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CPU频道 > CPU新闻 > 业界评论 > 刘克丽:Core架构是芯片的第六次转折

刘克丽:Core架构是芯片的第六次转折


CNET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行者 责任编辑:王刚 【原创】 2006年07月27日 02:30 评论

    7月27日,英特尔将发布新一代Conroe架构的处理器,我们为此专访了CNET(中国)授权媒体总编刘克丽女士。


刘克丽:Core架构是芯片的第六次转折

CNet(中国)授权媒体总编刘克丽接受记者采访

    刘克丽女士,从事IT新闻工作21年,2000年3月至今担任CNet(中国)授权媒体总编。共发表4000多篇关于计算机方面专业性文章,被50多家海内外报刊、杂志、新闻单位采用,曾接受过IBM、DIGITAL、DEC、COMPAQ、HP、SUN、SGI、ACER等几乎所有著名IT公司邀请世界性展览及国内外新闻发布会,访问过这些公司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芬兰、新加坡、马来西亚、以色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总部和工厂。

    记者:您认为Core架购产品上市将对产业产生那些影响?

    刘克丽:我认为Conroe架购产品上市在OEM方面受到最大冲击的应该是服务器端,这样的处理器会对提高服务器的负载,受到最大冲击的应该是安腾级别的,甚至是IBM的服务器。而在市场方面最大的体现应该是代理商对非双核产品的甩货。

    记者:您能对Core架购产品做个评价吗?

    刘克丽:因为这个产品还没有真正发布,因此我不能对它做评价。但是,“Conroe的发布,标志着英特尔公司第六个时代的开始。”这是英特尔(中国)市场总监张诩对7月底英特尔在全球、在中国发布Conroe CPU芯片的评价。

    记者:如果酷睿是第六个时代,那能为我们讲讲前五个时代吗?

    刘克丽:不用说,1968年成立的英特尔公司1971年发布第一个4004CPU芯片,对于PC产业来说贡献了PC产业的第一颗种子。也就是说英特尔公司4004芯片的出生,完成了自己从无产品到有产品的第一次转折。这颗种子在10年之后,即1981年才变成了IBM PC机产品,也是世界上第一台PC的诞生日,英特尔和IBM公司完成了PC产品的从无到有的第一次转折。

    又过了10年后的199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286产品,推进PC产品产业进入了升级阶段。在这10年中,AST、康柏、戴尔等世界著名PC公司,在4004后续产品的不断产品化、产业化中相继(上述三大公司均出生于1982年)诞生,他们和IBM PC组成了前所未有的PC产业阵营。也就是说PC产业在前三次英特尔的转折中从无到有,从有进入了产品升级,从产品升级进入、组成了产业阵营阶段。

    当然,前三次转折中还有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不断推波助澜,使PC应用市场不断壮大。那就是比英特尔公司4004产品晚出生4年的微软公司,微软公司与IBM公司合作的DOS系统,对PC产业阵营形成起到了PC精神领袖的作用。

    1991年,英特尔公司不再用产品去实现自己的一统江湖的理想,而是采用了Intel Inside标识,造就了整个PC产业的同质化发生。这一时代正在是4004第一颗PC CPU芯片诞生20年后,世界上有了Intel Inside才使PC产业波澜壮阔。

    1993年,严谨而稳重的惠普一经受不起Intel Inside策略(在自己整机商标、广告加Intel Inside后缀,英特公司给报销75%)的引诱,加入了PC阵营产业、宣传战,也是在1993年,技术高傲的Digital公司因Intel Inside也不得不放下了技术至上的架子,投靠了PC阵营,到了1994年之后,欧洲老牌公司西门子、日本的电子八强NEC、东芝、SONY等都加入了PC阵营,不能不说Intel Inside策略起到了IT产业的政治扛杆作用,到了2000年之后当初英特尔CPU技术的“上级”(当时以技术论级)单位SGI、SUN、苹果等不可一世的工作站、图形霸王都纷纷缴械投奔Intel Inside。当然,自2000年之后,特别是2003年之后, AMD的64位、双核反击没有对应于英特尔公司1991年Intel Inside的策略,恐怕今后连英特尔公司自己都无法超越Intel Inside造就的整个PC产业成功和辉煌。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 第1页:CNET刘克丽专访问题(1)
频道热词:AMD  散热器  intel  
视觉焦点
CPU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