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全新酷睿家族即将盛世发布
- 第2页: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产品线布局
- 第3页: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产品线解析
- 第4页:全新智能酷睿——Clarkdale延续经典
- 第5页:全新智能酷睿——睿频加速解析
- 第6页:全新智能酷睿——超线程技术解析
- 第7页:全新智能酷睿——整合图形核心
- 第8页:全新智能酷睿——高清图形媒体加速
- 第9页:全新智能酷睿——32nm全新工艺
- 第10页:全新智能酷睿——智能缓存技术解析
- 第11页:全新智能酷睿——内存控制器发力
- 第12页:全新智能酷睿——全新指令集
- 第13页:全新智能酷睿——绝配5系主板
- 第14页:全新智能酷睿——完美Win7体验
- 第15页:全新智能体验——酷睿i5-661解析
- 第16页:全新智能体验——酷睿i3-540解析
- 第17页:英特尔新酷睿家族处理器测试平台
- 第18页:PC平台整体性能详细测试
- 第19页:核心能力运算性能测试
- 第20页:多媒体性能测试揭秘
- 第21页:科学运算之ScienceMark测试
- 第22页:科学运算能力检测-Fritz测试
- 第23页:科学运算能力检测-super-pi测试
- 第24页:双通道也强大 内存带宽测试
- 第25页:优势继续延续 缓存带宽测试
- 第26页:内存延迟性能测试
- 第27页:图形渲染测试对比
- 第28页:解压缩性能测试
- 第29页:视频编码能力测试
- 第30页:爽玩老游戏 3Dmark06基准测试
- 第31页:追逐流行主流 DX10基准性能测试
- 第32页:实际应用 DX9游戏实战测试
- 第33页:DX10游戏实战测试
- 第34页:新酷睿家族秘笈 功耗控制测试
- 第35页:全新酷睿家族处理器性能小结
- 第36页:远不止这些 新酷睿家族3D探秘
- 第37页:智能酷睿整合平台基准性能测试
- 第38页:整合图形显威 3Dmark06基准测试
- 第39页:DX10游戏也能玩 3DMark V基准性能测试
- 第40页:想玩绝对能玩 三大游戏性能测试
- 第41页:功耗测试及显示核心性能总结
- 第42页:全新酷睿家族带来便捷消费选购模式
- 第43页:新酷睿家族引领智能未来新时代

全新酷睿家族即将盛世发布
写在前面:2006年,英特尔放弃了曾引以为豪的Netburst架构,转而使用了全新Core,超强的性能拉开了酷睿家族时代的序幕。眨眼之间3年过去,英特尔年年在架构与制程之间迅速做出转换,一次次的提升了产品性能,为用户不断的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酷睿家族也早已变的街知巷闻。伴随着09年的终结,2010年的春天又将到来,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时代也将来临,1月8日全新的酷睿家族即将发布,新酷睿时代即将开始追赶历史的脚步...
一直以来英特尔都奉行着Tick-Tock的发展战略,工艺制程与产品架构的不断更替促进着处理器市场的不断发展。
从06年发布酷睿架构,摆脱奔腾4时代Netburst架构因过长流水线所带来的高主频低效能的状态到07年全新的45nm产品上市并随后布局全线市场,英特尔的处理器产品不断的提升着自我的价值。在08年年底,英特尔全新一代的性能王者架构Nehalem盛世发布,全新的酷睿i7吸引了无数硬件爱好者的眼光,也由此拉开了全新架构的转换。时隔10个月之后,面向大众消费者们的LGA1156平台也箭在弦上,其不仅保留了LGA1366平台的极致性能,还将整体成本以及功耗降至了较低的水平。随着酷睿i7/i5的相继发布,新架构在2009年逐步的走向了普及。
● 全新酷睿家族即将盛世发布
眨眼一年过去,英特尔又到新品发布之时,其第一批32nm工艺处理器蓄势待发。首批发布的产品包含了Westmere架构中端主流的酷睿i3/i5等一系列产品。虽然此次是英特尔首次将全新的32nm工艺应用在主流产品之上,但更加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英特尔新品到来所伴随着的全新酷睿家族的全面布局
—— 通过本文您将了解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的布局
—— 通过本文您将了解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的技术优势
—— 通过本文您将了解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处理器产品的架构
—— 通过本文您将了解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中端主流i5/i3产品的定位
—— 通过本文您将了解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中端主流i5/i3产品的基础性能
—— 通过本文您将了解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处理器所整合的GPU的图形性能
● 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产品线布局
2008年年底,英特尔正式对外发布了Nehelem架构的酷睿i7处理器,由此拉开了全新架构的转换,随着酷睿i7/i5的相继发布,新架构在09年逐步的走向了普及。1月7日,Intel即将正式发布第一批32nm工艺处理器。首批发布的产品包含了Clarkdale架构的中端主流酷睿i3/i5等一系列产品。由此,新酷睿家族布局完成,英特尔新品的性能即将再次向玩家们展现。
英特尔“Tick-Tock”战略
全新的酷睿家族处理器相比较之前的产品在构架和性能以及功能上都比前代的产品有了很大提升,其中智能化无疑是最大的特性,无论是超线程技术还是睿频加速技术都足以使其成为引领“智能”芯片的里程碑。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的全新的酷睿i5/i3更是首次将32nm制程融于其中,这为玩家们获得更高的性价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全新酷睿家族 —— 酷睿 i7 处理器(智能极速 巅峰体验)
Core i7-920
全新酷睿家族 —— 酷睿 i7 处理器
产品型号
默认频率
睿频加速技术
三级缓存
超线程
内存模式
单价
Core i7-975
Extreme Edition3.33GHz
支持/3.60GHz
8MB
支持(4/8)
三通道
$999
2.66GHz
支持/2.93GHz
8MB
支持(4/8)
三通道
$284
Core i7-870
2.93GHz
支持/3.60GHz
8MB
支持(4/8)
双通道
$562
Core i7-860
2.80GHz
支持/3.46GHz
8MB
支持(4/8)
双通道
$284
酷睿i7是智能芯片的登峰之作,定位于对电脑性能要求极为苛刻的用户。其具备了超线程、睿频加速技术及三通道内存控制器等诸多强大的功能,极致的操作体验可帮助用户应对任何苛刻的性能局限,引领极速畅游境界。
● 全新酷睿家族 —— 酷睿i5 处理器(智能加速 游刃随心)
Core i5-670
全新酷睿家族 —— 酷睿 i5 处理器
产品型号
默认频率
睿频加速技术
三级缓存
超线程
内存模式
单价
Core i5-750
2.66GHz
支持/3.20GHz
8MB
不支持(4/4)
双通道
$196
3.46GHz
支持/3.73GHz
4MB
支持(2/4)
双通道
$284
Core i5-661
3.33GHz
支持/3.60GHz
4MB
支持(2/4)
双通道
$196
Core i5-660
3.33GHz
支持/3.60GHz
4MB
支持(2/4)
双通道
$196
Core i5-650
3.20GHz
支持/3.46GHz
4MB
支持(2/4)
双通道
$176
酷睿i5特有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可较好地应对图像/视频制作、大型游戏、数字娱乐等。以高智能、高性价比实现随机应变的加速度,打破性能局限。
● 全新酷睿家族 —— 酷睿 i3 处理器(智能快速 事半功倍)
全新酷睿家族 —— 酷睿 i3 处理器 | ||||||
产品型号 | 默认频率 | 睿频加速技术 | 三级缓存 | 超线程 | 内存模式 | 单价 |
Core i3-540 | 3.06GHz | 不支持 | 4MB | 支持(2/4) | 双通道 | $133 |
Core i3-530 |
2.93GHz | 不支持 | 4MB | 支持(2/4) | 双通道 | $113 |
酷睿i3延续了以低功耗高效率的智能架构带来强劲电脑性能,能以较快的速度应对日常计算和娱乐需求。搭配新一代主板,成本进一步降低;一体化的高清显卡更令用户的视觉体验加倍升级
● 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产品线解析
从前面的表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此次全新酷睿家族处理器由高端到主流产品的整条产品线均已经布局完毕。面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英特尔都能够提供很好的产品以供消费者们选择。全新的酷睿家族处理器产品在性能及功能上较之前的处理器产品都有着很大的提升。这其中,智能化无疑是全新酷睿家族处理器最大的特色。无论是高端的i7系列产品还是定位主流的酷睿i3系列处理器均在睿频加速技术、超线程技术等等方面有着体现。
首先我们来看定位于高端的酷睿i7系列,该系列处理器拥有LGA 1366及LGA1156两种接口设计,虽然在内存通道的数量方面有着不一样的界定,不过均能够支持睿频加速技术及超线程技术。同时,它们也均是四核八线程的产品,因此在性能方面表现的最为优异。
其次定位于中端的酷睿i5系列产品,该系列均采用了LGA1156接口设计,不过在产品的规格方面略有不同。其中酷睿i5-700系列产品采用了源生四核心设计,不具备超线程功能,而酷睿i5-600系列则是双核四线程的产品,当然酷睿i5系列均具备了睿频加速技术。另外,由于功能性的不同,酷睿i5也划分出了不同的定位。其中酷睿i5-600系列集成了英特尔的显示芯片,功能性更多,针对的人群也更加主流大众,而不具备显示核心的酷睿i5-700系列则针对更多高端用户。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定位于主流级的酷睿i3系列处理器,该系列产品采用LGA 1156接口设计,具备了双核四线程,同时酷睿i3处理器不具备睿频加速技术。酷睿i3处理器与酷睿i5-600系列的产品一样,亦集成了显示核心,搭配英特尔的H55/H57等系列主板产品能够实现显示输出功能,因此针对的人群更加主流大众。
随着全新酷睿家族的到来,英特尔全线的产品定位随之发生着改变。虽然目前仍然有部分酷睿2双核的产品占据着主流的处理器市场,但随着全新的酷睿i5/i3处理器的上市,其会在2010年的第一季度逐步取代英特尔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成为市场的主流
● 全新智能酷睿——Clarkdale延续经典
在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全新酷睿家族的产品线划分和定位,也能看出英特尔在产品线划分上已经不单单是依据处理器的频率及硬件参数,更多的时候睿频加速技术,超线程等智能技术也成为了产品划分的依据。那么对于英特尔全新的酷睿家族而言,到底都有哪些智能的技术及应用?他们都具备哪些优势呢?
全新酷睿家族中Westmere核心的酷睿i5/i3采用了Clarkdale架构,其是Nehelem架构的经典延续,采用了革命性的微架构,具备了睿频加速技术,超线程技术,增强型的英特尔智能高速缓存与控制器等多项技术。
其中酷睿i7及酷睿i5-700系列而言,它们均采用了原生四核心设计。通过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与否而划分定位。同时还将三级缓存引入其中。其L1缓存的设计与酷睿微架构相同,而L2缓存则采用超低延迟的设计,不过容量大大降低,每个内核仅有256KB,新加入的L3缓存采用共享式设计。LGA1156接口酷睿i7/i5处理器与目前市场中的LGA1366酷睿i7系列相同,均配备了8MB的三级缓存。
而新酷睿家族中的酷睿i5-600系列与酷睿i3系列产品则是采用了原生双核,通过睿频加速技术的支持与否来划分产品的定位。
全新酷睿家族的所有处理器产品的三级缓存由核心完全共享,它几乎可以处理所有的一致性流量问题,同时不需要单独打扰每颗独立核心自己的L1、L2缓存。可见优秀的架构所赋予的诸多全新特性为新酷睿家族处理器提供了强大的性能保证
● 全新智能酷睿——睿频加速解析
自Bloomfield核心的Core i7开始,Intel便为Nehalem架构引入了睿频加速技术,当时的酷睿i7-900系列处理器的TDP为130W,在这个TDP设定范围内用户可以开启一种名为睿频加速的技术来提升CPU在某些应用中的时钟频率。例如在大型3D游戏中,可能多核心并不能带来明显的效能提升,对处理器进行超频反而效果更好,如果这个时候开启Turbo模式,并且将TDP设定在用户所采用的散热器允许范围内,那么CPU在这个时侯可以对某颗或某两颗核心进行动态超频来提升性能。
新增加的Turbo技术让处理器超频智能化
实现Turbo技术需要在核心内部设计一个功率控制器,大约需要消耗100万个晶体管。但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因为在某些游戏中开启Turbo模式可以直接带来10%左右的性能提升,相当于将显卡提升一个档次。值得一提的是,Extreme版本的Core i7处理器最高可以将TDP在BIOS中设定到190W来执行Turbo模式,在个别应用中进一步提升CPU时钟频率,带来效能上的提升。
LGA1156接口酷睿i7/i5处理器从LGA1366接口处理器那里很好的继承了Turbo Mode技术(中文名为睿频加速技术)。他的加入可以很好的帮助处理器在空闲时刻降低功耗,从而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能的目的。
单线程下酷睿i5能飙升至3.2GHz频率运行软件
Turbo Mode功能是一项可以充分使用处理器工作效率的技术。它能让内核运行动态加速。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关闭以及加速单个或多个内核的运行。如在一个四核的Nehalem处理器中,如果一个任务是单线程的,则可以关闭另外三个内核的运行,同时把工作的那个内核的运行主频提高,这样动态的调整可以提高系统和CPU整体的能效比率
● 全新智能酷睿 —— 超线程技术解析
除了睿频加速技术之外,超线程技术也成为了全新酷睿家族中不可不提的智能应用。我们知道,Nehalem架构重新启用了曾经在NetBurst上应用过的超线程技术,不过已经更名为同步多线程技术(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SMT)。NetBurst架构上的超线程技术局限于FSB和内存传输数据带宽,实际带来的性能提升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后来的酷睿2处理器直接抛弃了超线程技术。
8线程设计能将运算周期缩短20-30%
Nehalem架构将QPI和集成内存控制器引入后直接带来惊人的带宽,重新启动同步多线程技术毫无疑问不用再担心传输带宽所产生的瓶颈。
Nehalem架构所采用的同步多线程技术基于2路设计,即每颗核心可以同时执行2个线程。在多任务情况下可以有效提升性能,采用这种模拟的逻辑运算核心绝对比直接增加一颗物理运算核心成本低。Intel表示SMT技术可以在能耗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提升20-30%性能
● 全新智能酷睿 —— 整合图形核心
09年1月,英特尔便向全球媒体正式公布了其32nm处理器的最新进程和产品细节。这次技术发布是Intel “Tick-tock” 在2009年度的最新进展,英特尔带来了多个让人激动的消息,这其中便包括全球首个整合图形处理器(GPU)的x86处理器的问世。1月8日即将发布的新酷睿i5及i3处理器新品都首次整合了图形处理器,因此其显示方面的性能无疑非常受到莫大关注。那么处理器内部整合的高清图形媒体加速器是什么样呢?
首批发布的Clarkdale产品系列
根据规格不同,此次发布的新酷睿i5/i3两大系列全部自带图形核心。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此次发布的产品,除了CPU主频不同之外,GPU频率也有所不同,因此GPU频率也成为了处理器性能划分的一个新的标准。例如,酷睿i5-661与酷睿i5-660的主频及CPU规格完全一致,不同的仅仅在于GPU频率。
Westmere和现有Penryn处理器的区别
如上图所示,Intel暂时未将处理器模块和图形核心模块(含内存控制器)完全融合在一起,而是直接封装在一块基片上,32nm工艺处理器的基板上将有两个Die,二者的制造工艺也不同,其中一个是使用32nm工艺制造的处理器内核,另一个较大的是使用45nm工艺制造的GPU+内存控制器。
这样的处理器构造和英特尔在08年底发布的在同一个Die上集成处理器内核+内存控制器又发生了很大变化,英特尔称这种模式为MCP(多芯片封装处理器)。不过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要想使用到处理器中的GPU核心,您必须购买提供了视频输出接口的H55主板。若是您使用的是没有提供视频输出接口的P55主板的话,那么就只能使用到CPU核心了
● 全新智能酷睿 —— 高清图形媒体加速
在前面我们了解了英特尔在全新的酷睿i5/i3中所集成的显示核心的特性及架构,那么对于全新的酷睿家族产品而言,它们与上一代的产品相比都有哪些不同的特性及优秀的功能呢?它的性能表现相比上代产品又有着哪些的改变呢?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英特尔显示核心的规格参数。作为第三代统一共享架构产品,英特尔全新酷睿处理器+英特尔5系列芯片组具备了12EUs执行单元,能够完美的支持Window7操作系统。在功能方面,也能够支持OpenGL 2.1特效,并具备了900MHz的频率,拥有着更强劲的性能。
同时在媒体特性等方面,全新的酷睿家族平台同上一代产品相比也有着很大的突破。其中全新的酷睿家族平台能够支持双视频解码,在锐度,HDMI输出、HDCP及Dolby* TrueHD和DTS*-HD Master Audio等音效方面也有着很大的突破。
凭借着英特尔Clear Video高清技术的优秀支持,全新的酷睿家族平台能够为消费者们提供优化的高清回放效果及令人惊叹的视频质量,同时能够完美的支持数字显示及多路优质音轨
● 全新智能酷睿 —— 32nm全新工艺
当然除了架构上的不同之处,32nm的全新制程也是受到消费者们关注的另一大亮点。了解芯片行业的人知道,要想提高CPU的性能一方面是提高他的主频,一方面是更改他的架构,再有一方面就是提高他的制作工艺了。制造工艺的改进理论上可以带来功耗的降低,使得产品的默认时钟频率可以更高,直接提升性能。
32nm晶圆展示
● Intel 32nm 制造工艺的技术优势
和现有的45nm工艺相比,32nm工艺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显著的变化:
>>32nm工艺使用第二代高-K金属栅级
0.9nm等价氧化物厚度高-K(45nm技术是1nm)
金属栅级工艺流程更新
30nm栅极长度
第四代应变硅
>>有史以来最紧密的栅极间距
第一代32nm技术将使112.5nm栅极间距
>>有史以来最高的驱动电流
>>晶体管性能提升22%
>>同比封装尺寸将是45nm工艺产品的70%
32nm的栅极间距更密但漏电率仍然得到改善
相对于45nm工艺,NMOS晶体管的漏电量减少5倍多,PMOS晶体管的漏电量则减少10倍以上。由于上述改进,电路的尺寸和性能均可得到显著优化。
英特尔方面宣称,第一批32nm处理器的功耗将和现有同档次45nm处理器大致持平或稍低,但性能会大幅度提升
● 全新智能酷睿 —— 智能缓存技术解析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睿频加速技术、超线程技术等多项新酷睿家族产品的智能应用,其实智能缓存技术同样是新酷睿家族中极具亮点的特色。新酷睿家族的处理器是基于Westmere架构的产品,其延续了三级缓存的使用。其L1缓存的设计与酷睿微架构相同,而L2缓存则采用超低延迟的设计,不过容量大大降低,每个内核仅有256KB,新加入的L3缓存采用共享式设计。
上图为Westmere 核心结构图,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三级缓存由两颗核心完全共享,它几乎可以处理所有的一致性流量问题,同时不需要单独打扰每颗独立核心自己的L1、L2缓存。如果L3缓存没有命中,那么我们需要访问的数据也不在L1或者L2中,此时也不需要侦听所有核心。如果L3缓存命中成功,它还可以作为侦听过滤器。
Westmere核心的每个核心有64KB的L1和256KB的L2在L3缓存中保留数据,因此在总共的4MB L3中,有1MB-1.25MB的数据与前两级缓存相同。
为了提高缓存利用效率,Westmere核心使用了MESIF缓存一致性协议(全称为MESIF cache coherency protocol),在它的L3缓存中的每一个缓存行里,有4bit用作核心确认,以此表明是哪一个核心在它私有的缓存里具有这个行的数据备份。如果某个核心确认位设置位0,则那颗核心就不具有该行的数据备份;如果两个以上核心的确认位都有效,设置为1,那么该缓存行就被确定为未被修改的,任何一个核心的缓存行都不能够进入更改模式;当4颗核心确认位都是0时,就不需要对其它内核做侦听,而只有1个位是有效时,则只需要侦听那1颗核心。这种仲裁机制让Westmere的L3缓存避免了每个核心数据一致性错误,带来更多带宽
● 全新智能酷睿 —— 内存控制器发力
当然,缓存的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在处理器内部,集成的功能同样有变化,内存控制器(integrated memory controller)简称IMC,由于新酷睿家族处理器通过QPI直接与内存交换数据,因此CPU内部就必须集成一个控制内存的部门。通过内存控制器设计,Westmere 延续了Nehelem架构的优势,处理器达到了酷睿2处理器的4倍内存带宽,使得每个核心可以支持最大10个未解决的数据缓存命中失败和总共16个命中失败,比酷睿2单核心8个总共14个提高不少。
内存控制器架构图
内存控制器和QPI总线的结合工作,令数据延迟大大降低,直接的表现就是我们在运行大型软件或大型3D游戏时的数据加载时间大大减少,这对无法忍耐长时间数据加载的玩家确实是一个利好消息。新酷睿家族的高端酷睿i7-900系列拥有三通道内存控制器,而Core i7的800系列及酷睿i5/i3也都同样整合了内存控制器。
在频率方面,除了早期的酷睿i7仅仅能够支持到DDR3 1066之外,全新的酷睿i5/i3等产品均能够支持DDR 3 1333频率的内存。这也为玩家获得更高的性能奠定了基础。内置的DDR3内存控制器需要处理器引出更多的针脚而对内存进行支持,因此我们看到支持三通道DDR3的Bloomfield核心Core i7需要LGA 1366的针脚,而由于Lynnfield Core i7/i5及Westmere Core i5/i3处理器仅支持双通道内存,因此所引出的针脚也大大减少了,而对于集成的PCI-E控制器来说,晶体管数量并不多,故而体积也较Bloomfield核心Core i7有所减小,几乎与上一代的Core 架构的产品保持了一致
● 全新智能酷睿 —— 全新指令集
在45纳米Core架构时代,Intel首次为旗下产品加入了SSE4.1指令集,他的出现令45nm工艺产品相比65nm产品的多媒体性能提升了将近70%。在Nehalem架构产品上,Intel再一次添加了新的指令集SSE4.2,换来的性能提升自然不言而喻。
Nehalem架构加入了SSE4.2指令集
SSE 4.1版本的指令集增加了47条指令,主要针对向量绘图运算、3D游戏加速、视频编码加速及协同处理的加速。英特尔方面指出,在应用SSE4指令集后,45纳米Penryn核心额外提供了2个不同的32位向量整数乘法运算支持,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引入了8位无符号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16位、32位有符号和无符号的运算,能够有效地改善编译器编译效率,同时提高向量化整数和单精度运算地能力。另外,SSE4.1还改良了插入、提取、寻找、离散、跨步负载及存储等动作,保证了向量运算地专一化。
Nehalem架构的SSE4.2指令集
经过测试,SSE4.1指令集的处理器比不具备此指令集的同档次处理器的视频编码效能提高了70%,在游戏中也有很明显的性能提升。而SSE4.2指令集则将重点放在了文本处理上。据英特尔透露,Nehalem的SSE4.2指令集中的7条指令用途各不相同,有面向CRC-32和POP Counts的,也有特别针对XML的流式指令。帕特·基辛格表示,SSE4.2指令集可以将256条指令和并在一起执行让类似XML的工作性能提升3倍
● 全新智能酷睿 —— 绝配5系主板
由于架构方面的变化,全新的酷睿家族在平台的整体搭配上有着不小的改变。针对高端定位的酷睿i7而言,X58主板无疑是其最好的搭档,而针对酷睿i5及i3来说,P55及H55等中端主流的产品无疑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持机性价比。
针对全新酷睿家族绝配的X58及P55主板,此前我们已经有过很多次的介绍,此次Clarkdale平台的发布计划使得业界的目光就集中在了集成GPU的32nm CPU及其配套芯片H55/H57身上。Intel借32nm处理器核心面积可缩小至45nm系列产品70%的客观优势,再次成功应用了奔腾D时代的“胶水”技术,将图形核心成功“粘”进CPU中,并同时开发了新一代配套芯片组H55/H57来帮助发挥集成GPU的作用。
Intel在计划中为LGA1156处理器准备了5款芯片组---H57,P57,Q57,H55,P55,其中P55已于今年上市,与其搭配的Lynnfield核心处理器一时间也凭借较高的性能大放光彩,而其他四款芯片组P57,H57,H55,Q57要等到一月才会发布,他们之中的高端型号H57,P57,Q57将会支持全新的Braidwood技术,H55则是H57的缩水版,就目前已经曝光的实物主板产品来看,H55正式上市后的定位应该不会很高。
从上图我们可以了解到,用来搭配Clarkdale核心处理器的Intel新系列---H系列主板提供了对Flexible Display Interface接口的支持,可以提供DVI,HDMI,DisplayPort等多种视频接口,与整合了图形核心的Clarkdale处理器(包括32nm制程的Core i3/i5等)一起组成了Intel新一代整合平台。H55/H57延续了自P55开始使用的单芯片设计,这是由于CPU已经整合了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GPU核心等几乎全部的原北桥功能。同时,新款芯片组在保留下来的南桥在功能上也稍有改变,这也是为了迎合单芯片设计的需要。
在所支持的技术方面,H57拥有可以用来恢复数据的Rapid Storage Technology技术,用于远程管理,诊断,修复电脑的Remote PC Assist技术(最新消息称H55也会支持此技术)。H55/H57同时支持的技术包括Remote Wake(用于远程唤醒计算机),Quiet System(可以根据温度控制风扇转速)等,从这个角度来看,H55相对H57缩水并不严重。
在接口方面,H57可以支持14个USB2.0接口,6个SATA2接口,8条PCI-E 2.0 x1插槽,4条PCI插槽,H55则只能支持12个USB2.0接口,4个SATA2接口和6条PCI-E 2.0 x1插槽,而且无法组建RAID阵列,这也是H55与H57比较明显的差别之一
● 全新智能酷睿 —— 完美Win7体验
在前面,我们已经针对全新酷睿家族的种种特性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相信玩家们对其特性及功能有了一个非常详实的了解。那么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全新酷睿家族有着怎样智能的体现呢?
全新酷睿家族处理器带来的个人体验
伴随着Winows 7的上市,不少玩家都升级硬件平台而体验全新操作系统的魅力,全新酷睿家族的处理器产品对Win7系统有着很好的支持,而带英特尔®高清显卡的全新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更是无需独立显卡便能够实现响应迅速的Windows 7 体验。
英特尔全新的酷睿家族处理器能够提供完美的高清视频编解码,足以满足用户在Win7下流畅播放高清的体验,同时增强的SSE指令也可以提升流媒体及互联网电视的质量。在英特尔的全新酷睿家族中,集成了英特尔®高清显卡的全新 酷睿™ 处理器拥有支持WDDM 1.1和DirectX 10的特性,能够完美享受到Win 7的Aero体验,同时也能够提供高才支持,为动态图像调节更高的精度及色域
● 全新智能体验 —— 酷睿i5-661解析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都对全新酷睿家族充满了期待。当然作为新酷睿家族中的全新一员,酷睿i5-600系列及酷睿i3-500系列一定备受玩家们的期待。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两款产品进行一个剖析,让玩家更多的了解到这两款产品的具体信息。
首先我们来看英特尔酷睿i5-661处理器。这款产品采用了全新的LGA1156的接口设计,接口的防呆设计同酷睿i7/i5如出一辙,在外观上,其与酷睿i7相比要小了很大一圈,不过与现有的酷睿i5系列产品保持一致。
这款产品的处理器部分采用了英特尔的32nm工艺,主频高达3.33GHz,其采用133MHz*25的这种低外频、高倍频的设计,拥有优秀超频能力。同时,Core i5-661同样是通过QPI直接与内存交换数据,因此CPU内部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DDR3内存规格。
酷睿 i5-661处理器拥有原生2个核心,具备超线程技术,能够模拟四核心运行。其共享4MB L3缓存外,每颗核心内部还单独具备256KB的L2缓存,另外还为每颗核心配备了与Core架构极为类似的32KB L1缓存。Intel在进军45纳米时加入了SSE4.1指令集,令处理器的多媒体处理能力得到最大70%的提升。在Nehalem架构的Core i7处理器中,SSE4.2指令集被引入,加入了STTNI(字符串文本新指令)和ATA(面向应用的加速器)两大优化指令。
待机状态下时,Core i5-661能够自动调节倍频,处理器的部分核心及无需使用的缓存部分进入深度休眠的状态,从而降低处理器的功耗。同时,全新的酷睿i5 -661处理器还拥有非常强劲的睿频加速技术,动态的调整可以提高系统和CPU整体的能效比率。
由于酷睿i5-661处理器首次整合了英特尔的显示核心,因此其具备了一定的3D性能。通过GPU-Z我们可以看出,酷睿i5-661的整合图形核心采用了45nm工艺制程,能够支持DX10特效,不过由于是未上市的新品,因此GPU-z也不能完全监测到更多详细的信息,不过该显示核心的核心频率高达900MHz,是新酷睿家族中具备显示核心的频率最高的一款产品,因此性能具备一定的优势
● 全新智能体验 —— 酷睿i3-540解析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英特尔酷睿i3-540处理器。这款产品同样采用了全新的LGA1156的接口设计,CPU部分同样的使用英特尔32nm工艺制造,主频高达3.07GHz,其采用133MHz*23的这种低外频、高倍频的设计,拥有优秀超频能力。同时,Core i3-540同样是通过QPI直接与内存交换数据,因此CPU内部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支持双通道DDR3内存规格。
酷睿 i5-540处理器拥有原生2个核心,具备超线程技术,能够模拟四核心运行。其共享4MB L3缓存外,每颗核心内部还单独具备256KB的L2缓存,另外还为每颗核心配备了与Core架构极为类似的32KB L1缓存。Intel在进军45纳米时加入了SSE4.1指令集,令处理器的多媒体处理能力得到最大70%的提升。在Nehalem架构的Core i7处理器中,SSE4.2指令集被引入,加入了STTNI(字符串文本新指令)和ATA(面向应用的加速器)两大优化指令。
Core i3-540 CPU-Z截图信息
待机状态下时,Core i3-540能够自动调节倍频,处理器的部分核心及无需使用的缓存部分进入深度休眠的状态,从而降低处理器的功耗。不过,全新的酷睿i3 -540处理器不具备睿频加速技术,这也是其与酷睿i5处理器最大的区别。
由于酷睿i3-540处理器同样整合了英特尔的显示核心,因此其具备了一定的3D性能。通过GPU-Z我们可以看出,酷睿i3-540的整合图形核心采用了45nm工艺制程,能够支持DX10特效,同样由于是未上市的新品,因此GPU-z也不能完全监测到更多详细的信息,不过该显示核心的核心频率达到了733MHz,性能较为强劲。
可以看出,酷睿i3处理器与酷睿i5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睿频加速技术,其实除了睿频技术之外,VT-d、TXT及AES指令集等酷睿i3都无法提供支持
● 英特尔新酷睿处理器测试平台与方法
本次测试采用Core i5-661及Core i3-540处理器,搭配Intel原厂H55主板。内存方面我们则采用了2根DDR3 1333内存组建双通道系统,该测试将在Windows 7 Ultimate下进行。同时,为进一步的体现出新酷睿家族处理器的性能定位,我们还挑选了数款不同定位的处理器产品。详细的硬件设定及规格请参见下表:
测 试 平 台 及 相关 介 绍
中央处理器
Core i5-661 @3.33GHz
双核四线程/133MHz×25 /4MB L3缓存
Core i3-540 @3.07GHz
双核四线程/133MHz×23 /4MB L3缓存
Core i7-975 Extreme Edition @3.33GHz
四核八线程/133MHz×25 /8MB L3缓存
Core i7-870 @2.93GHz
四核八线程/133MHz×22 /8MB L3缓存
Core i5-750 @2.66GHz
四核/133MHz×20 /8MB L3缓存
Core 2 Duo E8400 @3.00GHz
双核/333MHz×9 /6MB L2缓存
AMD Phenom II X4 965 @ 3.4GHz
四核/200MHz×17 /512KB×4 L2缓存/6MB共享L3缓存
AMD Phenom II X2 550 @ 3.1GHz
双核/200MHz×15.5 /512KB×4 L2缓存/4MB共享L3缓存
散热器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单个120mm*25mm风扇 / 1600RPM)
内存模组
G.SKILL F3-12800CL9T-6GBNQ 2GB*3
(SPD:1600 9-9-9-24-2T)
主板
Intel H55
(Intel H55 Chipset)
Intel DP5KG
(Intel P55 Chipset)
ASUS P6T
(Intel X58 Chipset / BIOS版本号:0112)
ASUS Rampage Formula
(Intel X48 BIOS版本:0801)
微星790FX-GD70
(AMD 790FX+SB750)
显示卡
Radeon HD5850
(核心/显存频率725MHz /4000MHz)
硬盘
WD 鱼子酱KS 640G 7200转 16M(串口WD6400AAKS)
(640GB / 7200RPM / 16M
电源供应器
Topwer TOP-900W
(ATX12V 2.0 / 900W)
显示器
HANNS.G HG281D
(28英寸宽屏液晶 1920X1200 @ 60Hz)
功率负载仪
Seasonic PowerAngel
与平台相连,不包含显示器
OS
Windows 7 Ultimate
32bit / 版本号:7600
测试项目分为基准测试,包括综合性能测试、科学运算能力测试、内存及缓存效能测试、多媒体性能测试(包括图形渲染能力和视频编码能力)、游戏性能测试。
测 试 项 目 及 相 关 介 绍 | |
综合性能测试 | Futuremark PCmark Vantage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科学运算能力 | Fritz 10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ScienceMark | |
AlexanderGoodrich, B.S. / 版本号:2.0 | |
Super π 1M | |
圆周率计算软件 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内存/缓存效能 | WinRAR 3.71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SiSoftware Sandra 2009 |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图形渲染能力 | CINEBENCH R10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视频编码能力 | Mainconcept H.264 Encoder 2.01 |
将一段MPEG格式的视频转换为AVI格式 | |
TMPGEnc 4.0 Xpress 4.4.2.238 | |
将一段MPEG格式的视频转换为AVI格式 | |
基准游戏性能 | Futuremark 3Dmark 2006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Futuremark 3Dmark Vantage | |
软件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DX9游戏性能测试 | |
Call of duty:Morden War 2 | |
Fraps记录,手动打完第一关 | |
DX10游戏性能测试 | Crysis |
游戏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FarCry2 | |
游戏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StreetFighterIV | |
游戏自带测试脚本,测试2遍取第二遍成绩 | |
系统信息获取 | CPU-Z |
www.cpuid.com / 版本号1.52 |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我们的硬件评测使用的内存模组、电源供应器、CPU散热器均由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提供,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是华硕(ASUS)玩家国度官方店、英特尔(Intel)至尊地带旗舰店和芝奇(G.SKILL)北京旗舰店,同时也是康舒(AcBel)和利民(Thermalright)的北京总代理。
* 由于睿频加速技术是全新酷睿家族处理器产品中最具特色的一大亮点,因此本次测试我们将会开启该项功能来进行整套。当然由于睿频加速技术会根据负载及软件情况自动调节频率,因此测试的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 PCmark Vantage测试
来自Futuremark的PCmark系列测试软件与SYSmark系列相比,更加偏重于娱乐应用。针对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PCmark也从2005升级到了Vantage,全新的PCmark Vantage不仅包括系统总分,而且还包含了Memories(内存)、TV and Movies(视频)、Gaming(游戏)、Music(音乐)以及Communications(通信)和Productivity(生产力)。接下来是各个处理器在PCmark Vantage中的表现:
在平台的整体性能测试中可以看出,新酷睿家族的新品酷睿i5及i3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其中酷睿i5-661的成绩几乎可以比肩期间的酷睿i7-975。当然这与其默认的3.33GHz的高主频不无关系,同时凭借其具备的睿频加速技术,能够获得较高的成绩也在情理之中。
而不具备睿频加速技术的酷睿i3处理器则表现的中规中矩,虽然整体性能较同级别的酷睿i5-661相比还有所不及,不过同样令人非常满意。
测试我们还特意的加入了上一代的主流酷睿2双核产品,从表现来看,新酷睿i5/i3有着非常明显的领先优势,这得益于Nehelem架构的良好基础,同时也令我们对全新酷睿家族的整体表现有了一个非常高的期待
● 核心能力运算性能测试
SiSoftware Sandra是一项非常重要的PC性能衡量软件。不久前它推出了2009版本,增加了对多核心、多线程处理器的支持,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用它来考察PC的总体性能。这里将测试CPU的基本运算能力效能:
基准运算性能测试
在此项测试当中,新酷睿家族的酷睿i5-661及酷睿i3-540均表现的中规中矩,无论是整数运算还是浮点运算,都有不错的表现。从测试中我们看出,随然新酷睿家族即将发布的新品均为双核架构,但超线程技术也让他们有了很好的发挥,较上代主流酷睿2双核产品有着50%的超越,足以说明其优秀的血统
● 多媒体性能测试
多媒体指令集测试我们同样的使用SiSoftware Sandra这款软件来进行评测。这里将测试CPU的多媒体指令集效能:
多媒体运算性能测试
对于多媒体性能而言,缓存大小及主频频率对性能表现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可以看出,新酷睿家族的酷睿i5-661及酷睿i3-540虽非源生四核,但超线程技术同样让其在多媒体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较上代主流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有着极大地提升,也再次证明了新酷睿家族的性能优势
● ScienceMark测试
接下来要进行的是ScienceMark的测试,我们选用的是2.0版本。这是一款通过一些科学方程式来测试系统性能的软件。它主要针对台式机和工作站内存子系统。
ScienceMark测试
虽然处理器的主频频率对ScienceMark测试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过测试的结果表明,架构也同样能够影响处理器的性能发挥,在此项测试中,酷睿i5-661处理器凭借着较高的默认频率表现优异,而酷睿i3-540处理器也完美的表现出了应当具备的高性能
● 科学运算能力检测-Fritz测试
接下来我们进行Fritz 10的测试。在这个测试项目中,Fritz 10针对了多核心处理器进行了优化,比较能够凸显产品的多线程能力。经过测试,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国际象棋测试
Fritz是一款国际象棋软件,它在x86架构PC上实现了当年IBM深蓝所做的关于国际象棋的预测和计算。虽然当前的PC与IBM深蓝并不能相提并论,但至少通过这个运算我们能够从主观上对一台PC,特别是CPU的运算效能有一个认识。在该测试中,双核四线程的酷睿i5/i3处理器表现出了应有的性能,随然不及源生四核处理器产品,但相比上代的中端主流产品还是提升非常的明显
● 科学运算能力检测-super-pi测试
接下来我们进行Super π 1M的测试。在这个测试项目中,Super π则纯为单线程应用,考察CPU核心的运算能力。经过测试,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Super π 性能测试
喜爱超频的玩家对Super π 这款软件一定不会陌生,其对处理器的频率极为敏感。当然处理器的核心架构无疑还是影响其的重要因素。在测试中,具备较高默认频率的酷睿i5/i3处理器表现优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我们从对比中也能看出新酷睿家族处理器在架构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
● 双通道也强大 内存带宽测试
我们接下来将采用SiSoftware Sandra 2009对这两套平台进行内存带宽和缓存带宽的相关测试。与Everest相比,Sandra更为准确可靠,它可以针对内存的浮点带宽和整数带宽进行考察,也可以对整个CPU的缓存带宽进行测试:
内存带宽测试
在此项测试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集成了内存控制器的产品的优势。全新酷睿家族的所有产品都基于优秀的Nehelem架构,因此表现不俗,而芯片酷睿i5/i3处理器也都发挥出了应有的性能。,大幅度的领先了上代产品,体现出了强劲的性能
● 优势继续延续 缓存带宽测试
我们接下来将采用SiSoftware Sandra 2009对这两套平台进行内存带宽和缓存带宽的相关测试。与Everest相比,Sandra更为准确可靠,它可以针对内存的浮点带宽和整数带宽进行考察,也可以对整个CPU的缓存带宽进行测试:
缓存带宽测试
缓存带宽的测试中,全新酷睿家族的新品酷睿i5/i3均表现不俗,酷睿 i5-661处理器及酷睿i3-540处理器都表现中规中矩,再次领先上代主流酷睿2双核产品的成绩证明了不俗的性能
● 内存延迟性能测试
我们接下来将采用SiSoftware Sandra 2009对这两套平台进行内存延迟的相关测试。与Everest相比,Sandra更为准确可靠,它可以针对内存的浮点带宽和整数带宽进行考察,也可以对整个CPU的缓存带宽进行测试:
内存延迟测试
内存延迟的测试中,全新酷睿家族的酷睿i5-661及酷睿i3-540处理器表现的有些令人难以琢磨,按理来说酷睿i5/i3处理器凭借整合的内存控制器应当在该项成绩中表现不俗,不过最终结果有些让我们大跌眼镜,在进行了多次测试验证后,我们确定了成绩的有效性,当然我们估计这种情况与其缓存的大小存在不少的关系
● 图形渲染测试对比
CINEBENCH R10是比较常见的图形渲染软件,其针对多核心处理器有着很好的优化,最多可支持到16核处理器。这款软件对CPU的浮点运算能力要求较高,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谁能在测试中表现抢眼。
图形渲染测试
Cinebench R10对浮点运算能力要求明显,同时核心数量也极大的影响着多核成绩。从与酷睿2双核E8400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新酷睿家族的主流产品还是表现的非常不俗,特别是所具备的超线程技术在该项测试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 解压缩性能测试
WinRAR几乎是每台PC必装的一款软件。其自带的Benchmark测试能够反映出CPU对文件压缩及解压缩处理能力。
由于这款软件对内存带宽的吞吐非常敏感,因此具备带宽优势的处理器在测试中有着更好体现。测试中,全新酷睿家族的酷睿i5/i3处理器表现优异,拥有了不错的性能
● 视频编码能力测试之H.264
随着掌上设备、高清电影的流行,转码成为了许多用户常常接触的日常内容。接下来我们将采用H.264 Encoder这款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处理器编解码的测试。
● 视频编码能力测试-TMPGEnc
接下来我们将采用TMPGEnc这款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进行测试。
可以看出,全新酷睿家族的酷睿i5/i3处理器表现优异,这得益于优秀的架构及完善的指令集,在视频编码等多媒体方面,新酷睿家族的处理器产品无疑是非常优异的选择
● 爽玩老游戏 3Dmark06基准测试
3Dmark系列软件一直以来是用户考察平台游戏性能如何的标杆,接下来我们分别通过3Dmark 2006和Vantage两个版本来进行实际的验证。首先,我们还是来测试一下DX9模式下的3DMark 06这款软件。
可以看出,在3DMark 06下,显卡的性能随着CPU性能的提升而被进一步的挖掘。这也说明了,玩游戏时处理器的性能高低也直接决定了游戏的速度及玩家们的体验感受,测试结果很明显的表现出,全新酷睿家族的酷睿i3凭借着超线程技术及默认高主频取得了不错的3D性能,而酷睿i5处理器也更是凭借优势的睿频加速技术而表现出了优秀的3D游戏性能
● 追流行主流 DX10基准性能测试
3Dmark Vantage是Futuremark最新推出的一款显卡3D性能测试,该款软件仅支持DirectX 10系统及DirectX 10显卡。在3DMark Vantage的CPU测试部分,物理特效的引入极大地检验了处理器的游戏及运算性能。
3DMark Vantage的测试表明多核心的处理器在应对未来主流的3D游戏时,能够更加轻松的应付物理特效,无疑值得消费者们的青睐。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Core i7-870处理器凭借着对多线程的支持,在CPU子项测试中表现优秀,而Core i5-750处理器虽然并不具备超线程能力,单同上代的高端产品相比,依旧表现较为优秀
● 实际应用 DX9游戏实战测试
接下来我们进行游戏实战。我们一共选择了4款热门的游戏,其中包括2款DirectX 9游戏和2款DirectX 10游戏。DX9游戏选用的是使命召唤6和街霸4,测试分辨率统一为1280*1024,画面设置为最高。
从测试中可以发现,更高的频率及更大的缓存容量对游戏影响非常明显。在游戏的测试中,Core i7-870处理器及Core i5-750处理器表现优秀,保证了玩家流畅的游戏体验
● DX10游戏实战测试
我们再来看看2款DirectX 10游戏的测试结果。这两款测试游戏分别是Crysis孤岛危机及FarCry2 ,它们的测试分辨率均为1280*1024,游戏画面均为最高,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DX10游戏性能测试
DX10选用的两款游戏不仅仅对显卡,同时对处理器也都有着较强的要求。在测试中,我们看出Crysis的成绩表现的非常接近,初步估计可能是显卡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瓶颈。而在FarCry2的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核心处理器还是具备了很大的优势,虽然新酷睿家族的酷睿i5/i3处理器并非源生四核,但超线程技术依然让其获得了很好的性能输出
● 新酷睿家族秘笈 功耗控制测试
英特尔的新酷睿家族处理器产品中,酷睿i7及i5的700系列产品均为45nm工艺制造,拥有着很好的功耗控制能力,而即将发布的全新酷睿i5-600系列产品及酷睿i3系列的CPU部分更是采用了32nm工艺,因此功耗方面有着更优秀的控制。
我们可以看出,酷睿i7-975由于较高的频率及整体平台的限制,功耗对比下有少许劣势,但自Lynnfield Core i7及i5处理器开始,新酷睿家族的处理器便凭借着集成了部分北桥功能的架构让其平台整体功耗控制的非常理想。
而全新的酷睿i5及i3系列则凭借着32nm工艺的优势表现不俗,当然我们知道新酷睿i5/i3处理器还集成了显示核心,不过从测试中可以看出,即使功能性有所加强,晶体管增多,但毕竟还是源生双核产品,因此整体功耗的控制可谓是非常的理想
● 质的突破 全新酷睿家族处理器性能小结
从前面的测试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即将发布的新酷睿家族的i5/i3处理器产品的综合性能,相信玩家们都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我们加入的全线处理器性能的参照和上代中端主流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对比,我们也能够非常宏观切直观的了解到全新酷睿家族全线产品的整体综合性能表现。
可以看出,得益于Nehelem架构的延续,无论是酷睿i7还是酷睿i5-700系列亦或是即将发布的酷睿i5-600洗礼及酷睿i3处理器产品,均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他们在同上代产品的对比中表现出了极为不俗的性能优势。当然,酷睿i7及酷睿i5-700系列我们之前已经多番测试,再此不多加赘述,单就酷睿i5-600系列及酷睿i3处理器,我们大致的归结以下几点:
1. 睿频加速技术为智能家族提速
随然酷睿i3系列处理器并不具备上述功能,但该技术还是基本贯穿了新酷睿家族的整条产品线,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出新酷睿家族在搭配睿频加速技术后所发挥出来的性能优势,伴随着睿频加速技术的加入,处理器可以更加智能的根据软件及负载来进行频率调节,优势非常明显,同时也为用户在功耗及性能之间找到了极佳的平衡点。
2. 超线程技术为新酷睿家族填翼
超线程技术是全新酷睿i5/i3所共同具备的智能优势
之前所发布的酷睿i7虽已加入了超线程技术,但软件方面的制约令超线程在实际的性能表现中体现并不十分明显。伴随着全新酷睿家族中两大新成员家族的到来,双核的酷睿i5/i3处理器凭借着超线程技术体现出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图形渲染等方面,表现出了几乎接近于源生四核处理器产品的优异性。
3. 更新的32nm技术为新酷睿助力
不难发现,此次即将发布的酷睿i5-600系列处理器及酷睿i3系列产品均具备了较高的处理器频率,这与其核心的CPU部分采用了32nm工艺制程不无关系。更新的工艺大幅降低了产品的功耗,也让处理器的频率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了可能。同时,32nm工艺也让酷睿i5-600系列的睿频加速技术有着更好的发挥,能够轻松的在功耗范围内达到极高的频率,为高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然有优势亦有劣势,但全新酷睿家族的新品i5、i3的性能表现及功能还远不止这些,它还有一项秘密武器,那就是集成了图形显示核心。作为首次整合了图形核心的处理器产品,其显示方面的性能无疑非常受到莫大关注。
在前面,我们已经很详细的介绍过了此次发布的新酷睿家族的新品的分布及定位,根据规格不同,Clarkdale将分为Core i5/i3/Pentium三个系列,全部自带图形核心。可以看出,此次发布的产品,除了CPU主频不同之外,GPU频率也有所不同,因此GPU频率也成为了处理器性能划分的一个新的标准。例如,酷睿i5-661与酷睿i5-660的主频及CPU规格完全一致,不同的仅仅在于GPU频率。
3DMark 06检测到的显卡信息
全新Clarkdale酷睿i5/i3处理器均采用了45nm制作工艺,架构仍是沿用Intel的GMA整合显示核心架构,在G45自带的GMA X4500上进行了加强优化,使其拥有更高的执行效率。特效方面,其能够能够支持DX10特效。在所有产品中,Intel Core i5-661的GPU频率达到了900MHz,是目前已知的最高频率,而其它酷睿i5/i3系列产品的GPU频率则均为733MHz。
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深度挖掘全新酷睿家族的新品i5/i3的性能,通过测试来为玩家详细解答,整合图形处理器的CPU性能表现到底几何
● PCmark Vantage测试
首先我们来进行系统性能的实测。来自Futuremark的PCmark系列测试软件与SYSmark系列相比,更加偏重于娱乐应用。针对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PCmark也从2005升级到了Vantage,全新的PCmark Vantage不仅包括系统总分,而且还包含了Memories(内存)、TV and Movies(视频)、Gaming(游戏)、Music(音乐)以及Communications(通信)和Productivity(生产力)。
酷睿i5-661处理器PCMark性能实测 —— 最终成绩:7147
酷睿i3-540处理器PCMark性能实测 —— 最终成绩:5955
可以看出,由于全新酷睿家族的酷睿i5/i3采用了超线程技术,因此在整体性能表现上较为优异,特别是针对上代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酷睿i5处理器由于具备了睿频加速技术,因此其综合表现非常突出,可见酷睿i5-661处理器搭配其整合的图形处理器芯片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整体性能需求
● 整合图形显威 3Dmark06基准测试
3Dmark系列软件一直以来是用户考察平台游戏性能如何的标杆,接下来我们分别通过3Dmark 2006和Vantage两个版本来进行实际的验证。首先,我们还是来测试一下DX9模式下的3DMark 06这款软件。
酷睿i5-661处理器3DMark 06测试 总分:2034
酷睿i3-540处理器3DMark 06测试 总分:1741
从上面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在DX9性能中,全新的酷睿i5/i3处理器搭配H55主板后表现出来的3D性能远远高于上代的主流酷睿2双核E8400与G45平台的搭配。当然,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成绩与处理器强劲的性能不无关系,不过也从侧面印证了3D性能同处理器之间的平衡性。作为未来的主流产品奖,新酷睿i3处理器还是表现出了不错的水平
● DX10游戏也能玩 3DMark V基准性能测试
3DmarkVantage是Futuremark最新推出的一款显卡3D性能测试,该款软件仅支持DirectX 10系统及DirectX 10显卡。在3DMark Vantage的CPU测试部分,物理特效的引入极大地检验了处理器的游戏及运算性能。
酷睿i5-661处理器3DMark Vantage性能测试 总分:P484
酷睿i3-540处理器3DMark Vantage性能测试 总分:P394
从上面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在DX10性能测试中,全新的酷睿i5/i3处理器搭配H55主板后表现出来的3D性能与3DMark 06的结果一致,远远高于上代的主流酷睿2双核E8400与G45平台。从中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出具备了双核四线程的新酷睿家族在DX10基准性能测试的CPU项目中,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可见未来随着游戏对多核心的优化增多,多线程将会是未来游戏的趋势所在
● 想玩绝对能玩 三大游戏性能测试
接下来我们进行游戏实战。我们一共选择了3款热门的游戏,其中包括1款DirectX 9游戏和2款DirectX 10游戏。DX9游戏选用的是街霸4,测试分辨率统一为1280*1024,画面设置除FarCry2为中等外,其余两款游戏均为最低。
三大游戏实测
这三款游戏都是目前的主流游戏,其中街霸4是经典游戏的续作,其画面非常优秀,对3D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Crysis及FarCry2都是DX10游戏的经典作品,对处理器性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
从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新酷睿家族的新品i5/i3在Crysis这款游戏当中有着很强劲的性能表现,其大幅度的超越了上代的G45平台,而在街霸4与FarCry2游戏中,较上代的平台也有着一定幅度的提升
● 功耗测试及显示核心性能总结
在前面,我们已经大致的了解了全新酷睿家族在功耗控制方面的情况,那么对于整合平台而言,集成了显示核心的酷睿i5/i3又有哪些优势呢?它具体的表现又是如何呢?
从上面的测试我们便可以看出,采用了32nm工艺制程的酷睿i5/i3处理器在功耗的控制方面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其在待机状态下能够令处理器自动降频从而达到很好的功耗控制状态。而在处理器满载时,其功耗也表现得非常优秀,随然酷睿i5-661与E8400持平,但考虑到酷睿i5-661更高的频率,其无疑还是较胜一筹。
● 新酷睿家族显示核心性能总结
从前面的测试我们不难发现,Intel此次即将发布的整合图形核心的处理器产品在3D性能方面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无论是面对上代的主流G45主板还是目前市面上火爆的785G主板,全新酷睿家族的i5/i3处理器都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性能,当然这一点也得益于处理器的默认CPU/GPU频率均较高,优势相对明显。
在功耗控制方面,CPU核心采用32nm制程工艺的全新酷睿家族产品表现同样优秀,其在双核四线程的满载情况下也仅仅达到90W的功耗,的确显示出了工艺制程方面的优势
● 全新酷睿家族带来便捷消费选购模式
在了解了关于全新酷睿i5/i3的性能之后,购买相信成为了许多玩家开始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在文章开篇之时,我们便已经对全新酷睿家族的市场定位等进行了分析。当然伴随着玩家们对全新酷睿家族性能的深入了解,对其市场一定又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全新酷睿家族处理器 | ||||||
产品型号 | 默认频率 | 睿频加速技术 | 三级缓存 | 超线程 | 内存模式 | 单价 |
Core i7-975 | 3.33GHz | 支持/3.60GHz | 8MB | 支持(4/8) | 三通道 | $999 |
Core i7-920 |
2.66GHz | 支持/2.93GHz | 8MB | 支持(4/8) | 三通道 | $284 |
Core i7-870 | 2.93GHz | 支持/3.60GHz | 8MB | 支持(4/8) | 双通道 | $562 |
Core i7-860 | 2.80GHz | 支持/3.46GHz | 8MB | 支持(4/8) | 双通道 | $284 |
Core i5-750 | 2.66GHz | 支持/3.20GHz | 8MB | 不支持(4/4) | 双通道 | $196 |
Core i5-670 |
3.46GHz | 支持/3.73GHz | 4MB | 支持(2/4) | 双通道 | $284 |
Core i5-661 | 3.33GHz | 支持/3.60GHz | 4MB | 支持(2/4) | 双通道 | $196 |
Core i5-660 | 3.33GHz | 支持/3.60GHz | 4MB | 支持(2/4) | 双通道 | $196 |
Core i5-650 | 3.20GHz | 支持/3.46GHz | 4MB | 支持(2/4) | 双通道 | $176 |
Core i3-540 | 3.06GHz | 不支持 | 4MB | 支持(2/4) | 双通道 | $133 |
Core i3-530 |
2.93GHz | 不支持 | 4MB | 支持(2/4) | 双通道 | $113 |
从目前的产品线来看,英特尔全新酷睿家族虽然从命名上简单的分为了酷睿i7、i5及i3三大阵营,但从产品的规格上还是有着更为细致的划分。
首先来看酷睿i7,其根据接口的不同而横跨了两大平台,LGA 1366主攻顶级的发烧级玩家,他们只追求完美的性能。而对于LGA1156接口的酷睿i7产品而言,则显得更为主流,同时在未来,玩家也会拥有不断升级i7系列产品的机会。
全新酷睿家族同上代主流产品的对比
对于酷睿i5系列而言,核心数量的不同及显示核心的集成与否带给了玩家选则的更多思考。单从价格上来看,两类处理器产品的定位基本一致。因此找准玩家们需求的方向无疑是选择的重要思考对象。
从性能而言,四核的酷睿i5-700系列无疑会更加适合游戏玩家,一方面源生四核的架构具备了更大的三级缓存,同时也拥有更好多核表现,同时玩家选购时多样的显卡搭配也能轻松地家获得更好的性能。而酷睿i5-600系列则是更加偏向于注重高处理性能体验的用户,虽然处理器的硬件规格不如i5-700系列产品,但在功能性上有着显示核心的支持。如果用户对3D性能的要求不高,而又希望能够在功耗及性能间得到完美的平衡,同时又想拥有强劲的功能体验,那么酷睿i5-600系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对于酷睿i3系列处理器来说,其自然是针对主流级的消费群体,虽然性能及功能都不是最好的,但相比而言,亦足以满足大众用户的体验需求,同时平易近人的价格也会带给玩家们一些吸引。
不过,不得不提的是从整体平台组建角度考虑,整合了显示核心的新酷睿i5/i3处理器在搭配上由于整合的原因还是失去了一点普通DIY玩家“攒”的乐趣,因为虽然处理器的性能较为强劲,但图形核心的3D性能毕竟有限,玩家如果选择了主流的整合GPU产品又再购买一块独立显卡的话多少显得有些浪费,同时整体平台在预算方面也显得并不是特别的具有性价比。因此,英特尔如何能够让玩家为整合图形核心买单无疑也是需要多做考虑。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新酷睿家族针对产品及消费需求的不同而划分的产品定位还是非常准确,通过产品的系列标示玩家便可以很明朗的了解产品定位,消费者们在选购主流的产品时几乎可以做到“一站式”消费,这无疑为玩家们的选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方式
● 新酷睿家族引领智能未来新时代
伴随着Clarkdale产品系列酷睿i5/i3处理器的即将发布,全新酷睿家族即将完成布局。新酷睿家族融合了Nehelem架构的诸多特性,如睿频加速技术、超线程技术,同时还开创性的整合了图形核心,并首次在主流市场应用了32nm工艺制程等等,这一切都让新酷睿价则在功能性上有了创时代的突破。
从性能方面而言,全新酷睿家族的处理器产品由于延续了Nehelem架构的优秀特质,表现得可圈可点。虽然Clarkdale产品系列的两大成员i5/i3并非四核产品,而且缓存上也有所精简,但突出的智能特性使其性能表现依然能够眼前一亮,其无疑将会成为主流市场中的黑马,驰骋在中端领域。
此次酷睿i5/i3的发布除了完善新酷睿家族的产品线布局之外,更多的意义还在于它们将会让Nehelem架构有更多机会走下神坛,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喜爱的产品。新一代酷睿品牌的出现,意味着英特尔在架构设计、制造和产品方面获得全方位的领先。Intel以先进的技术及前瞻性的思维再一次先发制人,让竞争对手在产品上落后一步。
对英特尔自身而言,新酷睿家族的发布是对现有产品线的一次全新洗礼,在2010年新年到来之际,这种全新的更替无疑充满意义,伴随着今年经济的回暖及电脑消费需求的增多,新酷睿家族势必会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高性能的乐趣。同时智能化的处理体验模式也会进一步的深入人心,得到更多网友认可。
而对于友商而言,面对全新酷睿家族的发布,中端主流市场无疑也会因为新酷睿家族的到来而充满着更多挑战,中端主流级市场势必掀起一轮新的风暴,而1月8日新酷睿i5及i3的发布便会打响2010年的头场战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