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CPU频道 > CPU新闻 > 业界评论 > 16nm工艺诞生 1平方厘米装150亿晶体管

16nm工艺诞生 1平方厘米装150亿晶体管


驱动之家 责任编辑:刘搏 【转载】 2009年12月17日 05:37 评论

  台湾“国研院”纳米元件实验室日前宣布,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16nm功能性SRAM(静态随机存储)单元,标志着16nm制程工艺的重大突破。

  应用16nm工艺,可在1cm2的面积中容纳150亿个晶体管,容量是现有45nm工艺的10倍,而功耗预计可降低一半。目前全球各大半导体厂商的新工艺探索都还停留在22nm阶段,16nm元件由于面临着物理特性上的新课题以及制造设备的更新换代问题,一直止步不前。根据Intel日前公布的计划,他们最快要到2013年才会引入16nm工艺。

  台湾科研机构此次公布的新突破,可在300x130nm的尺度内容纳6个晶体管,该成果已经在上周末于美国巴尔的摩市举行的IEDM半导体技术会议上发表,分为3项关键技术:“纳米喷印成像技术”,“320度超低温微波活化”和“N型锗元件研究”。

  其中,“纳米喷印成像技术”(Nano-Injection Lithography)无需使用光阻和光罩,用成本最低的印刷方式进行半导体制造光学成像,将传统光学微影成像技术10nm左右的物理极限提高到5nm。“320度超低温微波活化”则可将传统900摄氏度以上的退火温度降低到320度,是堆叠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技术。另外,“N型锗元件研究”则希望从16nm工艺开始,由锗替代硅成为半导体元件的主要元素。


16nm工艺诞生 1平方厘米装150亿晶体管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AMD  散热器  intel  
视觉焦点
CPU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