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CPU频道 > CPU评测 > 超频与应用 >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吴俊杰 责任编辑:吴俊杰 【原创】 2011年07月28日 05:50 评论
产品:酷睿i7 2600(盒) Intel CPU 回到顶部阅读

从主流到高端最佳候选人登场

◇中高端参测产品登场

  高端处理器代表着技术和形象,而主流处理器则代表着销量和市场,无论是主流还是高端市场都是CPU品牌之间激战的战场,可以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这个价位(或定位)的处理器产品又是型号较多,也很容易令不少用户挑花眼。

  其实目前无论是Intel还是AMD都对自己的产品定位给出了明确的型号命名,这也让用户对产品有了明确的认识,用Intel产品来举例,其产品分为赛扬、奔腾和酷睿三大系列,这本是多年传承下来的命名,而在新的酷睿当中Intel又将其产品系列分为i3i5i7,这就让人更加明了了,相信即使是不懂硬件的人也能看懂3、5、7哪个数字更大。其实AMD也有类似的命名方式,不过即使是这样,很多人也还是不明白自己应该选什么处理器,特别是中高端处理器的选择对于用户来说必须更加谨慎,毕竟较高的价格也是放在那里。正值8月临近,我们在这里也为用户带来了中高端处理器的第一波横向对比,希望用户能够通过我们的文章得到有用的信息。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在这次横向对比中,我们选择了来自AMD和Intel的各三款处理器,Intel方面入选的是Core i3 2105、Core i5 2300、Core i7 2600这三款处理器,而AMD方面入选的则是Athlon II X4 645、Phenom II X4 955以及Phenom II X6 1100T这三款处理器。

回到顶部阅读

参测CPU规格解析

◇参测CPU规格解析

  本次测试的目标是中高端处理器,中端即为主流级别,高端则最高为i7 2600——而像i7 990X这样的旗舰级产品则不在我们的参测候选之列。这次我们选择的六款处理器价格也是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599以上千元以下级、千元级以及千元以上级,当然每个价位对应着两款分别来自IntelAMD的处理器。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参测处理器价格示意图

  Intel方面:Core i3 2100的公开报价为750元、Core i5 2300的公开报价为1200元、Core i7 2600的公开报价为1940元;而AMD方面:AthlonII X4 645的公开报价为660元、PhenomII X4 955的公开报价为950元、最后的旗舰六核心处理器PhenomII X6 1100T的公开报价则仅为1380元,从价格方面来看,入选的AMD处理器要明显比Intel处理器便宜一些,而且这三款AMD处理器也是各自系列中的最顶级型号了。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规格参数对照表

  在看了上面的规格表之后,相信用户对于参测的这几款CPU的规格都有了简单的认识。其实除了以上这些硬性的规格之外,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CPU产品也有着一些额外的功能和技术,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附加价值,那么参测的这些处理器拥有哪些附加价值呢?下两个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

回到顶部阅读

Intel处理器附加价值解析(一)

Intel处理器附加价值解析(一)

  Intel给出的附加价值还是非常给力的,我们之前常常挂在嘴边的Turbo Boost 2.0(智能睿频2.0技术)就是一项极具价值的增值技术,而能让“双核变四核”的超线程技术也是一项能让人看到提升的增值技术,在这个普遍需要增值的时代,让我们来看看Intel和AMD都带给我们怎样的增值,首先让我们着眼于Intel。

◆ Turbo Boost睿频2.0技术

  Turbo Boost是Nehalem架构发布时就已经同步推出的技术,用简单的说法来解释Turbo Boost就是“自动超频技术”,当启动一个运行程序后,处理器会自动加速到合适的频率,而原来的运行速度会提升10%~20%以保证程序流畅运行;应对复杂应用时,处理器可自动提高运行主频以提速,轻松进行对性能要求更高的多任务处理。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当进行工作任务切换时,如果只有内存硬盘在进行主要的工作,处理器会立刻处于节电状态。这样既保证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又使程序速度大幅提升。

  根据应用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性能,为高负载任务提升运行主频高达20%以获得最佳性能即最大限度地有效提升性能以符合高工作负载的应用需求:通过给人工智能、物理模拟和渲染需求分配多条线程处理,可以给用户带来更流畅、更逼真的游戏体验。

◆ 超线程技术

  第二代智能酷睿处理器中超线程技术也成为了不可不提的智能应用。其中从前面的产品分布表格中我们便可以看出,核心数量,睿频加速技术2.0和超线程已经成为了划分产品定位的标准。我们知道,Nehalem架构重新启用了曾经在NetBurst上应用过的超线程技术,不过已经更名为同步多线程技术(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SMT)。NetBurst架构上的超线程技术局限于FSB和内存传输数据带宽,实际带来的性能提升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后来的酷睿2处理器直接抛弃了超线程技术。

  SandyBrige架构将QPI和集成内存控制器引入后直接带来惊人的带宽,重新启动同步多线程技术毫无疑问不用再担心传输带宽所产生的瓶颈。

智能电脑芯 流畅新世界 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NDA已经解禁】
Nehalem架构多线程技术演示

  第二代智能酷睿处理器所采用的同步多线程技术基于2路设计,即每颗核心可以同时执行2个线程。在多任务情况下可以有效提升性能,采用这种模拟的逻辑运算核心绝对比直接增加一颗物理运算核心成本低。Intel表示SMT技术可以在能耗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提升20-30%性能。

回到顶部阅读

Intel处理器附加价值解析(二)

Intel处理器附加价值解析(二)

◆ 高速视频同步技术

  高速视频同步乍听起来似乎并不是特别易懂,不过如果说是视频编解码技术应该就能够好理解的多了。第二代英智能酷睿处理器有一项名为Quick Sync Video(高速视频同步)的功能,该功能便是英特尔HD显卡所具备的最新视频转码功能。



智能电脑芯 流畅新世界 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NDA已经解禁】
英特尔Quick Sync Video(高速视频同步)技术

  虽然视频转码并非新鲜事,在NVIDIA或者是AMD的显卡中都能够很好的支持,不过英特尔之前的集成显卡完全只能依靠CPU软解码。

智能电脑芯 流畅新世界 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NDA已经解禁】

  在新一代HD显卡上,英特尔加强了核芯显卡的通用计算能力,增加了对视频转码的支持,缩短了转换时间的消耗。英特尔Quick Sync Video(高速视频同步)技术通过处理器的硬件解码来进行运算,让视频转换变得更加轻松。

◆ 更强的核芯显卡

  Sandy Bridge的GPU和CPU被制造在同一32nm技术核心(DIE)内,而不再是封装在一个PCB上的2个核心。更让人激动的是GPU和CPU拥有共享的L3 Cache和内存控制器,并都挂在高带宽的芯片内环形总线上,这一改变是革命性的,英特尔核芯显卡为处理器市场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同时,Sandy Bridge的GPU将享受到独立型GPU都无法企望的与CPU最深级别的数据共享和响应速度。融合为王,性能至上的观点在该芯片之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下图中可编程着色硬件被称为EU,包含着色器、核心、执行单元等,可以从多个线程双发射时取指令。英特尔此前的图形架构中,寄存器文件都是即时重新分配的。如果一个线程需要的寄存器较少,剩余寄存器jiuihui分配给其他线程。这样虽能节省核心面积,但也会限制性能,很多时候线程可能会面临没有寄存器可用的尴尬。芯片组集成时代,每个线程平均64个寄存器,Westmere时代的HD Graphics提高到平均80个,SNB则每个线程固定为120个。SNB里每个EU的指令吞吐量都比现在的HD Graphics增加了一倍。 

智能电脑芯 流畅新世界 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NDA已经解禁】
核芯显卡架构解析

  在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所发布的产品当中,酷睿i5 2500K以及酷睿i7 2600K是唯一两款具备了12个EU执行单元的产品,因此他们的显示性能表现更强。

  第二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的核芯显卡有自己的电源岛和时钟域,也支持Turbo Boost技术,可以独立加速或降频,并共享三级缓存。显卡驱动会控制访问三级缓存的权限,甚至可以限制GPU使用多少缓存。将图形数据放在缓存里就不用绕道去遥远而“缓慢”的内存了,这对提升性能、降低功耗都大有裨益。

  据了解Sandy Bridge图形核心在睿频技术的帮助下最高可以达到1350MHz,如此之高的核心频率想必会帮助显示核心性能大幅度增长。

回到顶部阅读

AMD处理器附加价值解析(一)

AMD处理器附加价值解析(一)

◆ OverDrive软件

  AMD的OverDrive工具早在2007年底就向广大用户免费提供,至今这款工具已经经历了近三年的发展。三年的磨砺让这款集合了系统检测和软超频功能的强大工具更加趋向完善。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OverDrive

  如今这款工具已经完全融入了新的LEO平台和Lynx平台,用户可以在AMD官方网站上下载这款工具,亲身体验OverDrive的自动/手动超频功能并同时监测自己电脑的状态,当然新版本的OverDrive还能够支持Turbo Core技术的实时监控,并实际了解到当前时刻所有核心单独的运作情况。

◆ Fusion工具

  Fusion For Gaming这款工具是AMD在2009年推出的专用于系统游戏优化的工具,只能使用在AMD平台上,她能够根据预设(可自行编辑)对系统进行调整,优化资源占用和软硬件性能,在玩家需要游戏的时候暂时禁用不必要的后台服务,实现系统计算性能的最大化。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Fusion工具

  Fusion默认有三种模式:Basic(基本模式)、Advanced(高级模式)、Expert(专家模式),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优化深度。另外,对硬软件比较了解的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建立属于自己的“自定义模式”,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即使不懂电脑的人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提升游戏性能了。

◆ 3A平台

  AMD目前有三大产品线,分别是CPU、GPU和Chipset,在并购了ATI之后,AMD也成为世界上唯一同时具备CPU显卡主板三大产品线研发实力的国际性公司,当然不能对这样的优势置之不顾了,因此3A平台的概念也在2008年底被提出。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蜘蛛”是典型的3A平台代表

  3A平台是AMD提供的整合计算机平台,我们一般将集合了AMD处理器、AMD芯片组和AMD显卡(ATI显卡)的整合平台称为AMD 3A平台。由于CPU、GPU、Chipset这三大核心组件都是AMD研发的结晶,因此“3A平台”拥有更加出色的稳定性和兼容性,另外在性价比、功耗等方面,“3A平台”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回到顶部阅读

AMD处理器附加价值解析(二)

AMD处理器附加价值解析(二)

◆ Turbo Core动态超频技术

  Turbo Core技术是AMD在新的六核系列处理器上推出的核心智能加速技术,通过Turbo Core技术,用户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获得更高的CPU核心运行频率。Turbo Core技术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实现这一原理却并不简单。我们用简单的总结就能将Turbo Core技术的原理阐述清楚:利用P-State电源管理状态切换——如果三个或者更多核心处于空闲状态,Turbo Core会启动并将其中三个空闲核心的频率降低到800MHz,同时提高核心电压,将另外三个核心的频率提高。

  当然,英特尔方面也是有着相似的技术的,在Sandy Bridge平台上发布的第二代智能睿频技术(Turbo Boost 2.0)也同样是智能超频技术,体现的形式和Turbo Core是类似的,也同样会在高负载时进行自动超频的动作。


IDF2011:面对面的交流 IDF展板论道
单核心满载情况下瞬间提速到3.7GHz

  不同型号或不同定位的PhenomII处理器在Turbo Core的频率提升设定上也并不完全相同,这涉及到能源管理的问题,AMD的设计初衷就是在不超过设计TDP的前提下尽量提升CPU的任务执行效率,由于提升频率幅度不少,所以在应用中的效果也十分显著。与此同时,AMD还在最新版本的AMD OverDrive中提供了实时监控所有核心频率的功能,用户可以实时了解到自己电脑的运作情况。在智能超频方面,I/A两家可说是都有自己的绝活。

◆ 接口高兼容性

  AMD目前使用的CPU接口是Socket 938 AM3接口,相比之前的AM2接口少了两根针脚,事实上新的Athlon II处理器虽然采用了AM3接口标准,但同样能够兼容之前的AM2和AM2+接口。当然,Athlon II处理器的内部所集成的内存控制器也同样能够向下兼容上一代的DDR2内存模组。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Socket AM3插座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AM3针脚

  采用AM3针脚的CPU能够向下插在AM3以及AM2+的底座上,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这种兼容对于升级是非常有利的,用户的AM2主板倒是不需要更换就能原地升级AM3的处理器,非常方便而又保值。

回到顶部阅读

测试平台硬件构成介绍

◇测试平台硬件构成介绍

  我们将使用简体中文版Windows 7 SP1 32bit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Windows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所有测试软件运行过程中均使用“Windows 7 标准”默认桌面主题和“最佳效果”以获得最平等的测试环境。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我们将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回到顶部阅读

多线程核心性能——Cinebench R10

◇多线程核心性能——Cinebench R10

  CINEBENCH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试软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多数系统性能测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该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显卡的性能。其中单颗核心和多颗核心的测试是单独计算得分的,除此之外,其还提供了OpenGL的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Cinebench R10的CPU测试主要是以多线程为主的,我们可以看到多线程的CPU在这项测试中占得了不小的优势,而得分最高的也是本次测试中价格最高的Core i7 260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的四核心八线程确实为其带来了不小的性能提升,总的来看,超线程在这里基本是让i7 2600的多核心成绩比单核心成绩多了四倍左右(是单核心的五倍左右),通俗点说就是八线程的i7 2600相当于物理五核心——当然只是在这项测试中,实际上CInebench R10还无法将超线程的优势发挥完全,负载比较高抑制了超线程的发挥。

回到顶部阅读

多线程核心性能——Cinebench R11.5

◇多线程核心性能——Cinebench R11.5

  目前Cinebench的最新版本是R11.55版,相比较Cinebench R10版,新版本对系统的要求更为苛刻,而评分标准也有了一定变化,同时还加入了当前平台和不同平台之间的性能评分对比功能,让你清晰了解当前平台的性能档次。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依然是近2000元的Core i7 2600获得了最高得分——睿频技术和超线程技术在跑Cinebench系列软件的时候还是优势不小的,当然,报价1380的六核心PhenomII X6 1100T也有不错的表现,毕竟价格的落差也放在这里。

回到顶部阅读

多线程核心性能——Fritz国际象棋测试

◇多线程核心性能——Fritz国际象棋测试

  Fritz Chess Benchmark是一款国际象棋测试软件,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Fritz9》这款获得国际认可的国际象棋程序中的一个测试性能部分。它可以让我们的X86计算机也能完成IBM“深蓝”当初所做的事情,那就是计算国际象棋的步法预测和计算,虽然现在我们的个人电脑依然无法与10年前IBM的“深蓝”相提并论,并且无论是在处理器架构方面、节点方面还是AIX操作系统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Fritz Chess Benchmark依然是目前在个人计算机方面最好的步法计算和预测软件,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对等的看到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个人计算机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水平。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Fritz Chess Benchmark的测试倒是有些出人意料,虽然定价最高的Core i7 2600依然是以13147的成绩排在第一,但第二的PhenomII X6 1100T与其的差距倒是极小,Fritz Chess Benchmark对物理核心的要求还是颇高的。

回到顶部阅读

科学计算效能测试——Sciencemark

◇科学计算效能测试——Sciencemark

  ScienceMark 2.0是一款通过运行一些科学方程式来测试系统性能的工具。主要用于桌面台式机工作站上测试内存子系统,同时也用于测试服务器环境中的读写延时,当然,它对内存的带宽及CPU与内存控制器之间的速度等也可进行测试,我们习惯用Sciencemark的总分来衡量平台整体的传输和运算效能,其子项目得分对于较为特殊的平台(瓶颈效应明显的平台)来说也具备不错的参考价值。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Sciencemark 2.0对内存和缓存的要求极高,事实上成绩也告诉我们:搭载了全新内存控制器的第二代智能酷睿处理器确实在内存性能方面非常强劲,此前的Sciencemark测试中AMD一直都占有绝对优势,而第二代智能酷睿在这里却发动了强力逆袭。

回到顶部阅读

解压缩测试——WinRAR

◇解压缩测试——WinRAR

  这里测试的是每位用电脑的朋友都不陌生的一款软件,它是非常好用的压缩工具,网上很多下载后的软件都是经过打包处理过的,用户无法直接使用这些软件,所以需要WinRAR为我们解压缩后运行,其支持鼠标拖放及外壳扩展,完美支持 ZIP 档案,内置程序可以解开咱们经常会遇到的.CAB、ARJ、LZH、TAR、GZ、ACE、UUE、BZ2、JAR、ISO 等多种类型的压缩文件。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WinRAR的测试Intel一直都有着一些优势,测试成绩也的确是如此,Core i7 2600的优势无法动摇,甚至Core i5 2300都跑出了不错的成绩,不过Core i3 2100由于物理核心偏少而排在了最后,AMD方面的成绩中规中矩了。

回到顶部阅读

综合效能测试——PCMark Vantage

◇平台综合效能测试——PCMark Vantage

  PCMark Vantage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从多媒体家庭娱乐系统到笔记本,从专业工作站到高端游戏平台,无论是在专业人士手中,还是属于普通用户,都能在PCMark Vantage里了解透彻,从而发挥最大性能。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PCMark Vantage的测试曾经是IntelAMD两家争论的焦点,不过测试成绩还是放出来,旗舰级的Core i7 2600依然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高达9000的得分比第二名足足高出了1000。

回到顶部阅读

显示效能测试——3Dmark 2006

◇平台显示效能测试——3Dmark 2006

  3DMark06主要使用最新一代游戏技术衡量DirectX 9级别的3D硬件。此前的3DMark都是随着新版DirectX和新一代硬件的发布而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3DMark对最新硬件性能的充分挖掘。DirectX 9级别的硬件已经遍布高中低各个领域,因此3DMark06终于可以完全利用DirectX 9的特性。事实上,3DMark06所有测试都需要支持SM3.0的DirectX 9硬件,不过只支持SM2.x的硬件也可以运行大部分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3Dmark 2006的CPU测试到了现在也依然是所有CPU的痛,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必然会看见非常卡的CPU Test场景,实际上3Dmark 2006的CPU测试也是被公认为3DMark 系列中较为准确的CPU Test,在这项测试中PhenomII X6 1100T和Core i7 2600不是很大。

回到顶部阅读

显示效能测试——3Dmark Vantage

◇平台显示效能测试——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X10 API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并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能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和PCMark Vantage一样,新3DMark也改变了命名方式,不再以年份做结尾,而是同样使用了一个意为“优势”的单词。和3DMark05的DX9专用性质类似,3DMark Vantage是专门为DX10显卡量身打造的,而且只能运行在Windows Vista/7操作系统下。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和3Dmark 2006不同,3DMark Vantage的CPU Test由于出现了PhysX这样的变数而需要特别注意,好在我们本次测试平台的显卡选择的是A卡,不会对PhysX做优化,所以测试成绩还是比较准确的。

回到顶部阅读

游戏效能测试——FarCry2

◇游戏效能测试——FarCry2

  游戏背景设定在现代的非洲原野上,游戏环境可以动态变化,玩家可以在其中体验到枯木逢春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四季变化。蒙特利尔工作室对图像引擎进行了大幅度优化,在画面方面他们并没有吝惜多边形的使用,并且在光影方面下了十足的功夫,如果开到Very High,画面看上去会相当精细。测试中我们的分辨率为1920x1080,画面特效为最高。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FarCry 2》的光影特效依然局限在DirectX 10,因此对硬件的要求倒不是特别高,事实上我们的六款CPU也都跑出了不错的得分,在这款游戏的测试中,六款CPU之间的差距倒不是特别明显,都能够非常流畅运行游戏。

回到顶部阅读

游戏效能测试——街头霸王4

◇游戏效能测试——街头霸王4

  CAPCOM的2009年度大作《街头霸王4》(Street Fighter IV)于2009年2月12日正式发售,可惜CAPCOM旗下产品更为重视游戏机平台,而PC平台被延期至2009年7月2日。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玩家来说,他们已经等得迫不及待,老早就手入PS3游戏主机,先睹游戏风采,但对于大多数国内的玩家来说,PC版才是最终的选择。《街头霸王4》支持DX9 API,对PC硬件性能的要求并不是很严苛,主流级别的硬件即可比较流畅地体验游戏。我们测试时的分辨率为1920x1080,画面特效为最高。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DirectX 9.0c的《街头霸王4》对于我们的测试平台来说毫无压力,看着上面最高达到154帧的成绩,我们也发觉DirectX 9.0c以后可能是要绝缘于中高端CPU的测试了……Core i7 2600依然领衔,PhenomII X6 1100T紧随其后。

回到顶部阅读

游戏效能测试——生化危机5

◇游戏效能测试——生化危机5

  《生化危机5》的故事是在一片酷热沙漠中的无名小镇上展开的,根据竹内润的介绍,这个地区发生了类似种族冲突的纷争,居民们情绪激动且各种暴力事件频发。与真实世界中发生种族冲突乃至仇杀的地区一样,这里充满了混乱,社会失去了本来的秩序,正义和邪恶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我们的主人公克里斯,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前往这个充满动荡的地区展开调查的。 基于DirectX 10.0 API的全3D特效的《生化危机5》这款游戏对内存显卡的要求都相当高。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生化危机5》的测试中,Core i7 2600以两帧的优势列在第一,PhenomII X6 1100T其实发挥也不错,两款自带自动超频技术的CPU跑在前两名倒也是合情合理。

回到顶部阅读

游戏效能测试——失落星球2

◇游戏效能测试——失落星球2

  《失落星球2》承袭前作内容第三人称射击游戏,针对多人连线部分加以强化,并加入4人Co-op连线合作共同对抗巨大异形怪兽”艾克里德(Akrid)“崭新玩法,玩家不只是要正面对抗艾克里德,甚至还要爬上AK小山般的庞大身躯展开攻击。《失落星球2》以前作完结十余年后因气候暖化而出景观丕变的”EDN-3rd“行星为舞台,透过不同雪贼集团的观点来描述故事剧情,游戏采用 CAPCOM 独自研发并进一步强化的”MT-Framework 2.0“游戏引擎,呈现比前作更为细致美丽的画面。我们的游戏分辨率为1920x1080,画面特效为最高。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游戏对硬件的优化也是影响硬件发挥的重要因素,所以才会出现某某游戏偏向某某品牌产品的说法,我们只能多选择一些游戏来淡化这种影响。在《失落星球2》的测试中价格最高的Core i7 2600依然是跑出了最高帧数,高达50帧的测试得分让其他五款CPU望尘莫及。

回到顶部阅读

横评总结与购买建议

◇横评总结与购买建议

◆ 测试总结

  这次测试中,售价接近2000元的Intel Core i7 2600无疑是表现最出色的产品了,几乎在所有测试项目中Intel Core i7 2600都获得了最高成绩,不过在测试结束后回顾一下测试成绩,我们发现报价仅仅1380元的AMD PhenomII X6 1100T表现出了相当棒的性价比——PhenomII X6 1100T在很多测试中并未逊色于Core i7 2600太多。


决战紫禁之巅 六款中高端CPU横向测试
六核心能快速普及吗?

  比较接近的性能让售价相对低廉的PhenomII X6 1100T成为了目前最具性价比的旗舰级CPU,Intel方面其实很早就放出了六核心产品,不过目前依然价格较高,而随着Intel在不久的将来发布Sandy Bridge-E的六核心产品,相信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内六核处理器就能普及。

◆ 选购建议

  其实我们测试的目的并非是要强行排出个一二三四名来,而是希望能够用不同针对性的测试来告诉用户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处理器。

  对于用户来说,处理器太多反而不太好选择,简单点说:如果你只是单纯想要看看视频、玩点网页游戏什么的,那么价格便宜量又足的AMD AthlonII X4 645和Intel Core i3 2100绝对是适合你的;如果你是想要进行多任务处理或视频处理等对CPU效能要求较高的任务,那么Core i7 2600和PhenomII X6 1100T就一定是你最佳的选择;如果你是那些对游戏有特殊爱好的玩家,那么Core i5 2300和PhenomII X4 955就足以满足你对高端游戏的需求了,可能还需要一款好一些的显卡

  基本上上面三个建议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的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处理器,当然如果某些用户坚决要用2000元来攒一套电脑还想预算里包含显示器的就不适用于以上定位了……

查看本文作者 吴俊杰 的其他文章>>
相关搜索:酷睿 AMD 横向评测 Phenom intel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AMD  散热器  intel  
视觉焦点
Intel 酷睿i7 2600(盒)
CPU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