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奔腾时代发生了转型造就了联想,酷睿也可能造就一些品牌。无论你是地方品牌还是不是地方品牌,看是不是能抓住转型的机会。
杨旭:起跑线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提问:我们现在已经照顾了地方网站,我现在应该给一个问题给现场嘉宾。我先包装一下这一个问题,如果不对的话,杨总这个问题接好了。现在使劲降价,酷睿2和酷睿并不兼容?传闻9月份你要取消配额返点,这是不是属实?
杨旭:他们不是一个架构的东西,英特尔推出酷睿是我们上一代的笔记本,是今年1月份推出来的微架构的产品,英特尔完全从零开始设计Core微架构,这一个微架构最大的特征是性能提高,降低功耗,性能可以提高40%,能够给消费者提供这样的好处。但是和上一代的酷睿不太一样的是,架构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谈到英特尔市场计划的问题,现在有一些具体的方案不好透露,主要是英特尔看我们未来的市场和活动怎么样和我们合作伙伴合作会更有效。我们现在来看这个问题,我们技术部来看英特尔本身这个项目,成功的东西怎么发扬,怎么样做得更好、更灵活,使我们的厂商拿到这样的资源之后,我们创造性的做一些以前英特尔做不到的东西,这是我们整体研究的这个项目,现在还没有确认。所以我想这个项目准备好之后会跟媒体沟通。
嘉宾提问:网友担心价格下降了,出货不放大,从美国4月份的数据表明价格下降40%,销售额下降了56%?
杨旭:没有,大部分调整价格是从4月23号开始的。英特尔 4月份和7月23号降价不一样。7月23号是全线降价,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我们的整体竞争力,而且从低、中、高端,不仅仅是降价的问题,面临中小市场进行整体的调整。我想7月23号调整之后,我们的市场反应非常强烈,很多分销商强调,酷睿2芯片的电脑现在全部卖完了。
主持人提问:下面的这个问题比较重要。
台湾网友提问:前几日,一直与英特尔有所合作的ATi被竞争对手AMD收购,为此英特尔获得了SLI的正式授权. 是否就意味着以后英特尔的chipset将同时支援SLI与CF?
主持人:这个东西我结合我的一个问题一起回答,英特尔和迅驰整合已经3年了,AMD收购ATI也打算整合了CPU和GPU,威盛也向整合平台发展,大家担心整合和开放背道而驰,担心英特尔会把计算机整合,你怎么看待这些观点?
杨旭:我想整合从这个角度理解,更好的提高功能,降低成本,功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如果从集成的角度能解决这个问题,更有效,是这样做更好还是继续保持传统的业务模式,我不管成本多高不管技术中的成就,这永远是创新的。比如说图形显示,这一个东西在芯片组里面已经很高了,成本已经下来了,而且兼容性很大提高基础上,未来的话,更多的是采用集成显卡,还是什么样的显卡,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功能性的选择主要是性能提高和成本降低,这是它的优势。 还有一点,英特尔今天,目前为止是平台技术领先者,就是芯片,芯片组,图形芯片甚至是网络芯片等等。我们英特尔叫做平台技术。到今天为止,英特尔是比较完整提供平台的技术厂商,而不是芯片本身。有这样的优势上面,竞争对手不得不考虑英特尔在更大范围内竞争。如果说英特尔有这么一个更加强劲的平台,它没有,因此对方认为未来发展的话,会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地方,收购图形厂商是一个跟进的策略。可以反应出来英特尔技术平台本身是很成功的,他们也是为了加强他们平台方面的整体实力和英特尔抗衡的能力,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法。英特尔发布酷睿当天,那一家公司宣布技术马上要支持酷睿。
主持人:很会心领神会。现在在线人数是4850人。我突然看到一个滚动问题特别好,是湖北网友。
湖北网友提问:酷睿2功耗降下来了,为什么噪音降不下来?
杨旭:噪音已经降下来了。酷睿2噪音降低了40%,不会再用以前那么大的风扇,风扇小,噪音也小了,对环境也是有保护的。风扇小了,没有那么大噪音。
主持人:为什么你们降下来,别人就降不下来?能不能从技术方面解释?
杨旭:有几个地方很关键,也是英特尔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聪明,每天不断想从芯片本身架构上面想节省能耗。最关键的是: 第一,酷睿2是双核架构,在每一个指令通道里面加看了一倍,但是在同一个时钟里,指令增加了很多,相反,指令执行过程当中是动态调整了功耗,需要执行指令的时候,才会消耗,不执行的时候,在一瞬间关闭。 还有,以前的二级管取消息的时候,二级管所有的能耗都要打开,就像去桌子里面的书,就要把教室的灯打开才会取书。现在在酷睿2二极管是只把教室里面,某一个桌子里面的台灯闪一下就可以把书取走了,我们是这样降低能耗和控制电流的。到三级管也是这样的,效率更高。三级管越来越小,同时呢,三级管电流量越来越小,一定会降低功耗。这一些是非常非常尖端的技术,我认为是突破性的研究。使得今天产品在性能上大大提高的同时,功耗还能下降40%,可以和双核比,功耗可以下降40%。
湖北的网友提问:英特尔有20亿库存急于甩货,所以才降价?
杨旭:完全不真实。
主持人:我们给现场嘉宾一个机会。请这一位TOM的执行总裁来问一个问题。
TOM科技提问: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到这儿参加直播,我们作为TOM科技频道,是ZOL的一个合作伙伴,今天共同参与直播,我代表我们网友以及我们频道同事,有两个问题问一下您?第一个问题,英特尔脚步越来越快,对厂商来说,跟上这一个脚步厂商有一些疲惫,英特尔做了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厂商,让厂商们能够跟上你们的脚步? 第二个问题,竞争对手刚刚收购了一家公司,之前ATi也是英特尔的合作伙伴。在这一次并购之后,你觉得并购的行为对英特尔有多大的影响?
杨旭:这一个问题非常好。首先酷睿2推出的步伐并不是走得太快而是太慢,7、8年才诞生。所以,大部分厂商一直问,奔腾4之后下一个芯片是什么,革命性的芯片是什么时候出来?因此相隔这么久,时间应该算比较长了。 几个大的特点第一个,英特尔是设计笔记本和服务器。我们叫融合的核的理念,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们谈到设计宗旨就是提高性能和降低功耗,针对这样的特征和客户的需要,我们在笔记本、台式机和服务器,我们有自己特殊的功能之外,我们的性能提高是不一样的,功耗的降低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这样微架构为宗旨把它基础的东西满足性能提高、功耗降低,然后根据不同平台,有台式机、笔记本来设计不一样的功能。不管是哪一个平台,性能提高和功耗降低是微架构的宗旨。我觉得最大特点是,这一次提出酷睿2电脑与以往更大不同,就是给用户带来实惠的东西非常地明显。过去奔腾2、3、4有什么样的优势,有什么样的不同。
我们就是多、快、好、省四个特点。 多,同样一台电脑为消费者做的事情多的多。 快,性能提高了40%。 好,就是革命性的设计,架构比较好省就是省电。功耗一下子降低了40%,能耗降低是非常非常明显的。还有一个网友也问到了,风扇小了,噪音降低了,对环境也是很好。第一个是用户价值是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了。
第二个问题是产业整个的变化,我刚才谈到一点,英特尔到今天为止,还在平台上面有芯片,芯片组,还有网络芯片等等,是我们很强劲的平台。但是从竞争对手考虑,他们有很多地方没有,网络芯片没有。他们不得不考虑要丰富他们的产品来跟英特尔竞争。刚才也谈到了,一旦这样做,产业会发生一些变化。上次酷睿2发布当天,他马上说支持SO2,本身来讲,应该是更多的第三方厂商找英特尔来支持,而不是更少。目前,未来的战略考虑,会更加周密,对我们来讲也是好事。
- 第1页:英特尔亚太区总经理杨旭在线访谈1
- 第2页:英特尔亚太区总经理杨旭在线访谈2
- 第3页:英特尔亚太区总经理杨旭在线访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