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5页)
千元以内的CPU一直拥有极高的关注度,普及度也是最高的,经常出现在5000元以内的配置当中。现在千元以内的市场竞争可谓非常激烈,双核、三核甚至四核都夹在里面希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面对千元以下极其混乱的市场环境,消费者如何选择成为难题。不要着急,先听过笔者的简单分析之后,思路应该就会清晰很多。
市场上800元以内的处理器关注度最高,尤其是600元以下价位区间更是吸引了一半以上消费者的目光。究其原因是更多的消费者认为这个价格区间的处理器性价比最高。比起那些上千元的产品,只要没有特殊需要,这个价位的处理器完全能满足大多数日常应用需要。
600元以下,Intel凭借酷睿微架构和45nm制程的优势,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明星产品层出不穷,奔腾双核家族最早的处理器E2140处理器起始主频只有1.6GHz,而最新的45nm奔腾双核E5200一上来就将主频拉升至2.5GHz,提升幅度达56%,二级缓存也同时提升一倍,超频能力更强。
AMD在同价位依靠黑盒5400+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外,除了降价还是降价,不过也衍生出很多性价比颇高的产品。当然AMD不会一直靠降价去面对Intel的挑战,即将推出的代号“Shanghai”45nm制程处理器虽然大家还不了解它真正的实力,但是相信有IBM的支持,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Intel和AMD最火爆最直接的交火来自于600-800这个价位,Intel有备受瞩目的E7200、E7300打头阵,E4400、E4500、E4600背后使劲。AMD则更像是曹操的大军压上,二三四核齐上阵,看那架势是铁了心要和Intel死磕啊,谁输谁赢还真不确定。
【每日推荐】将成主流 宇瞻2GB/800笔记本条165元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