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 2发布之前的数月内,Intel一直在推出其65nm工艺的桌面处理器,而AMD的Athlon 64 X2仍然是基于90nm工艺制造。与公布的路线图相一致,AMD在本月5日正式发布了其首批基于代号为布里斯班(Brisbane)的65nm处理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直到2007年第一季度,新产品才会投入量产。目前,AMD的“布里斯班”芯片仅提供给OEM厂商,同时AMD也并未透露何时开始向零售商和渠道商供货。
AMD将于明年推出新的K8L架构,在此之前,65nm芯片将担当起与对手周旋的重任。近日,Anandtech网站已经为我们带来了首款65nm处理器的详细测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正如大家所预期的,AMD 65nm芯片的价格与90nm系列芯片的价格一致,这将鼓励用户的更新换代。该系列芯片的核心面积(Die size)和TDP已经分别降至126平方毫米和65W。因为AMD改进了它的65nm SOI工艺,所以用户可以看到其功耗部分有了一些降低,不过目前所有的65nm芯片功耗都标识为65W,暂时还没有更低功耗版本的型号发布。
因为65nm芯片中没有引入新功能或者缓存,所以它们的晶体管数量仍然为1亿5千4百万。如果我们希望看到AMD在架构上做出主要改变的话,还得等到2007年中期左右K8L架构的4核心巴塞罗那上市。
我们拿到的这款芯片为AMD的65nm Athlon 64 X2 5000+。从外观上来看,它和一块常规的X2非常类似,唯一能辨别出它是一块65nm芯片的地方就是它的OPN。
最新的CPU-Z截图
下面,我们将这款301美元的芯片与AMD其它几款90nm CPU以及Intel同价格的Core 2 Duo E6600进行性能、功耗和功率方面的比较。
测试平台配置
在性能方面,新的Brisbane芯片应当不会和AMD的90nm系列有很大区别,但是为了确保这一点,我们还是将这款新芯片与我们最初的90nm X2 5000+进行基准对比。从功耗的角度来看,我们想将这款新的65W 65nm芯片与AMD的Energy Efficient和Energy Efficient Small Form Factor 90nm芯片进行比较,来看看新的65nm工艺如何与AMD较老但更成熟的工艺进行抗争。但是非常不幸的是,我们现在手头仅有一块5000+ 65nm芯片,因此我们不能确定在相同频率下,相对于EE/SFF Brisbane有任何优势。
在每次基准测试中,我们都测试了每款芯片的性能以及平均功耗,并最终用图表的方式展示出来。
CPU: | Intel Core 2 Duo E6600 (2.40GHz/4MB) AMD Athlon 64 X2 5000+ (2.6GHz/512KBx2) AMD Athlon 64 X2 5000+ "Brisbane" AMD Athlon 64 X2 EE 4600+ (2.4GHz/512KBx2) AMD Athlon 64 X2 EE SFF 3800+ (2.0GHz/512KBx2) |
主板: | eVGA NVIDIA nForce 680i ASUS M2N32-SLI Deluxe |
芯片 组: | nForce 680i nForce 590 SLI |
芯片组驱 动: | NVIDIA 9.53 NVIDIA 9.35 |
硬盘: | Seagate 7200.9 300GB SATA |
内存: | Corsair XMS2 DDR2-800 4-4-4-12 (1GB x 2) |
显卡: | NVIDIA GeForce 8800 GTX |
显示驱 动: | NVIDIA ForceWare 97.44 |
分辨率: | 1600 x 1200 |
操作系统: |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 |
在我们进行功耗测试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系统在闲置时候的功耗:
注意,Cool'n Quiet和EIST在所有的测试中都已经开启,但是当运行在1GHz的频率时,闲置时AMD CPU的功耗要明显低于闲置时1.6GHz的Intel系统。这其中的差异应该是由Intel所使用的Intel 680i芯片组和AMD使用的590 SLI芯片组的差异所造成的。
排除芯片组不同这个原因,我们可以发现,闲置状态下,我们的Intel测试平台的消耗要明显高于任何一款AMD平台。另外,新的65nm Brisbane CPU在闲置状态下的功耗相比90nm核心并没有很明显的降低。
多媒体编码性能和功耗
在这里,我们并没有使用我们常用的软件套件(SYSMark/Winstone),而是直接进入到程序基准测试中,以能够直接观察到AMD 65nm芯片的一切。首先,我们进行Windows Media Eoncoder测试:
在相同价格的产品中,Intel的E6600仍然是最快的处理器,因为我们这里主要是进行功耗对比,因此我们下面让我们看Brisbane的成绩如何。
Windows Media Encoder电源消耗
由90nm平台开始,我们看到功耗依次降低。AMD向65nm工艺的转移,使AMD 65nm芯片的功耗和Intel的Core 2 Duo E6600基本相差不多,但是同自家的EE和EE SFF芯片相比,它不能算是最优秀的,而EE SFF芯片的标准功耗为35W 。
在每瓦性能方面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虽然AMD在能耗方面和Intel有得一拼,但是AMD还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架构来拉近与Intel Core 2 Duo的性能差距。如果我们仅仅和AMD自家的其它型号处理器来比的话,那么AMD 65nm处理器比AMD其他任何处理器都出色,就是EE/EE SFF CPU也不例外。
在我们的DivX测试中,大家可以看出,Intel Core 2 Duo E6600的性能仍然是一路领先。
在65nm AMD平台上,电源消耗比Core 2 Duo平台要稍微低一些,同时也优于90nm X2 5000+的表现。这里,90nm和65nm之间功耗差距并不是很大,仅在10瓦之内,或许这是因为60nm工艺目前尚未成熟的缘故。
每瓦性能之王的桂冠仍然属于Intel,但是如果你单独比较AMD,你会发现Brisbane比其他AMD产品的效率更高。
按照惯例,我们最后的编码测试总是Quicktime,这里主要测试H.264的视频编码性能,另外iTunes测试是为了考查多线程MP3编码的性能。
Quicktime的结果和WME以及DivX的结果差不多,因此这里没有更多惊喜了。
Quicktime 7.1(H.264)电源消耗
电源消耗上面65nm产品的确比90nm产品表现更出色,但是相对来说,Intel的E6600则要比AMD的65nm产品更有优势一些.
每瓦特性能方面,Intel继续胜出,它继承了Core架构的性能优势。但是单纯从功耗方面来讲,E6600要逊色于AMD的65nm产品。
在3D渲染性能方面,Intel Core 2 Duo还是一路领先,但是我们这次关注的重点在功耗方面,因此请继续看下面的测试。
与90nm 5000+平台相比,65nm新产品的确在功耗上取得了进步,但是同AMD的EE/EE SFF芯片以及Intel相比,则还是有些落后。
不过从效率上来说,65nm Brisbane应该是AMD迄今为止所提供的最好的处理器了。尽管还是同Intel平台有一定差距,但是它却是已经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如果AMD明年的新架构能够进一步缩小这一差距的话,那么每瓦性能的竞争会更加有趣。
Cinebench性能测试中E6600和X2 5000+的差距非常小,不过E6600还是处于领先位置。
功耗方面E6600和X2 5000+仍然在伯仲之间,不过Intel E6600取得了较低的195.1W的成绩。65nm X2同90nm产品相比,功耗大约减少了15W。
总的来说,在每瓦性能的测试中,AMD和Intel平台的差距比其它任何测试项目都要小,不过Intel最终还是取得了领先。不过65nm X2处理器显然比90nm产品的效率更高。
在3D游戏当中,显卡是最大的主角,因此我们在测试中使用了目前性能最强的8800 GTX,因此可以在一个公平的基础上体现出处理器的差距。本次我们取得了非常高的得分,这显然离不开8800 GTX的贡献。
在Quake 4中,E6600的性能明显要高于X2处理器。不过有些奇怪的是,65nm新品在Quake 4和Half Life2中的性能要稍逊于90nm产品。我们正在等待AMD的回应,不过总体来说65nm和90nm在性能上基本一致。
Quake 4电源消耗
从电源消耗上来看,Brisbane 5000+和Core 2 Duo E6600基本没有差别。不过在每瓦性能上,Intel还是领先一步。
我们换到上古卷轴4游戏下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结果,同Quake 4中一样,我们认为65nm和90nm的性能基本上没有差别。
我们最后的游戏测试选用的是Half Life 2: Episode One。测试中AMD 65nm处理器第二次稍慢于90nm处理器。差距小于5%,因此我们可以视为芯片间偶然的性能误差。不过如果把这个现象当作问题来对待的话,我想可能同我们的BIOS设置、平台配置或其它设置有关。我们会继续深入调查这一问题,并在以后做出合理的解答。
Half Life 2: Episode One电源消耗
在Half Life 2: Episode One的电源消耗测试中,65nm X2 5000+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也许同它在这一游戏中较低的性能有关。另外,在每瓦性能上,Intel领先的位置依然没有改变。
更低的功耗和更好的温度控制一直是AMD的强项,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出。
Core Temp为我们提供了这些处理器的第2个内核在满负荷情况下的温度对比。不过我们认为,由于主板等其它方面的不同,这个软件对Intel和AMD两个系统的比较并不是非常准确,这种方法也有待商榷。不过通过和自家芯片的对比,我们看到65nm产品在温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当处理器内核满负荷运行15分钟后,我们看到65nm 5000+的温度甚至低于EE SFF版的X2 3800+。
AMD 65nm处理器超频测试
那么新产品的超频能力如何呢?不幸的是,我们从65nm新工艺上并没有太多的斩获。我们的新X2 5000+可以在1.475V核心电压、风冷的条件下运行在2.925GHz。如果有更好的散热装置,我想成绩达到3GHz是非常容易的事,不过我们并不指望能够超出3GHz很多。
测试总结
最后,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结束了对首个AMD 65nm芯片的测试工作。同之前的90nm产品相比,65nm新品在功耗控制上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测试中我们看到整个系统平均有14.6W的功耗下降。另外耕地的功耗也导致了更低的核心温度,这是非常出色的。在价格相同,没有额外成本的情况下,65nm是非常值得选择的产品。
不过从整体上看来,成熟的90nm产品,尤其是低电压版的功耗表现仍然非常出色。我们强烈希望AMD能够推出65nm的Energy Efficient 35W系列产品。如果65nm工艺进一步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AMD会带来更高的每瓦性能。
AMD目前能够让它的65nm产品更吸引人的地方只有这么多了。它可以提供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效率,不过我们更愿意看到AMD在K8处理器架构上的改进。AMD已经为我们展示了它明年的计划,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相关阅读:
- ·适合网游平台 AMD速龙X4 860K售428元
//cpu.zol.com.cn/559/5594619.html - ·谁说A核不如蓝 市售AMD处理器大盘点
//cpu.zol.com.cn/559/5595610.html - ·超值经典U AMD速龙X4 860K京东售428元
//cpu.zol.com.cn/558/5580961.html - ·入门优选 AMD速龙X4 860K京东售439元
//cpu.zol.com.cn/557/5572128.html - ·感受红色强悍 热门畅销AMD处理器大盘点
//cpu.zol.com.cn/556/556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