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CPU频道 > CPU评测 > 超频与应用 >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hardspell.com 【转载】 2006年12月06日 06:00 评论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独家另类测试全面解读Intel四核处理器众多疑点

    随着前不久Intel正式发布了旗下的四核Kentsfield,相信对于它的测试已经满头天下飞了,不过此前的测试似乎只是在告诉我们在测试情况下,性能有了全面提升,但是却弱化了现今四核的特点,比如采用两块Core 2核心拼接在一起、他们都共享一个狭窄的FSB等等,相信大家对这些疑点是比较不太了解的,由此引发一个它和未来原生四核的优劣对比如何?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不同于此前标准的测试,来对上面疑点进行一个探讨,相信让大家对现今以及未来四核技术以及应用有更深刻的了解。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疑点众多的Kentsfield』

    在测试方面,我们采用了THG开发的TaskAssign软件,来对单双核处理器的性能进行了一个探讨,今天我们再次请出了这个强大的软件,通过它来实现1、2、3、4核心的模拟,并通过测试来对比查看它们的性能情况。

    这样的测试和上面介绍的疑点怎么联系起来呢?因为在其它测试环境相同的情况下,理论下四核应该表现出双倍于双核的性能。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TaskAssign可模拟让四核CPU模拟出单、双核的状态』

    同时需要提到的是:Core 2(包括双核和四核)已经不是采用独立式L2 Cache设计,这个时候的性能并不是简单的成倍关系了。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Kentsfield只是简单的把两个双核拼在一起』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Core2单核、双核、四核结构全对比』

    和双核一样,采用同样的FSB 1066!狭窄的FSB会给非原生四核带来不良影响呢?所以我们汇总前面的几个问题: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重中之重!发挥四核优势软件优化很关键

   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四核甚至更多,软件的支持应该是非常关键的,在这几届IDF上,Intel都试图展示它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无论在开发工具还是和厂商的合作都非常重视。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众多厂商的支持多核心处理器

    同时在IDF 2006上,Intel拿出了异常强大的Alan Wake游戏来展示四核性能,这款游戏在多线程方面的利用相当充分,它在各种物理计算以及其它重要渲染方面都非常占用资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而通过四核的Core 2 Quad可以实现非常流畅的运行。据称这款游戏在物理计算线程实际运行需要占用Core 2 Quad其中一个核心80%的资源,换句话说在这里单核的大部分资源都会被占用,所以说双核以上将会成为标配。

    同时下面的针对四核优化的软件列表也告诉我们在现在和未来四核的用处会不断显现出来:

  • erEffects 7/8
  • Adobe Premiere Pro 2/3.0
  • Adobe Encore DVD 2.+ 
  • Maxon Cinema 4D v10
  • Pinnacle Studio dv 10
  • Sony Vegas 7.0
  • Steinberg- Yamaha Cubase v4.5
  • THQ/Gas Powered Games Supreme Commander
  • Remedy Alan Wake
  • Valve Half-Life 2: Episode 2
  • Epic Unreal Engine 3
  • Ubisoft Splinter Cell: Double Agent
  • Autodesk 3DSMAX 8 and 3DSMAX 9
  • Adobe Photoshop CS2
  • Quicktime Pro 7.1
  • XMPEG with DIVX 6.2
  • DVD Shrink 3.2
  • Pov Ray 3.7 Beta
  • TMPGEnc 2.524

  •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Valve 公开展示四核心支持游戏开发情况

       而在近日的Valve硬件日上,Valve展示了它们将对多核进行优化的一些情况,Valve老板Gabe Newell就此也宣称:多线程游戏是显卡降临以来的一个最重要的改进!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Valve老板:Gabe Newell』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四核不再无用武之地』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多线程利用的测试:Valve Particle Simulation Benchmark(例子模拟)』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多线程支持已经成为Source引擎的重要新特性』

        现在的四核测试重点选择的几乎都是诸如视频编码、专业渲染等这些非常理论化的工具,相信Valve的展示让我们感觉到了未来游戏对多核的支持力度应该是非常大的。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匆忙应对?另有图谋?谁家四核是真的

        我们知道近日AMDNVIDIA携手发布了旗下的Quad FX平台,详细测试见《Quad FX/Kentsfield对决测试全曝光!》。


  •     从测试来看,虽然采用双接口设计,处理器频率也非常高,同时可以搭配buffered DDR2内存,但是性能表现并不是Kentsfield的对手,可以说Intel Core 2架构的优势,仅凭借着AMD旧架构产品是很难超过的,其实说白了Quad FX采用的是原本的双路Opteron系统,可以说Quad FX只是AMD应对Kentsfield的权宜之计。

     

        同时考虑到Quad FX平台可以未来实现到8核(也就是两个四核),在考虑近期关于未来AMD四核Altair FX的消息,它需要Hypertransport (HT) 3.0来保证它的全速运行,并且它带有2MB L3 cache,支持双通道DDR 2到1066MHz。

        HT 3.0链接数据吞吐量达到20.8 GB/s,同时采用PCIe Gen 2、加强的crossbar switch设计,需要提到的是这套系统北桥需要独立的电源供电,并且带有了更多的温度监控,同时的过热保护上也更先进,带有了TSI数字风扇控制界面等等,这些都显示出AMD现在发布的Quad FX只是匆忙应对的过渡型产品。

    『多线程将是07年以及未来的潮流』

        不过考虑到4X4平台受益于非常灵活和高效的Direct Connect architecture技术以及高速的HyperTransport链接,可以轻松实现双接口的翻倍性能升级,AMD在未来八核方面可能优势更为明显。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谁更有胜算?真四核处理器明年才开战

        从前面Kentsfield和Quad FX的特点对比看,其实两个都不能说是完美的四核产品,而下面分析一下未来AMD和Inte真l四核,应该说非常有意义了。

    ◆ 拒绝拼装!AMD单处理器4核心方案明年Q2发布

        此前国外的很多测试都说明了Kentsfield在功耗控制方面,不尽如人意,这跟Kentsfield只是简单把两块双核拼在一起有直接关系,而AMD将在07年Q2发布的巴塞罗那四核则可以实现更为强大的功耗和负载控制,它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关闭其中的核心,同时巴塞罗那拥有统一的电压,更好的进行功耗的控制。


    『上图是AMD对比其“真四核”与Kentsfield照片』

    『AMD Barcelona四核细节』

     

        同时AMD在未来推出的四核心处理器由于采用了新的架构,所以在硬件规格和性能方面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在此前的《拿什么对决Core?AMD下一代技术全解析》中,我们就有对它的重复介绍。

    Intel计划采用45nm工艺推出Penryn四核处理器

        而对于Intel来说,虽然Kentsfield不能算是真四核,但是性能表现令人满意,不过它们的真四核也在不断的准备中,Penryn采用了更新的45nm工艺,虽然在规格细节方面还不太清楚,但是它将带有SSE4,增加了50个增强性能的新指令,这些指令能够优化向量编译器,多媒体等处理加速能力,令人可喜的是,近日Intel已经首度出样了,预计在07年中将量产。

     

        回顾一下从以前单核向双核过渡,P4向Pentium D过渡再是Core 2,Athlon64向Athlon64 X2过渡,而双核心向四核过渡则是Core 2 Duo向Core 2 Quad、Athlon64 X2向Quad FX,可以看出无论是哪家的产品,都不是那么顺利,可以说竞争是多核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产品展示:顶级Kentsfield核心QX6700闪亮登场


        Intel Core 2 Quad的规格此前大家都非常了解了,它为四核心设计,主频2.66GHz,前端总线为1066 MHzL2 Cache总共达到了空前的8MB,这次测试的为ES版。

     

        从Intel的官方资料可以看到更多的技术细节,它的sSpec编号为SL9UL,核心步进零售版E6300的步进为B2 Stepping,和下面CPU-Z读取的信息有一些出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Intel官方数据库没有及时更新的缘故。

     

        同时它的核心工作电压为1.100V-1.372V ,幅度比较大,我们知道新一代的Core架构继承了此前笔记本上的相关技术,带有非常强大的功耗管理功能,其中包括Enhanced Halt State (C1E) 、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EIST)以及Intel Thermal Monitor 2等先进技术,默认功耗为130W,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 965相当,同时它还带有Execute Disable Bit、Intel EM64T2以及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等先进技术。

      

    『E6300的官方信息』

        通过对双核E6300的对比可以看出在核心电压幅度方面,较E6300要小,可以说两个双核拼在一起后,还是增加了整个复杂程度,其它大家也可以对比看看。从蓝图来看,未来Intel还将推出稍低端一些的QX6400等型号。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测试说明:多核心调用模式全面考核QX6700性能

    ◆ 测试平台


    系统测试环境

      处 理 器  Core 2 Duo E6300 @ 1.86G
     Kentsfield@ 2.66G
      散 热 器  华硕Silent Square
      主 板  ASUS P5B-Deluxe
      内 存  威刚DDRII 1G×2 @ DDRII 800
      硬 盘  希捷酷鱼7200.7 160GB S-ATA
      显 示 卡

     ATi X1900XTX

      显 示 器  CTX 9100M2
      电 源  鑫谷宙斯盾850

    软件测试环境

      操 作 系 统  Windows XP Professional+sp1+DX9c正式版
      主 板 驱 动  Intel英特尔INF驱动8.0.1.1002正式版
      显 卡 驱 动

     GeForce Forceware 84.56 WHQL(外置驱动)

    ◆ 测试说明

        由于我们这次引入了TaskAsign对处理器性能进行测试,所以测试的模式也非常的多样,首先把四核的四个核进行编号,后面测试有这些模式:

        单核的1、双核的1+2和1+3、三核的1+2+3以及四核的1+2+3+4。

        先说明一下Core 2 Duo的L2 Cache设计是共享的缓存,因此两个Conroe拼装在一起的Kentsfield的缓存调用还不能做到全部共享。双核的1+2和1+3是不一样的,1+2只用到了一个完整的双核,而1+3则用到了四核的全部L2 Cache,同样三核也不是单核1的三倍,这个给出测试,只是为了看L2 Cache在这里的影响。

        同时由于软件也相对复杂,所以后面针对测试软件,还会对软件的测试情况分别说明。

        由于Kentsfield的倍频是可以调节的,同时它和E6300都是采用1066FSB,所以我们为了对比,还把Kentsfield倍频调到7,频率和E6300一样,这样来看一下它和E6300的对比情况。

        最后我们对Kentsfield进行了超频,不过在风冷下超频幅度并不大,达到了3388MHz的水平,内存频率为417MHz,不过在满载下处理器功耗已经非常惊人,通过软件查看核心的温度,已经达到了81度,而且其中两个核心和另外两个核心的温度差距不小,相信它对于极限超频来说,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性能测试——常用软件还难以都支持四核心处理运算

         首先我们通过对SuperPi进行测试,首先SuperPi是一个单线程的程序,从1M和8M的运行CPU占有情况的截图,可以看出在四核工作状态下,变化都比较没有规律。


        同时我们在通过TaskAsign进行各种核心的模拟时,发现性能都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后面我们就直接给出四核全开的情况下的成绩。

        Lame-MT是多线程MP3编码的界面,通过开关多线程,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在单线程下一个核心占有率最高,而其它核心有少许的占有率,而在多线程模式下,则只有两个核心被占用,而不是四个,可以看出软件对多核进行优化还得继续改进。

     

        TMPGEnc是前面提到的多核支持软件之一,通过TaskAsign可以很好的模拟各种核心的运行状态,并给出客观的成绩,这对于揭开前面的四核谜团有非常大的参考性。从实际运行来看,其对四核心支持还算不错,四核基本都处于高速运行状态。

    『四核基本都处于高速运行状态』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性能测试——教你如何开启专业渲染软件多核心支持

        而CineBech则是几乎每个多核测试必备的测试工具之一,在正常情况下,以1 CPU进行渲染可以看到,CPU占有率变化也非常不规则,同时在屏蔽一个核心的情况下也是类似。


    『屏蔽一个核心后1 CPU占有率情况』

        同时我们对屏蔽核心后进行X CPU渲染,可以看到软件还是以四线程同时进行,但是实际使用到的CPU资源则为两个,这也给后面的测试增加了看点,我们也加入了屏蔽不同核心后的X CPU渲染测试。

        3DMax虽然软件设置选项里面提供了多线程渲染的开关,但是似乎没有起到作用,所以我们就对它通过上面的方法屏蔽核心,然后对比它们的在多线程下的性能表现。

        Maya则和3DMax类似,不过Maya提供了各种数目线程渲染模式,同时Maya在渲染过程中,CPU占有率波动比较大,比如以三线程模式渲染,时间上从图上,可以看出它的占有率会在四核的75%左右波动。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性能测试——纯运算性能阶梯型提升,领略八核威力

        在此前的《五一巨献! 低端双核专题测试与导购》一文中,我们就知道Sissoft优先权高于Taskasign,所以在这个测试中,我们没办法把它绑定到特定的核心,所以我们就给出了总体的性能对比情况。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在考察处理器纯运算性能的SiSoft2007测试种,Kentsfield在不同频率下性能对比几乎可以用阶梯型变化来形容,随着频率提升表现突飞猛进,最终超频后的Kentsfield几乎以四倍的性能对比领先E6300!真有点八核的威力!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性能测试——拥挤的1066 FSB已限制Kentsfield性能

        在SuperPi中,超频后的Kentsfield也几乎达到了E6300翻倍的性能,当然这主要不是依靠多核心的优势,因为SuperPI只支持单线程运算。Kentsfield性能主要是依靠频率和更大的二级缓存取得了比E6300高的多的性能。


        紧接着我们再分析一下3DMark06 CPU测试的数据。通过Taskasign屏蔽前后的处理器性能情况,Kentsfield在1+2模式和四核运行模式以及同频率下E6300和Kentsfield的对比,可以看出性能并没能成倍的提升。甚至是Kentsfield在L2 Cache远大于E6300的时候,也没有更突出的表现,可以说1066MHz的前端总线应该是一个瓶颈了。

        在来看看超频后的Kentsfield的性能,则可以释放四核的性能,相信未来Intel将推出1333FSB平台后,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

        视频测试的成绩再次证明的我们上面的判断。对比task1+2和task1+3模式,虽然task1+3模式拥有了更多的L2 Cache,但是性能还是略微低于task1+2模式,这应该和上面的问题有一定的关系。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性能测试——专业3D图形软件淋漓尽致发布四核性能

         前面我们已经预先做过介绍,此次测试引入了专业3D渲染测试。由于3D渲染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支持了多处理器系统,因此其对多核心处理器的支持已经相当不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Cinebench 2003、MAYA和3DMax的渲染性能。


        和前面的测试类似,四核没法完美达到双核的两倍。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task1下,如果执行多线程的话,会给性能带来灾难性后果,所以说淘汰单核应该是大势所趋,Intel最近更改了它们低端产品线的蓝图,取而代之的是双核的全面普及,应该说是一个未来潮流的体现。

    产品:酷睿2双核 E6700(散)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游戏制约多核发挥,亟待多核游戏早出现!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而游戏对于多核处理器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相信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选择了能够对多核进行优化支持的Quake4进行测试,在打开和关闭多核支持后,性能表现可以看出Kentsfield相对于双核来说,已经不能给Quake4带来太大的变化,不过未来相信游戏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优缺点全有 英特尔四核CPU另类全解析

        纵观性能来看,Kentsfield凭借着Core 2架构的优势,确实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程度,不过对于普通的DIY玩家来说,无论在价格还是实用性方面,都还不算非常成熟,相信随着软件和未来真四核的到来,将真正让四核成为主流。

  •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AMD  散热器  intel  
    视觉焦点
    CPU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