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 65nm第二波——Athlon 64 x2 4000+
2006年12月05日,全球领先的微处理器解决方案供应商AMD(超威半导体)正式发布了基于65nm SOI工艺制程、核心代号为“Brisbane”的新一代Athlon 64 x2双核心处理器,在晚于竞争对手Intel近一年时间后(2005年12月27日,Intel正式发布首款基于65nm工艺制程的桌面级处理器Pentium Extreme Edition 955),AMD终于迎来了65nm新时代。
Brisbane核心的AMD Athlon 64 x2双核心处理器的最大引人之处莫过于其低至65w的热设计功耗(TDP)。终端用户不但不必再去苦心寻找90nm SOI处理器中的低功耗版本,亦能够买到功耗更低的“Energy Efficient 35w”节能版本。
Athlon 64 x2 4000+是新款处理器中较为低端的一款(点击放大)
得意于x 0.5倍频概念,Brisbane核心的AMD Athlon 64 x2系列可以按照100MHz为单位进行主频率划分,这对于进一步细化产品线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基于Brisbane核心设计的Athlon 64 x2双核心处理器共有5款,在“功耗降10% 首篇原创65纳米AMD双核详测”一文中,我们已经对其中的高端型号Athlon 64 x2 5000+进行了测试,而此番准备测试的则是5款产品中较为低端的一款——Athlon 64 x2 4000+。
AMD 65nm Athlon 64 x2 4000+处理器实物图
AMD 65nm Athlon 64 x2 4000+处理器规格
AMD 65nm Athlon 64 X2 4000+双核心处理器由德国德累斯顿Fab 30工厂使用300mm晶圆生产而成,核心代号为Brisbane(布里斯班)。处理器沿用Socket AM2接口,默认时钟频率为2100MHz(200MHz x 10.5),二级缓存容量为2 x 512KB,TDP热设计功耗为65w,官方报价163美元。当然,仅从外观上很难能够找到其与90nm版本处理器的差异,因此我们也只能通过位于处理器IHS顶盖表面的OPN(Ordering Part Number)编号对二者进行区分。
产品型号 |
AMD Athlon 64 x2 4000+ |
Intel Core 2 Duo E4300 |
制程工艺 |
65nm |
65nm |
核心数量 |
2 |
2 |
总线频率 |
1000MHz(HT) |
800MHz(FSB) |
主频 |
2.10GHz |
1.80GHz |
外频 |
200MHz |
200MHz |
倍频 |
x 10.5 |
x 9 |
二级缓存容量 | 1MB | 2MB |
热设计功耗(TDP) |
65W |
65W |
发布日期 |
2006年12月5日 |
2007年1月21日 |
通过我们所列出对比表格不难看出,Athlon 64 x2 4000+拥有300MHz的主频率优势,而同样是新近问世的Intel Core 2 Duo E4300二级缓存容量更大。那么,这两款日后极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产品在最终性能方面又会有着怎样的异同呢?

我们如何测试65nm Athlon 64 x2 4000+
在本次测试过程中,我们将使用简体中文Windows XP Professional+SP2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Windows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测试软件运行过程中均使用“Windows XP”默认桌面主题和“最佳效果”,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System Hardware | |
Athlon 64 x2 4000+(200 x 10.5@1MB L2) | |
Motherboard |
ASUS M2N32-SLI Deluxe/Wireless Edition |
Memory |
2 x 1024MB G.Skill F2-6400CL4D-2GBHK |
Hard Disk |
Seagate Barracuda 7200.9 250G |
Graphics Card |
XFX PV-T80F-SHF |
Resolution |
1680 x 1050 @ 32-bit @ 60Hz |
Power Supply |
Seasonic M12 SS-700HM 700W |
System Software and Drivers | |
OS |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600+SP2 |
Chipset Driver |
nForce 9.35 Unified Remix(x32) |
Graphics Driver |
ForceWare 97.92 WHQL(x86)8800GTS/GTX |
DirectX Version |
DirectX 9.0C Redist February 2007 |
Benchmarks | |
Applications | |
BAPCO SYSMark 2004 SE | |
Synthetics | |
Futuremark PCMark 2005 | |
Futuremark 3DMark 2006 | |
General | |
Cinbench 9.5 | |
Fritz 10 | |
ScienceMark 2.0 | |
WinRAR | |
3D-Games | |
Call of Duty 2 | |
Quake 4 | |
Company of Heroes | |
F.E.A.R.:Extraction Point |

BAPCO SYSMark 2004 SE
BAPCO SYSMark 2004 SE一直是我们最为看重的处理器测试项目,它能够通过2D/3D内容创建、网页发布、通讯、文档创建、数据分析等多方面测试内容,对系统综合性能做出全面考量。
在Intel自家P965 Express芯片组的支持下,C2D E4300取得了对Athlon 64 x2 4000+的初步胜利,毕竟多媒体及办公效能一直是Intel处理器的强项,C2D系列则更是如此。

PCMark2005/3DMark2006
PCMark05是由一系列合成测试项目组合而成的测试程序,每个测试程序本身都是针对性地用于测试系统某组件的性能。
同属于Futuremark公司的PCMark 2005和3DMark 2006所反映出的处理器效能并不一致,两款处理器在前者中的效能差距要远大于后者,不过C2D系列处理器总是会在这类综合效能测试中占据一些优势。

Cinbench9.5/Fritz10/WinRAR
整合DDR2内存控制器的设计使得Athlon 64 x2 4000+在Cinbench 9.5测试中取得了优势,而C2D E4300则在国际象棋测试引擎Fritz 10和WinRAR压缩效能测试中继续领跑。

COD2/Quake4/COH/F.E.A.R.
游戏测试一直是网友最关注的,这次我们同样用多款游戏对Intel E4300和4000+进行了对比,看看接下来游戏的天平会向哪一方倾斜呢?
AMD Athlon 64 x2 4000+在这一部分的测试中展现了其不错的游戏性能,在Call of Duty 2和Quake 4中紧咬C2D E4300不放。不过我们也发现其在新款游戏的支持方面不甚理想,例如在Company of Heroes和F.E.A.R.:Extraction Point中,其与C2D E4300处理器平均10帧以上性能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功耗、超频测试及全文总结
除了在性能方面的差异,Intel与AMD处理器在功耗的差异也是网友进行激烈争论的焦点,那么这两款面向与普通用户的CPU究竟谁的功耗更令人满意呢?
1.15v电压下即可达到Athlon 64 x2 5000+的水准
Intel C2D系列出色的效能功耗比为人所津津乐道,C2D E4300则更是如此。Athlon 64 x2 4000+虽然在整体效能上不及对手,但是在功耗控制方面则做得相当不错,基本同C2D E4300处于同一水平,看来新的Brisbane核心并不像布里斯班的夏天那样“高烧”。
写在最后:
工艺制程上的进步并不能为AMD Athlon 64 x2系列处理器带来效能上的提升;不俗的超频能力也由于竞争对手的同样出色而被掩盖;与对手持平的功耗控制更是随时有可能被用户遗忘……那么,在新架构或新核心发布之前,究竟什么才是65nm Athlon 64 x2系列对抗Intel C2D大军的法宝呢?答案只有两个字:“价格”。
目前,盒装版本的Athlon 64 x2 4000+并不容易买到,而其散装版本的价格则在950元左右,即便单独购买一枚价值百元左右的处理器散热器后,整体价格仍可以控制在1050元上下。反之,C2D E4300在终端市场中主要是以盒装版本的形式出现,价格在1400元左右,而用户对其价格预期普遍在千元左右,过大的心理落差有可能会削弱中端用户对于C2D E4300的购买欲望,而Athlon 64 x2 4000+的效能价格比则刚好符合这部分用户的需求。不过,对于更为看重处理器效能的用户而言,C2D E4300和PR值更高的Athlon 64 x2系列仍是佳选。
从Brisbane到Agena/Kuma,我们还需要等多久?
从“工业革命故乡”曼彻斯特(Manchester)到“玻璃之都”托莱多(Toledo)再到“王城”温莎(Windsor),90nm SOI工艺制程已经伴随AMD桌面级双核心处理器走过了20个月的历程,而65nm SOI工艺制程下的英雄们也将从布里斯班(Brisbane)这座令人神往的城市开始新的旅程。当然,接下来的Socket AM2+接口、Agena/Kuma核心的AMD 65nm Athlon 64 x2系列将更加值得期待。
- 相关阅读:
- ·省钱省到家 4000元畅爽LOL配置单推荐
//cpu.zol.com.cn/547/5477897.html - ·日本商家4000块电脑配置单:看完惊呆了
//cpu.zol.com.cn/542/5429001.html - ·屌丝一族:IT工程师月入4000不敢谈恋爱
//cpu.zol.com.cn/453/4530636.html - ·4000元游戏达人首选 入门四核配置推荐
//cpu.zol.com.cn/352/3520389.html - ·宝刀不老 A8-3870K内存频率近4000MHz
//cpu.zol.com.cn/334/334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