR值针对P4),自身实际主频和二级缓存的容量。由于这三款处理器同为512KB二级缓存和1.8GHz的主频,因此他们的PR值均为3000+,实际的测试也表明,三款处理器在绝大多数测试中都非常接近,那么剩下的可能影响处理器性能的只有他们的内存控制器了。
使用不同的制造工艺生产的处理器,在内存控制器的设计上是存在硬件差异的,这部分测试主要来考察处理器内存性能和兼容性的探讨:
内存带宽测试――Sisoft Sandra
Winchester拿到冠军并不意外,意外的是Venice核心以较大的劣势垫底,这样的成绩已经超过了测试误差的范围,由于都是128bit的内存控制器宽度,三款处理器的理论内存带宽值都是一致的,Venice核心的理论内存带宽的利用率只有79%,与Winchester与Newcastle83%的利用率相比,差距相当于增大了内存的延迟,当然这种劣势并未带到实际测试中。联系到前面PCMark内存测试,我们推测,Venice用牺牲内存子系统的些微性能来换取更好的内存兼容性,如果属实,这个思路显然是值得肯定的。
ScienceMark――内存以及缓存延迟分析
Newcastle的得分
Venice核心的得分
Winchester核心的得分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