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08台北电脑展已经过去了3天。在这3天时间里,共有超过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厂商参展,展台超过4492个,直接现金交易预计将在去年15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创新高。从本次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来看,2008年的COMPUTEX相比往届有了较大水准的提高。这其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能够体现出来:
● 南港展馆加入 规模扩大55%
南港展览馆的加入令展会规模扩大
与往届展会仅限于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所不同的是,本次COMPUTEX全新启用了南港展馆,令规模直接扩大,同时缓解了以往展馆交通不变,地理位置不佳的问题。英特尔、AMD、宏碁、技嘉、微星、精英、鸿海等产业巨头直接将展台设置在了新开放的南港,吸引了大批与会者前往。
● 芯片巨头争霸 产业竞争白热化
往届COMPUTEX,英特尔、AMD、NVIDIA、威盛等芯片级厂商不会花费太多精力,顶多是象征性地派出几个美女四处散发传单。也不会在COMPUTEX上展出或者发布重点产品。但本次展会,英特尔、AMD、NVIDIA都发布了基于移动平台的重点产品Atom、Puma、Tegra,英特尔还全线发布了Eaglelake系列主板芯片组,这足以见得COMPUTEX在芯片级厂商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大大提升。而另一方面也很好地体现了芯片级厂商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AMD、NVIDIA、威盛三大芯片厂商围攻英特尔的热闹场面令所有参会者印象深刻。
● 大陆参展商总体疲软 制造业者表现活跃
尽管大陆厂商总体而言在COMPUTEX上表现得仍然有些疲软,但以神舟为首的民族品牌已经开始重视这次盛会,大陆一批以制造业起家的外设厂商如航嘉、金河田、长城、多彩、新战线、九州风神、劲冷陆续赶往展会,尽管在展台的规模上与“财大气粗”的国际品牌还有一定差距,但至少证明大陆IT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在国际性展会上亮相。我们也在此盼望明年的COMPUTEX能有更多的大陆品牌进入台北。
● 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马英九出席展会
台湾当地政府对本次COMPUTEX给予了大力支持。其领导人马英九亲自出席展会,并和展会人员互动、颁奖,同时还亲切与参会者沟通,而台北本地的公共设施也纷纷给本次展会开绿灯,尽管离两岸三通再次实现还有一段时间,但我们至少通过本次台北电脑展看到了台湾当地政府对加强两岸贸易合作的诚意。相信明年的COMPUTEX不会再有因为无法办理入台通行证而与展会无缘的情况发生了。
尽管2008 COMPUTEX的规模有所扩大,芯片级厂商倾注了大量精力,大陆厂商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但在这些背后,仍然有一些不足的地方。COMPUTEX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但要超越CeBIT成为全球影响第一的电脑盛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地域性问题仍然严重
参加COMPUTEX的厂商仍然是以台企为主,日韩系厂商除了日立外基本没有参加展会,戴尔、惠普等国际性PC巨鳄也没有参加。苹果这样的个性化厂商也对COMPUTEX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交通的不够便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台湾属于中文语系地区,沟通及传播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
● 缺少革命性产品
展出产品缺少新意
尽管Atom、Tegra、Nano在展会上大放异彩,相应的产品也有亮相,但仍然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另外,存储业的持续惨淡在台北电脑展后并不会得到有效地改观,因为DDR3内存、SSD并不是什么新品,它们目前还得不到普及,其价格虽然够高,但始终不能成为主流。板卡行业面临洗牌,富士康、华硕、微星、技嘉虽然倾注大量精力,但在板卡方面的产品并没有跳出固有思路。超频、热管,虽然看起来很豪华,但已经缺乏新意。
总结
总体来说,对于马英九政府上台后的第一届台北电脑展,业界的赞扬声远远超过批评声。尽管台北电脑展离CeBIT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看到了台湾各界以及全球IT厂商的努力。相信在各界支持下,COMPUTEX终将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脑峰会。
- 相关阅读:
- ·RK3188四核移动芯片发布 首次迈向28nm
//cpu.zol.com.cn/339/3394001.html - ·Intel时代已经结束? 移动芯片成软肋
//cpu.zol.com.cn/326/3269597.html - ·Computex 2012:Intel展示芯片魅力科技
//cpu.zol.com.cn/298/2985951.html - ·Intel:要做出让苹果刮目相看移动芯片
//cpu.zol.com.cn/293/2936657.html - ·Intel移动芯片透露:2014年采用14纳米
//cpu.zol.com.cn/276/2767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