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最值得称赞关键字:32nm
写在前面:时间过的可真是快啊,一眨眼的功夫2010年都过去将近一半了。话说2010年的上半年新鲜事可真不算少,尤其是两大芯片厂商在CPU领域的争风吃醋。换句话来说,也正是他们的争风吃醋让消费者获益不浅,尤其是AMD的破解门事件加速了“四核处理器”的普及。眼下2010年上半年即将过去,现在不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2010年上半年两家芯片厂商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值得称赞的东西。
2010年最值得称赞关键字:32nm
32nm来的真是快啊,2010年刚一开始Intel就迫不及待的做上了推广,而且更是首次采用了由低端到高端的普及策略。可见这32nm在Intel的心目中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
关于32nm的首次曝光并不是2010年,最早可以追述到2009年2月。早在那个时期,AMD尚未将45nm产品线普及,Intel方面就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其最为先进的工艺技术32nm。不知道那个时候AMD看到了有何想法,是愤怒还是嫉妒?反正不管怎样,2010年的1月32nm已经来了,而且来的还是那样的猛烈,猛的让45nm产品还没等到退市就已经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了。
IDF上32nm晶圆已经成为了瞩目焦点
不过32nm虽然很快就已经铺天盖地的上市了,但也许是来的有点太猛,让消费者接受起来有些困难。这并不是CPU本身价格的问题,而是与32nm产品搭配起来的其他硬件价格很难让消费者接受。虽然他们之中不乏499元之流的低价位产品,但无论是做工还是品牌都与799元主流价格的产品相去甚远。可见这32nm虽然来的猛烈,真正让消费者完全接受还有待时间的考证。
32nm奔腾G6950才500元出头,无奈搭配的硬件价格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32nm处理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消费者而言,在相同的面积上,先进的32nm工艺可以比45nm工艺放进更多的晶体管数量,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提升了处理器的性能。相反的,32nm工艺的进步以及最新材料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处理器的功耗,同时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超频体制。而对芯片厂商而言,32nm工艺的应用可以让300mm晶圆贡献出更多的处理器核心,成本的下降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当然这32nm的开发成本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32nm工艺还要走多远呢?答案是后年为止。为何笔者能够给出这么肯定的答案?这主要是Intel的Tick Tock策略为我们给出的答案。明年,2011年将会是Intel的架构年,新的Sandy Bridge架构将会取代Nehalem,但生产工艺将保持在32nm。所以说32nm工艺还有至少1年半的大好光景,想必这1年半的时间32nm也应该普及了吧。
2010年最值得称赞关键字:CPU带IGP
融合是AMD在2006年年末2007年年初的时候提出来的一个全新概念,他的意义在于将本属于主板的整合IGP芯片融合到CPU当中去。然而由于技术过于复杂,且缺少资金的支持,AMD一直没能实现这一愿望。就像是双核和四核处理器一样,这一概念抢先被AMD的竞争对手Intel实现了。只不过这实现的方法与AMD的最初设计大相径庭。
Intel副总裁展示带有IGP芯片的32nm处理器
按照AMD的规划,融合处理器的概念是IGP芯片与CPU混为一体,即整体为一个Die,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协处理。也就是说CPU的工作可以由GPU部分辅助完成。然而Intel给出的解决方案显然要简单了许多。仅仅是将一颗45nm工艺的IGP芯片与一颗32nm处理器芯片封装在了一起,并没有像AMD那样将IGP与CPU融合在一个Die上。这也引发了用户们的口水战。
关于Intel的这一做法其实理解起来非常简单,由于LGA1156平台上已经没有了北桥芯片,为了能够为需要IGP核心的消费者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带有IPG的处理器也就应运而生了。只不过Intel除了为低端产品融入了IGP之外,还为性能及产品酷睿i5也融入了这一核心。正是这样的做法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不满。
不管你接受与否,未来处理器融入进IGP部分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但这中融合设计并不是现在Intel的做法,而是真的将IGP部分和CPU部分融为一体,运算时相互帮助,同时还可以做到视频输出的效果。AMD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的APU以及Intel未来的Sandy Bridge都会采用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必定会大幅度提高CPU的整体性能,至少是浮点运算的性能。所以还是让我们笑对芯片科技,等待接受融合处理器吧。
2010年最值得称赞关键字:六核
2010年最值得称赞关键字:六核
2005年首款桌面级双核处理器推出,2007年首款桌面级四核处理器推出,2010年首款桌面级6核处理器推出。如果单从处理器核心数量的增长趋势来看,每增加两颗核心的时间再逐步拉长。可见多核处理器对于芯片厂商来讲也绝非易事。不过这要加一个限定,仅限于这几个时间段。
AMD率先爆出的六核处理器Thuban
AMD在六核的概念上又一次领先于Intel提出,在四核心的上海处理器(服务器平台)刚刚推出之后,六核心设计的伊斯坦布尔便成为了众人的焦点。人们纷纷猜测六核心设计的处理器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性能,并且何时才能够上市。但就像之前的双核,四核处理器一样,AMD的六核心计划再一次落后于Intel,不仅被Intel抢先发布全球首款桌面级六核处理器,更在性能端完全被摔在了身后。
Intel酷睿i7 980X六核处理器拥有惊人的11.7亿个晶体管
为何Intel的六核处理器如此强大,其主要原因还在架构设计和工艺这两方面上。六核设计的酷睿i7 980X采用的是Nehalem架构的改良版本Westmere架构,核心代号Gulftown。该架构设计将六颗核心完全融入一个Die中,并且将之前的三级缓存容量扩大到了12MB,让每一颗核心都可以使用到缓存中的数据,提高了数据命中准确度。整合内存控制器也将内存延迟降到了最低,且不在有FSB的数据带宽限制。此外超线程技术也将Gulftown的最高线程数提高到了12个,加上睿频加速技术的帮助,酷睿i7 980X完全成为了一个性能怪物。不过他并非没有软肋,其弱点就在于高达7800元以上的售价,这样高的售价已经逼退了将近99%的消费者。
酷睿i7 980X六核处理器睿频加速技术图解
说到了六核处理器就不得不说一下睿频加速技术与Turbo Core技术。应为从六核开始两家芯片厂商的产品都加入了自动超频的概念。Intel的睿频加速技术其实推广也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从08年11月正式发布的酷睿i7处理器到现在的酷睿i5都拥有这一技术。在酷睿i7 980X上所使用的技术与之前的四核,双核处理器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在TDP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全部自动超频的核心数量提高到了六核而已。
AMD推出的Turbo Core技术与Intel的睿频加速技术类似,也是在TDP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提高一颗或者多颗处理器的核心频率。从而达到提高运算效率,或者节省功耗的目的。不过由于AMD方面在架构的设计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单核性能表现不佳,因此这Turbo Core功能虽然能够提高单核频率,但其性能表现要与Intel的睿频加速技术相差不少。可见核心架构和晶体管数量级才是影响CPU性能的关键。

2010年最值得称赞关键字:LGA775
2010年最值得称赞关键字:LGA775
LGA775诞生于2004年6月,自从它诞生以来已经送走了无数的经典处理器。奔腾4,奔腾D,酷睿2双核,酷睿2四核都曾经是LGA775接口的主力产品。在迎来了LGA1156接口之后,曾经占有市场霸主地位的LGA775时代也即将迎来它的终点,而那一刻LGA775接口将走过整整的7年(Intel官方称LGA775将与2011年淘汰)。
LGA775接口即将终结
话说回来,LGA775淘汰的最终日期要在2011年才能到来,所以现在的它还算不上完全被淘汰,毕竟依然有不少的这一平台新品在不断的推出。之前就有酷睿E7500,奔腾E5500等新品上市。据最新Intel曝光的数据来看,未来还将会有新的奔腾E6800和奔腾E5700上市,赛扬方面也会迎来E3500。恐怕他们也将会是LGA775接口的收官之作了。
有人要问了,2010年是新平台大显身手的时间,为什么还要将老的不成样子的LGA775拿到台前来说呢?其实从性能端来讲,LGA775平台的酷睿2四核处理器并不输于现在的酷睿i5级别的产品。可别忘了酷睿四核Q9X50系列处理器可是拥有12MB超大容量缓存的产品。他们要是发起威来就连酷睿i5也要退避三舍。不过限于平台整体已经濒于淘汰的边缘,所以价格已经大幅萎缩。在这里提及LGA775平台主要是因为选择这一时间段进行升级是在明知不过的了。
奔腾双核E5300仅需380元就可以买到
除了升级之外,不少新装机的用户也会选择LGA775平台,这主要是从低价位方面考虑的。要知道现在购买一颗散片的奔腾双核E5300仅需380元就可以搞定,而一片G41主板也已经杀到了399元。这样低的价格可不是新平台能够搞定的。所以LGA775平台依然是2010年的一大亮点。正可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2010年最值得称赞关键字:破解
2010年最值得称赞关键字:破解
处理器破解这一概念其实并非2010年首发,而是诞生在09年中羿龙II三核时代。虽然近期新不仅速龙II系列处理器的上市将破解成功率降至了最低。但破解一词热度至今都不见衰减。于是笔者便将破解这一关键字放在了本文的最后。也算是作为压轴出场吧。
三核破解四核是最早的一批破解处理器
关于破解的概念这一点是AMD独家拥有的,与巨头企业Intel毫无关系。虽然至今AMD为何会被爆出破解这一概念尚在口水战之中。但不能不说的是,他的出现确实实惠了很多破解处理器的消费者,就连笔者也在这行列之中。
一键开核主板已经兴起
开核处理器的大量出现也给AMD主板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一键开核。虽然AMD已经宣布在8系主板中全面废止ACC高级时钟校验功能,即开核功能。但是以台系厂商为首的主板厂商纷纷推出了第三方开核解决方案。这样的做法可以说非常不给AMD面子,但却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没有开核功能的8系主板几乎也没有了市场。可见开不开核已经不是AMD自己说了算的了。
随着C3步进的处理器大量上市,可成功破解的产品型号已经越来越少。似乎破解要在一夜之间消失一样。但是AMD新推出的六核系列产品给破解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他之后有一款由六核未来的衍生产品,羿龙II四核960T。这款处理器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破解成为完整的六核处理器。虽然AMD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一问题,宣布无限期推迟960T的发售,但这并不足以阻挡未来破解的趋势。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屏蔽核心的处理器在发售,那么破解就绝对不会停止。
写在最后:
纵览2010年上半年,处理器方面的新技术推出并不算多,除了整合IGP和32nm工艺值得称道之外,其他的几项技术不过是对之前技术的继承而已。但从这上半年的趋势来看,32nm的普及趋势已经愈演愈烈,多核之战也已经初现眉目,而最终能够引发技术新突破的融合概念,恐怕在10年下半年也将爆发。对此,我们期待着Intel和AMD能够在下半年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 相关阅读:
- ·APU游戏利器 AMD A10-7870K京东售879
//cpu.zol.com.cn/559/5592181.html - ·入门APU优选 AMD A8-7600京东售539元
//cpu.zol.com.cn/558/5583865.html - ·终于换AM4接口了 AMD第七代APU杀过来
//cpu.zol.com.cn/558/5588310.html - ·入门级APU AMD A6-7400K京东报价389元
//cpu.zol.com.cn/557/5578284.html - ·AMD下代APU完全曝光!支持DDR4、H.265
//cpu.zol.com.cn/556/556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