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Intel在Sandy Bridge上的大作宣传,AMD却显得非常低调,这不禁让人有些担心APU又将会是一款悲剧式的产品。好在前不久computex上的一次实物展示为APU揭开了神秘面纱,也终于让广大的硬件爱好者们亲眼见到了AMD融合技术的实体产物。
关于APU的点子提出最早始于2006年年底,当时的Intel在IDF上向公众展示了拥有80个核心的处理器晶圆,引起业界的轰动,并称未来将集成成百上千个微核心。作为竞争对手的AMD,在刚刚收购ATi之后野心也迅速膨胀,并且对Intel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单纯提升核心的数量并不是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最好方法。着眼于未来高性能计算的需要,AMD提出了加速处理单元(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s)的概念。
APU,中文译为加速处理单元,是一种多核心芯片,它是集成了若干个CPU和其它专用处理器内核的集合。通过将CPU和不同种类的专用处理器内核进行组合搭配,就可以产生满足不同需求的APU产品,这有点类似于IBM Cell处理器架构中的协处理器。AMD本打算计划在2009年发布的Fusion处理器将是AMD在APU方向迈出的第一步。Fusion集成了GPU专用处理单元,将首先面向移动计算领域。AMD表示,未来还会加入更多种类的专用处理器内核,这些类Fusion处理器中的专用内核可以帮助CPU处理物理效果、音频/视频、甚至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
AMD在2007年对APU进行了调整,放弃了Fusion的命名更改为Swift
早先的APU计划并没有针对桌面级产品线,仅仅是针对于移动计算领域。目的是在低功耗和低成本的前提下提供图形解决方案。当时该计划的名称为Fusion,但随着计划的进行,一些新的概念不断的加入其中,Fusion一词也被放弃而转用了新的Swift这一命名方式。
06年Fusion计划刚刚开始的时候,AMD宣称APU仅仅针对移动平台开发,并且不会为该核心的GPU部分提供过高的性能,也就是不会融入进高端显示核心。但在07年的时候,AMD似乎更为看好APU的发展前景,不仅宣布APU将进军桌面领域,还首次提出了要将高端显示核心整合进APU当中。工艺将采用当时最先进的45nm技术。当然,后来这一计划随着AMD的45nm工艺的停滞不前以及竞争对手新产品的成功而宣布作罢。而APU计划也一拖再拖进行了多次更改,恐怕AMD这次的冒进行为也是令她在近几年中一直被竞争对手打压的原因之一。
资深编辑
专精领域
主板
普通编辑
专精领域
键盘鼠标
资深编辑
专精领域
显示器
高级编辑
专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