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流消费者选择还看千元产品
每年的国庆黄金周,都是消费者们血拼的好时节,毕竟漫长的假期总会消磨的诸多消费者们去逛街购物,何况此时遍地的折扣促销也不得不吸引着众人的瞩目。而卖场中,自然也是同一光景,人头攒动的消费者们也都开始添置起新的家用电脑,即便是曾经拥有过,进行一些更新换代也是在所难免。而这其中,电脑三大件之一的处理器便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目前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已经拥有了诸如笔记本,ipad等方便快捷的移动办公设备,虽然这类设备简洁轻巧,然而性能、存储空间却有所不足。一向以高性能,大容量,灵活配置著称的台式机便成为了越来越多消费者们节假期间关注的重点。
当然灵活搭配的台式机有利自然也有“弊”,琳琅满目的产品无疑为众人提供了最为丰富的选择,然而这却也是诸多普通消费者们面对产品时最痛苦的抉择。先不论它们是曾经的经典还是上市的新品,仅看那些繁杂的产品型号又如何能得知性能几何?暂不管高低不同的价格,仅是I/A两大不同阵营的平台搭配,或同价位下不同的核心数量及频率,又怎能让消费者清楚的知晓谁才是属于自己的最佳拍档?
作为一般用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对每一款处理器的性能,参数了如指掌。过多的产品分类往往会让不懂行的人更加迷惘,不知所求。
处理器作为电脑的核心,往往是消费者们首要关注的焦点,同时处理器的选择也决定了平台的配置以及总体的大致预算。目前,高端电脑的强劲性能已经越来越受到玩家们的喜爱,而主流消费者的处理器选择也基本定位在了千元以下。
那么千元以下有着则样的合适选择呢?此次ZOL CPU频道在国庆长假之前,挑选了目前市售的11款热门处理器产品,对其性能、市场定位及趋势做一个全面的比较,方便用户节假日期间参考。
>>千元以下的处理器产品都有那些?我们选择了哪些产品用于测试?
>>千元以下的处理器产品都是新品还是曾经的经典?这个价位的产品有哪些亮点?
>>未来千元以下的处理器会有很多新品么?现在买这些产品值么?
>>千元以下的处理器产品都具备怎样的性能?
>>哪一款才是最适合我的千元以下的处理器呢?
● 千元以下处理器市场现状
在今年的年初,英特尔发布了全新的Clarckdale核心的处理器产品,为消费者们带来了更多的实惠选择。Clarckdale核心的产品即为我们所熟知的酷睿i5/i3处理器,作为全新的产品上市,酷睿i5/i3不仅仅采用了全新的32nm工艺制程,同时还具备了超线程等诸多智能的特性。英特尔智能电脑概念也由此在主流消费者群体当中普及开来。
当然,伴随着酷睿i5/i3处理器的到来,Intel酷睿家族拥有了更加丰富的产品线,曾经的经典酷睿双核,四核产品也随之降价而成为了千元以下的新一大团体。新旧两代产品线的共存让不同需求的用户都有了极为丰富的选择。
型号 | 核心 | 简要规格参数 | 报价 |
新处理器产品价格 | |||
奔腾G6950(散) | 双核 | 2.8G/3MB/32nm/GPU | 470 |
酷睿i3-530(盒) | 双核 | 3.06G/4MB/32nm/GPU/HT | 730 |
酷睿i3-550(盒) | 双核 | 3.2G/4MB/32nm/73W/GPU/HT | 980 |
上代经典产品价格 | |||
奔腾双核E5300(盒) | 双核 | 2.60GHz/800MHz/2MB/45nm | 415 |
奔腾双核E5400(盒) | 双核 | 2.7G/800MHz/2MB/45nm | 420 |
奔腾双核E6500(散) | 双核 | 2.93G/1066MHz/2MB/45nm/65W | 460 |
奔腾双核E6500(盒) | 双核 | 2.93G/1066MHz/2MB/45nm/65W |
500 |
酷睿2 E7400(散) | 双核 | 2.8G/1066MHz/3MB/45nm |
700 |
酷睿2 E7500(盒) | 双核 | 2.93G/1066MHz/3MB/45nm | 770 |
酷睿2 E7500(散) | 双核 | 2.93G/1066MHz/3MB/45nm | 720 |
酷睿2 Q8300(盒) | 四核 | 2.5G/1333MHz/4MB/45nm | 920 |
从上面市场报价图可以看出,Intel在目前千元以下市场中,以上代经典酷睿双核,四核产品居多,同时奔腾双核5000系列以及6000系列也有相因产品供入门级玩家选择。纵然有如此众多的旧产品,却丝毫不能掩盖新一代Nehelem架构的奔腾以及酷睿i3处理器的锋芒,特别是酷睿i3处理器产品凭借着32纳米制程以及多线程等智能优势在千元以下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与酷睿2双核7000系列相重合的定价虽然定位重叠却是表现出了一定的高性价比。
再来看看AMD,其在今年发布了诸多的新品,上至羿龙II四核,下至速龙II双核都可谓是AMD的全新产品线产品。可以看得出,AMD千元以下的产品线定位要更加的丰富,并且有层次感。当然,双核,三核,四核共存的现象也难免让人云里雾里的难以抉择。
型号 | 核心数 | 简要规格参数 | 报价 |
新处理器产品价格 | |||
速龙 II X2 255(盒) | 双核 | 3100MHz/2MB/45nm | 425 |
速龙 II X3 445(盒) | 三核 | 3100MHz/1.5MB/45nm | 595 |
速龙 II X4 630(盒) | 四核 | 2800MHz/2MB/45nm | 645 |
速龙 II X4 635(盒) | 四核 | 2900MHz/2MB/45nm | 660 |
速龙 II X4 640(盒) | 四核 | 3000MHz/2MB/45nm | 670 |
Phenom II X2 555(盒) | 双核 | 3200MHz/6MB/45nm | 685 |
Phenom II X4 810(盒) | 四核 | 2600MHz/4MB/45nm |
- |
Phenom II X4 945(盒) | 四核 | 3000MHz/6MB/45nm | 880 |
Phenom II X4 955(散) | 四核 | 3200MHz/6MB/45nm |
- |
Phenom II X4 955(盒) | 四核 | 3200MHz/6MB/45nm | 940 |
Phenom II X4 965(盒) | 四核 | 3400MHz/6MB/45nm/140W | 1060 |
上代经典产品价格 | |||
速龙 X2 5000(散) | 双核 | 2200MHz/1MB/45nm/VT | 300 |
可以看出AMD在千元以下的产品大多数都已经将产品线更换。更多的新品给予了玩家相应的选择。同时不得不指出的是,AMD处理器在产品的价格定位上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其高端的羿龙II 四核965处理器也已经将价格压低至了千元左右,价格策略在上面的表格当中无疑是展露的一览无余。
● 千元以下处理器市场未来趋势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AMD一方无疑在千元以下的处理器布局中占据了更大的一些优势,当然英特尔虽然新品方面寥寥无几,不过如何选择我们还得通过进一步的测试才能验证。那么许多消费者会考虑了,现在我不买,我等下代处理器新品出来再去选择,好不好呢?
的确,无论是Intel还是AMD,下一代的新架构产品都给了我们无数的期待,对于Intel而言,Sandybrige架构的产品无疑会进一步的让千元以下处理器市场得到更好的补充,而且在性能功耗的表现上都会更进一筹,而AMD的推土机架构,集成显示核心的APU也会给予玩家众多期待,这无疑是未来千元价位以下产品当中相当闪耀的新品。不过,新品的上市终究会有一段时间的等待,而且届时平台升级换代成本还会相应有所增加,并不符合主流消费者的选择。
同时,对于目前精确划分的产品线而言,未来新品上市之后会有部分旧产品淘汰更新,但此时较为主流的产品在未来仍将占有一定市场,价格方面虽然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但并不会对产品线造成冲击。亦不会造成产品线的重叠,因此此时渴望出手的玩家大可安心选择。
● 千元以下处理器都有哪些技术亮点?
面对新旧产品大量共存的千元以下的处理器市场,我们应当在选择时掌握哪些要点呢?在这样一个主流的价位里,这些产品在技术方面是否有着一些突破,不同的产品在技术,架构制程之间有着怎样的差异呢?
所谓亮点,自然是其与众不同之处了。在Intel阵营当中,所具备的技术亮点着实还是不少。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32nm工艺、超线程技术以及处理器集成的高清显示核心了。这些亮点技术让处理器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同时在性能、功耗,超频能力上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 Intel 千元以下亮点技术解析:
1. 超线程技术
超线程技术是酷睿家族中不可不提的智能应用。Nehalem架构将QPI和集成内存控制器引入后直接带来惊人的带宽,重新启动同步多线程技术毫无疑问不用再担心传输带宽所产生的瓶颈。
Nehalem架构多线程技术演示
Nehalem架构所采用的同步多线程技术基于2路设计,即每颗核心可以同时执行2个线程。在多任务情况下可以有效提升性能,采用这种模拟的逻辑运算核心绝对比直接增加一颗物理运算核心成本低。Intel表示SMT技术可以在能耗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提升20-30%性能
★ 拥有该特色的处理器产品:酷睿i3 530、酷睿i3 540、酷睿i3 550
2. 32nm全新工艺
32nm的全新制程也是消费者们关注的一大亮点。了解芯片行业的人知道,要想提高CPU的性能一方面是提高他的主频,一方面是更改他的架构,再有一方面就是提高他的制作工艺了。制造工艺的改进理论上可以带来功耗的降低,使产品的默认时钟频率可以更高,提升性能。
32nm的栅极间距更密但漏电率仍然得到改善
相对于45nm工艺,NMOS晶体管的漏电量减少5倍多,PMOS晶体管的漏电量则减少10倍以上。由于上述改进,电路的尺寸和性能均可得到显著优化。英特尔方面宣称,第一批32nm处理器的功耗将和现有同档次45nm处理器大致持平或稍低,但性能会大幅度提升。
★ 拥有该特色的处理器产品:酷睿i3 530、酷睿i3 540、酷睿i3 550、奔腾G6950
3. 整合图形核心
酷睿i3、奔腾G6950全部自带图形核心。除了CPU主频不同之外,GPU频率也有所不同。Intel暂时未将处理器模块和图形核心模块(含内存控制器)完全融合在一起,而是直接封装在一块基片上,32nm工艺处理器的基板上将有两个Die,二者的制造工艺也不同,其中一个是使用32nm工艺制造的处理器内核,另一个较大的是使用45nm工艺制造的GPU+内存控制器。
全新酷睿家族+英特尔5系列芯片组规格对比
作为第三代统一共享架构产品,英特尔全新酷睿处理器+英特尔5系列芯片组具备了12EUs执行单元,能够完美的支持Window7操作系统。在功能方面,也能够支持OpenGL 2.1特效,并具备了较高的频率,拥有着更强劲的性能。同时在媒体特性等方面,全新的酷睿家族平台同上一代产品相比也有着很大的突破。其中全新的酷睿家族平台能够支持双视频解码,在锐度,HDMI输出、HDCP及Dolby* TrueHD和DTS*-HD Master Audio等音效方面也有着很大的突破。
★ 拥有该特色的处理器产品:酷睿i3 530、酷睿i3 540、酷睿i3 550、奔腾G6950
而AMD处理器在产品的亮点方面,虽然不及Intel那么耀眼,却是极为实用,如AOD超频软件支持,AM3接口的向下兼容性特色等都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1. AM3接口向下兼容设计
AMD新的速龙II、羿龙II处理器在兼容性方面都采用了AM3的接口设计,用户能够放心选择处理器,其产品不仅全部能够完美支持DDR3内存,而且都能够完美的向下兼容,使之能够更加适宜玩家升级。优秀的兼容性令AMD的处理器产品有了更多的优势,在升级硬件产品时玩家仅需不多的预算便能够获得更加优秀的性能,这无疑是每个玩家都期望的。
★ 拥有该特色的处理器产品:速龙II系列处理器,羿龙II系列处理器
2. 3A平台架构
AMD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提供芯片组、处理器和显示核心服务的主流级芯片厂商,划时代的提出了”3A“平台的前瞻性概念,在显示自己科技实力的同时使得尖端科技为广大用户群体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魅力。这一整套的平台,以从BIOS端优化系统执行效能的方式进行,在检测到Spider平台的构成条件达成之后将令整个平台的性能得到提升!
AMD Fusion for Gaming
AMD官方所提供的Fusion for Gaming软件可以对“3A”平台进行不同模式的优化,其中包括了基本模式,高级模式、专家模式等。玩家通过自己的需求也可以建立自定义模式来进行对硬件的调节,从而达到一个更好的系统优化。
★ 拥有该特色的处理器产品:AMD全系列处理器产品
3、超频软件增强带来全新体验
"AMD OverDrive"超频软件,其极为强大且足够人性化的设计使得玩家对硬件的操作变得简单随意。通过软件的界面,我们能够一览全新“Dragon”平台中各个硬件的具体参数及当前运行状态。这对我们了解自己的平台起到了非常简单明了的作用。
硬件线性图解(点击放大)
通过Diagram选项,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目前整机系统的运行状态。我们可以轻松的从软件中获得超频后的CPU的具体信息,包括稳定、电压等。这对喜爱超频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检测工具。值得一体的是,软件能够对CPU的每颗核心进行具体的监测。通过软件,用户能够非常方便的对处理器的电压、频率做出具体调节,选项丰富,同时还能够简测超频后的系统稳定性。
★ 拥有该特色的处理器产品:AMD全系列处理器产品
在前面我们已经向大家阐述过了,目前千元以下的处理器市场型号繁多,拥有许多产品可供玩家选择。那么我们该如何挑选呢?其实挑选产品无外乎在与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千元以下产品种类繁多,不过无外乎也是那几个系列,而每个系列的产品线当中,虽然有数款产品型号,但总的来说实际市场中货源充足的还在少数。
同时相同系列产品价格相较,不同型号的产品价格仅在数十元内浮动。因此挑选频率更高的产品无疑更为划算。当然如果价格相差较大,则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产品。我们在每个系列当中挑选一款最为超值的盒装产品来进行测试,以供参考。
可以看出,在千元以下的诸多产品当中, Intel与AMD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产品可供选择。当然,在上述的表格当中,有部分曾经非常熟悉的产品,诸如酷睿2双核E8000系列却不在其列,实际上,我们此次的选择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目前酷睿2双核E8000系列在市场中货源较少,同时较为高昂的价格也并不适合消费者们选择。
从价位上来看,千元以下的各个产品虽然种类繁多,但在定价上却较为集中,大致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档次,其中500元以下以奔腾G6950和速龙II三核最为引人瞩目。而500-800元档则以酷睿i3系列和速龙II四核、羿龙II双核最为引人瞩目。最终羿龙II四核以及上代经典的酷睿2四核Q8000系列则领导了800-1000元的产品线。
● 500元以下价位产品参数一览
我们首先来看看500元以下价位的处理器产品,可以看出在Intel方面,奔腾的准确定位使其成为了入门玩家的不二之选,而AMD则有着速龙II双核以及速龙II三核可供玩家们选择。
参数方面,全新的奔腾G6950由于采用了新的架构,因此具备了三级缓存,同时其也是500元以下的唯一款采用了32nm工艺制程并集成了显示核心的产品。而在产品的频率方面,AMD的速龙II双核以及三核产品则普遍表现较高。
● 500元-800元价位产品参数一览
而在500-800元区间内,酷睿i3与上代的酷睿2双核价位相当,可见酷睿i3取代之势明显,而AMD则是速龙II四核与羿龙II双核产品共存,给了玩家不同的选择。
参数方面,酷睿i3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架构,因此具备了4MB三级缓存,同时其还具备了超线程技术。在制程方面,酷睿i3 530也是该价位上唯一的一款32nm工艺制造产品。AMD该价位上,速龙II四核640则是一款原生的四核产品,并且主频也高达了3GHz,而羿龙II 双核555则具备了6MB的三级缓存。
● 800元-1000元价位产品参数一览
最后再来看看800-1000元价位的处理器产品。在该价位上,四核产品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无论是Intel还是AMD都为原生四核产品。羿龙II 四核955作为AMD的中高端旗舰再此价位出现无疑是非常具有性价比。
Intel在此价位可选择的产品较少,虽然酷睿i3 550价格与其羿龙II四核相当,但相比酷睿i3 530显然是不具性价比,故而唯有四核Q8300来肩负此重任。在参数方面,羿龙II四核无疑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其具备了6MB大容量三级缓存,同时3.2GHz的高频率也无疑是吸引消费者的亮点。
● 如何判断谁是千元下最佳处理器?
本次测试采用11款四核处理器。内存方面我们则采用了2根DDR3 1333内存组建双通道系统,该测试将在Windows Vista Ultimate下进行。详细的硬件设定及规格请参见下表:
测 试 平 台 及 相关 介 绍
中央处理器
Intel
Core i3 530 @ 2.93GHz
32nm/双核四线程/133MHz×22 /4MB L3缓存
Pentium G6950 @ 2.8GHz
32nm/双核/133MHz*21/3MB三级缓存
Core 2 Quad Q8300 @ 2.5GHz
45nm/四核/333MHz*7.5/4MB二级缓存
Core 2 Duo E7500 @ 2.93GHz
45nm/双核/266MHz*11/3MB二级缓存
Pentium E6500 @ 2.93GHz
45nm/双核/266MHz*11/2MB二级缓存
Pentium E5400 @ 2.7GHz
45nm/双核/200MHz*13.5/2MB二级缓存
AMD
Phenom II X4 955 @ 3.2GHz
45nm/四核
Phenom II X2 555 @ 3.2GHz
45nm/双核
Athlon II X4 640 @ 3.0GHz
45nm/四核
Athlon II X3 440 @ 3.0GHz
45nm/三核/200MHz*15/2MB二级缓存
Athlon II X2 255 @ 3.1GHz
45nm/双核/200MHz*15.5/2MB二级缓存
散热器
原装散热器
-
内存模组
Kingston 1333MHz 2GB*2
(SPD:1333 9-9-9-25-2T)
主板
Intel H55
(Intel H55 Chipset)
GigaByte EP43T-S3L
(Intel P43 Chipset )
msi 870A-G54
(AMD 870+SB850)
显示卡
GigaByte GTS 450
(核心/着色器/显存频率830MHz /1660MHz/1800MHz)
硬盘
WD 鱼子酱KS 640G 7200转 16M(串口WD6400AAKS)
(640GB / 7200RPM / 16M
电源供应器
Topwer TOP-900W
(ATX12V 2.0 / 900W)
显示器
HANNS.G HG281D
(28英寸宽屏液晶 1920X1200 @ 60Hz)
功率负载仪
Seasonic PowerAngel
与平台相连,不包含显示器
OS
Windows Vista Ultimate SP1
32bit English / 版本号:6001
测试项目分为基准测试,包括综合性能测试、科学运算能力测试、内存及缓存效能测试、多媒体性能测试(包括图形渲染能力和视频编码能力)、游戏性能测试。
测 试 项 目 及 相 关 介 绍
综合性能测试
Futuremark PCmark Vantage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科学运算能力
Fritz 10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Super π 1M
圆周率计算软件 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内存/缓存效能
WinRAR 3.90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SiSoftware Sandra 2009 SP4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图形渲染能力
CINEBENCH R11.5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视频编码能力
Mainconcept H.264 Encoder 2.01
将一段MPEG格式的视频转换为AVI格式
TMPGEnc 4.0 Xpress 4.4.2.238
将一段MPEG格式的视频转换为AVI格式
基准游戏性能
Futuremark 3Dmark 2006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Futuremark 3Dmark Vantage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DX9游戏性能测试
Streetfight IV
游戏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StarCraft II ver.1.03
Fraps记录 固定人称视角录像第二遍成绩
DX10游戏性能测试
Crysis
游戏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FarCry2
游戏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系统信息获取
CPU-Z
www.cpuid.com / 版本号1.55
我们的硬件评测使用的内存模组、电源供应器、CPU散热器均由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提供,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是华硕(ASUS)玩家国度官方店、英特尔(Intel)至尊地带旗舰店和芝奇(G.SKILL)北京旗舰店,同时也是康舒(AcBel)和利民(Thermalright)的北京总代理。
微星870-G45主板采用微星AMD主流产品一贯的ATX黑棕色PCB大板制造,主板基于AMD RX780+SB710芯片组设计,完美支持最新的PhenomII/Athlon处理器。主板提供了4条DDR3内存插槽,全固态电容设计品质更加出色。
● 11款千元下热门CPU核心性能比拼
SiSoftware Sandra是一项非常重要的PC性能衡量软件。其推出了2009版本,而不久前的SP4版本更是改进了得分模式,增加了对多核心、多线程处理器的支持,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用它来考察PC的总体性能。这里将测试CPU的基本运算能力效能:
此项测试,能够看出处理器的基准运算性能,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千元以下的不同价位,I/A均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其中在500元以下范围内,AMD速龙II双核、速龙II三核具有一定的优势,核心运算能力较Intel有着一定幅度的领先。而在500-800元价位内,酷睿i3则是表现不俗。当然,速龙II四核在该价位中也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在800以上的价位中,酷睿2四核与羿龙II四核表现的不分伯仲,互有胜负。可见两大不同阵营的处理器因为架构的迥异,在核心运算性能方面也表现出了各自的优势。
● 千元以下处理器多媒体性能揭秘
多媒体指令集测试我们同样的使用SiSoftware Sandra这款软件来进行评测。这里将测试CPU的多媒体指令集效能:
多媒体运算性能测试
此项测试,能够看出处理器的多媒体运算性能,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处理器核心数量的多少对多媒体的运算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像。当然,缓存容量的大小也对整数多媒体的性能表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500元以下的价位中,AMD凭借着核心优势表现不俗。而500-800元价位下,酷睿i3 530处理器可圈可点,不过速龙II四核处理器的优势也是体现的一览无余。而在800元以上的价位中,羿龙II X4 955的确表现出了其高性能超值的一面。
我们接下来将采用SiSoftware Sandra 2009对这两套平台进行内存带宽和缓存带宽的相关测试。与Everest相比,Sandra更为准确可靠,它可以针对内存的浮点带宽和整数带宽进行考察,也可以对整个CPU的缓存带宽进行测试:
内存带宽测试
在此项测试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集成了内存控制器的产品的优势。采用了Nehelem架构的Core i3处理器以及奔腾G6950处理器在同上代的酷睿2处理器以及奔腾产品相比较中表现优异,差距十分明显。而AMD的处理器产品由于全线都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因此在表现上中规中矩,体现出了强劲的性能。
● 11款热门产品缓存带宽谁更强
我们接下来将采用SiSoftware Sandra 2009对这两套平台进行内存带宽和缓存带宽的相关测试。与Everest相比,Sandra更为准确可靠,它可以针对内存的浮点带宽和整数带宽进行考察,也可以对整个CPU的缓存带宽进行测试:
缓存带宽测试
缓存带宽的测试中,各个价位的产品也都体现出了其缓存带宽间的性能差异。Nehelem架构产品由于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因此性能表现较为突出,较其上代的酷睿2四核、酷睿2双核以及奔腾产品都有了非常明显的飞跃,而对于AMD而言,内存控制器的优势同样体现的较为明显,表现不俗。
● 内存延迟性能测试
我们接下来将采用SiSoftware Sandra 2009对这两套平台进行内存延迟的相关测试。与Everest相比,Sandra更为准确可靠,它可以针对内存的浮点带宽和整数带宽进行考察,也可以对整个CPU的缓存带宽进行测试:
内存延迟测试
内存延迟测试中,AMD凭借其集成的内存控制器,在该项测试的表现上体现了较为明显的优势。而Intel方面,虽然酷睿i3、奔腾G6950处理器同样集成了内存控制器,不过由于两款产品的架构所致(所集成的内存控制器更接近其高清显示核心,以提升性能),故而处理器方面的性能表现提升并不十分的明显。
● 千元以下处理器性能全面比拼-500元组
看过了处理器的理论测试之后,相信玩家们对千元以下处理器的实际性能表现充满期待。可以看出,在处理器运算与内存方面的理论测试当中,Intel与AMD都凭借不同的架构而互有优势表现,那么针对实际的应用情况,这11款处理器有着怎样的不同表现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500元以下价位处理器在性能方面的不同表现,如下图,英特尔的新老两代奔腾系列将和AMD的速龙II双核以及三核产品展开厮杀。
500元以下价位处理器性能全面比拼 | |||||
评测产品 | 奔腾 E5400 | 奔腾E6500 | 奔腾 G6950 | 速龙II X2 255 | 速龙 II X3 440 |
420元 | 500元 | 470元 | 425元 | 470元 | |
基准性能测试 | |||||
PC Mark Vantage | 4042 | 5139 | 5062 | 5327 | 6035 |
3DMark 2006 | 10043/1998 | 12575/2651 | 12719/2428 | 12466/2484 | 13261/3347 |
3DMark Vantage | P6784/4166 | P7695/5545 | P7815/5836 | P7412/5053 | P8391/7430 |
科学运算检测 | |||||
Fritz Chess | 3073 | 4052 | 3805 | 3728 | 5393 |
Super π -1M | 24.133 | 18.377 | 16.162 | 25.147 | 26.551 |
图形渲染及照片批处理测试 | |||||
Cinebench R11.5 | 1.25 | 1.63 | 1.64 | 1.65 | 2.35 |
光影批量处理(s) | 76 | 56 | 54 | 64 | 63 |
解压缩测试 | |||||
WinRAR | 995 | 1196 | 1049 | 1197 | 1524 |
视频转码测试 | |||||
转码-H.264 | 125.11 | 93.91 | 83.10 | 83.21 | 62.12 |
转码-TMPGEnc | 102 | 100 | 89 | 97 | 101 |
游戏测试 | |||||
Street Fight IV | 88.22 | 111.29 | 129.34 | 116.93 | 144.69 |
StarCraft II | 19.824 | 29.446 | 30.487 | 20.125 | 24.099 |
Crysis | 28.97 | 36.59 | 36.71 | 35.15 | 41.44 |
FarCry2 | 34.87 | 43.91 | 45.96 | 46.95 | 68.89 |
可以看出,在整体的性能表现上,速龙II三核处理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在整机性能,3D性能方面都表现优秀,同时凭借着更具优势的内存性能以及核心数量的优势。其在实际的游戏应用测试当中也表现不俗。
而Intel方面的亮点无疑是新品奔腾G6950,其得益于全新的核心架构,将优势项目在测试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诸如super π项目,其表现出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在视频的转码以及照片批量处理方面,也有着优异的表现。
反观上代的奔腾产品,在新产品换代的压力下,则表现中规中矩,全新架构的奔腾G6950在性能上已经足以取代上代产品。而速龙II双核在该价位上的最大优势无疑是其价格,若是高频版产品在价格方面还能够有更大的突破,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
● 千元以下处理器性能全面比拼-800元组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500元-800元价位处理器在性能方面的不同表现,如下图,英特尔经典酷睿2双核系列与酷睿家族新星酷睿i3 530将和AMD的速龙II四核以及羿龙II 双核产品展开厮杀。
500元-800元价位处理器性能全面比拼 | ||||
评测产品 | 酷睿2双核 E7500 | 酷睿i3 530 | 速龙II X4 640 | 羿龙II X2 555 |
770元 | 730元 | 670元 | 685元 | |
基准性能测试 | ||||
PC Mark Vantage | 5080 | 6271 | 6216 | 5356 |
3DMark 2006 | 12809/2667 | 13977/3098 | 13740/4110 | 13146/2612 |
3DMark Vantage | P7739/5613 | P8773/8548 | P9098/9904 | P7708/5516 |
科学运算检测 | ||||
Fritz Chess | 4139 | 5345 | 7115 | 3947 |
Super π -1M | 17.519 | 14.492 | 26.348 | 21.684 |
图形渲染及照片批处理测试 | ||||
Cinebench R11.5 | 1.68 | 2.28 | 3.12 | 1.73 |
光影批量处理(s) | 56 | 44 | 67 | 62 |
解压缩测试 | ||||
WinRAR | 1251 | 1793 | 1882 | 1390 |
视频转码测试 | ||||
转码-H.264 | 93.31 | 66.46 | 51.74 | 79.44 |
转码-TMPGEnc | 93 | 88 | 96 | 104 |
游戏测试 | ||||
Street Fight IV | 118.68 | 164.73 | 158.54 | 148.72 |
StarCraft II | 32.883 | 39.326 | 27.404 | 25.42 |
Crysis | 37.05 | 42.37 | 42.14 | 38.28 |
FarCry2 | 46.38 | 70.93 | 70.73 | 55.08 |
在500-800元组,无疑是核心数量的一次大战。从测试成绩中可以看出,酷睿家族的新星酷睿i3 530处理器凭借着多线程的智能技术,在测试当中占据了较大的上风。其在游戏测试,视频转码以及图像批处理等诸多测试中都有着不错的性能表现。
当然AMD的速龙II四核也不甘示弱,其源生四核的架构优势令其在3D基准性能的测试当中还是表现的较为突出。同时内存性能的优势及核心数量也令其解压缩性能表现不错。
而Intel的上代经典酷睿2双核E7000表现已经完全被酷睿i3 所取代,无论是在性能还是价格上都已经和全新架构的酷睿i3系列无法并论。可见酷睿i3已经足以成为主流。而AMD的羿龙II双核处理器在该价位的表现只能算作是中规中矩,并不突出的性能与价格使其并没太多亮点。
● 千元以下处理器性能全面比拼-1000元组
最后,就让我们看看800元-1000元价位处理器在性能方面的不同表现,如下图,英特尔经典酷睿2四核 8000系列无疑是该价位中的老将了,虽然全新的酷睿 i3 550也身处该价位,不过较高的售价与其定位并不是太相符合。而AMD则是大玩性价比策略,定位中高端的主流羿龙II四核 955在千元价位一下的确是如鱼得水
。800元-1000元价位处理器 性能全面比拼 | ||
评测产品 | 酷睿2四核 Q8300 | 羿龙II X4 955 |
920元 | 940元 | |
基准性能测试 | ||
PC Mark Vantage | 5840 | 7088 |
3DMark 2006 | 11560/3412 | 15148/4536 |
3DMark Vantage | P8801/8624 | P9326/11023 |
科学运算检测 | ||
Fritz Chess | 6135 | 7778 |
Super π -1M | 21.949 | 21.574 |
图形渲染及照片批处理测试 | ||
Cinebench R11.5 | 2.69 | 3.50 |
光影批量处理(s) | 68 | 60 |
解压缩测试 | ||
WinRAR | 1771 | 2255 |
视频转码测试 | ||
转码-H.264 | 68.06 | 47.10 |
转码-TMPGEnc | 94 | 86 |
游戏测试 | ||
Street Fight IV | 147.04 | 173.20 |
StarCraft II | 25.240 | 43.666 |
Crysis | 38.95 | 40.64 |
FarCry2 | 69.56 | 80.43 |
在该档价格的产品性能测试当中,羿龙II X4 955毫无悬念的获得了更好的表现。毕竟其产品定位已经属于中高端,同时产品的参数及其架构都较Intel该价位的酷睿2四核表现更为优秀。可见,AMD田忌赛马的价格策略在这个价位上无疑是最好的体现。
由此亦可看出在800-1000元价位中,Intel依旧是以上代产品来进行抗衡的方法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缺乏新品的介入已经让该价位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空档。当然,这也与Intel力推高端产品的策略有着一定关系,其酷睿i5/i7系列在高端市场无疑仍然是占据性能优势的王者。
● 11款热门产品决战功耗控制测试
看完了产品的性能测试,对于产品的功耗,想必便成为了诸多消费者们最后的疑惑。其实在千元以下价位,有不少低功耗的产品可供选择,同时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选购一台低功耗的下载机也成了很流行的趋势。那么在这11款处理器当中,哪款产品的功耗有着更好的表现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功耗测试对比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Intel的处理器产品在功耗方面所表现出的强劲的优势。从500元以下价位来看,唯一的32纳米产品—— 奔腾G6950表现优异,较上代产品有着一定幅度降低。而AMD因为核心数量以及频率的关系,则在功耗方面表现中规中矩。
在500-800元的价位中,酷睿i3 530以及上代的主流产品酷睿2双核E7400也都表现不俗,优秀的功耗控制表现在数据上体现的一览无余。而800元-1000元价位则是酷睿2四核Q8300与羿龙II X4 955的角逐。可以看出,同是原生四核的酷睿2四核在功耗表现中发挥优异,当然,羿龙II X4 955的功耗表现也算中规中矩,毕竟高达3.2GHz的频率让其在性能与功耗中难以兼得。
● 多线程发展趋势日趋明显
相信在看完了前面的通篇测试之后,玩家们对目前市售的千元以下处理器产品的性能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看出,在千元以下的价位,多核心,多线程的处理器已经成为了目前装机选择的主流趋势,多核产品证一步步的成为消费者装机的首选。
多线程发展趋势明显
当然对于Intel和AMD而言,都有着不同的方式来推进着这种多核趋势的发展。对于Intel来说,超线程技术无疑是低成本高性能的方案,从实际的测试也能进一步表明超线程技术所带来的优势。这无疑让主流用户有了更多体验多任务处理的体验。
而AMD则是在价格方面一再突破,同时三核,四核,羿龙II,速龙II等等丰富的产品线划分也以更多的实际优惠带给了消费者贴切的体验。当然对于用户而言,无论厂商采用的是哪种策论,都无疑是更具有性价比的体验。
● 未来千元以下市场将大玩整合之风
另一方面,在千元以下市场,平台整合之风也在悄然形成,从高清显示核心的整合便可看出,主流市场中所需要的性能的平衡,整机的低功耗正在被更多的消费者们所看重。
在此方向上,Intel的处理器产品无疑是走在了前面,奔腾G6950,酷睿i3等等产品高清显示核心的产品无疑让诸多消费者们更早的体验到了芯片的整合魅力。当然,AMD也不会甘于落后,APU的即将出现无疑将会在未来的千元以下市场掀起一轮新的风潮。
当然多核趋势也依然是在发展,整合之风也仍在形成。起码目前这一切都还未构成必然,在价格范围看似不大的千元以下产品中,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仍然有着不同的选择。在眼下,这个双核,三核,四核,不同核心数量,超线程技术,整合图形核心等等诸多概念盛行的时候,消费者们应当在实际的选购中如何抉择呢?
● 超值产品推荐及实际选购方案指导
实际上对于任何消费而言,所有配置都是按照需求而制定的,并非多核心,或是高性能产品就一定是最适合您的,毕竟选择千元以下产品的用户多为一些追求高性价比的玩家。因此买有所用,不同玩家就该有不同的选择。
500元以下产品推荐:该价位下表现最优异的无疑是速龙II 三核产品,其性能,价格都能够达到均衡,核心数量的优势表现一览无余。当然奔腾G6950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其基于全新架构的设计令其性能有所突破,同时具备了高清显示核心,能够满足一般用户需求。
★ 速龙II X3 440 平台搭配方案:速龙II三核440处理器是首款默认主频达到3GHz的速龙II三核,采用K10架构设计,最新的C3步进虽然让破解几率降低,但实际对于普通用户应用已经足以。同时AM3接口设计也让用户平台有着不错的升级性。平台建议搭配870芯片组产品,搭配低端入门级显卡。当然搭配880G芯片组也无不可。
适合人群:对整体平台性能有一定要求的入门级用户
★ 奔腾G6950 平台搭配方案:测试表现奔腾G6950已经全面超越了上代的奔腾双核产品,取代之势毋庸置疑。虽然在该价位上,速龙II X3 有着稍具优势的表现,不过不得不提的是奔腾G6950所具备的高清显示核心优势。在同价位下,这无疑是省去了显卡的选择。同时32nm工艺制程使其在功耗控制及超频方面有着极大优势。平台方面建议搭配H55芯片组主板。
适合人群:对3D性能没有太多要求或是对功耗有一定要求的入门级用户,超频玩家
500元-800元产品推荐:该价位下酷睿i3 530无疑是最具亮点的产品,其集诸多优势于一身,无疑是主流市场中的一颗新星。当然,速龙II四核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多核优势还是非常好的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酷睿i3 530
★ 酷睿i3 530 平台搭配方案:32nm,超线程等技术让酷睿i3表现亮点十足,在平台选择上,H55芯片组主板无疑是绝配。同奔腾G6950一样,酷睿i3 530同样具备了显示核心,因此节省下的银子无疑让整套平台性价比再上一层。
适合人群:追求不错的处理性能而又对游戏等3D性能并无太多追求的用户首选酷睿i3无疑能将性价比最大化。当然,强劲的处理性能也能在搭配独显后尽可能的满足用户需求。
★ 速龙II X4 640 平台搭配方案:高主频,高性能,原生四核,速龙II X4 640的性价比也可谓是该价位下的佼佼者。与其搭配的平台无疑有着多方面选择,890GX,870等都是不错的搭配。在显卡方面,玩家可以搭配较为主流的独显产品,以充分发挥性能。
适合人群:追求不错平台性能的主流用户群体。
800元-1000元产品推荐:该价位下羿龙II X4 955无疑是装机用户的焦点,强劲的性能,平易近人的价格让玩家很难不引起关注。当然,酷睿2 四核Q8300在该价位段也算表现规矩,对于升级用户而言不失为一个选择。
★ 羿龙II X4 955 平台搭配方案:与其搭配的平台无疑有着多方面选择,890GX、890FX等都是不错的搭配。在显卡方面,玩家可以搭配较为中端的独显产品,以充分发挥性能。
适合人群:追求较强性能同时注重性价比的主流中端用户。
- 相关阅读:
- ·中端游戏平台首选 千元级处理器推荐
//cpu.zol.com.cn/558/5589927.html - ·家庭影音佳选 赛扬G1820卖场售230元
//cpu.zol.com.cn/558/5583920.html - ·入门级好选择 i3-4130卖场报价665元
//cpu.zol.com.cn/558/5581220.html - ·2899元新年套装 国行PS4金银限量款上市
//cpu.zol.com.cn/557/5575868.html - ·入门好选择 奔腾G3258京东报价458元
//cpu.zol.com.cn/557/5572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