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Intel在2008年开始了全面普及45nm处理器的征程,并顺应Tick-Tock战略顺利在年末准时发布了基于全新设计的四核处理器Core i7。AMD也不差,虽然45nm处理器相比Intel发布时间上晚了一些,但是价格平易近人的它依然获得了大部分用户执着的等待。
AMD和Intel永无休止的较量
2008年就要过去,Intel和AMD在今年都发布了多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无论时间如何无情的流走,无论这些产品的价格到了什么地步,人们都将永远记住这些产品,记住他们为这个时代所带来的改变。
究竟2008年编辑所罗列的十大经典产品中是否有你心中认为最经典的产品,其实优秀的产品那么多又怎么能用十款就总结整个2008年,我们只能尽力做到全面,但是难免出现遗漏,欢迎大家指点告诉我们,让我们能够越做越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块神秘的面纱吧。(排名不分先后)
● 首款45nm双核处理器E8200
酷睿2双核 E8200处理器
作为Intel首款45nm双核处理器,E8200的上市可以说是牵动着所有用户的心,全新的制程展示出来的是更高的默认主频,更大的二级缓存以及更高的前端总线,性能大幅提升,超频能力大幅提升,在所有指标都向上疯涨的情况下,功耗并没有明显的提升,Intel越来越注重能效比了。
E6x50系列虽然将65nm酷睿2双核的性能带至了巅峰,但是随着45nm处理器的发布,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45nm Penryn微架构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不增减芯片体积的前提下,Penryn拥有了4.1亿个晶体管(四核心则达到8.2亿个晶体管),比65nm双核心Conroe多出近1.2亿个晶体管,而芯片尺寸却会缩减到110平方毫米。
Intel 酷睿2双核 E8200(散) | |
适用类型 | 台式CPU |
CPU系列 | CORE 2 DUO |
核心数量 | 双核心 |
内核电压(V) | 1.21 |
制作工艺(纳米) | 45 纳米 |
主频(MHz) | 2660MHz |
总线频率(MHz) | 1333MHz |
倍频(倍) | 8 |
外频 | 333MHz |
插槽类型 | LGA 775 |
针脚数 | 775pin |
L1缓存(KB) | 2*32+2*32KB |
L2缓存(KB) | 6MB |
HyperTransport | 不支持 |
首款45nm酷睿2双核处理器E8200定位较高端,上市价格达到了1600元之多,不过目前已经跌到了千元以下。后续产品陆续诞生,保持了E8000系列高主频的特征,将酷睿2双核的性能完全展示给了广大玩家。
● 超频王子E8400诞生
酷睿2家族作为Intel主打主流市场的产品,给广大用户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还能记得最初酷睿那个有意思的小名“扣肉”。从E6000系列过渡到E8000系列,酷睿平台的架构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正是45nm核心制程的推进,让新一代的双核酷睿处理器有了更值得炫耀的亮点,那就是超频的特质。
45nm制程让发热量更低,功耗也比65nm E6850处理器平均低上10%左右。默认主频为3GHz的E8400在风冷情况下可以超频至4GHz,性能提升非常明显,超频王子称号绝对名副其实。
Intel 酷睿2双核 E8400 (散) | |
适用类型 | 台式CPU |
CPU系列 | CORE 2 DUO |
CPU内核 | Wolfdale |
核心数量 | 双核心 |
制作工艺(纳米) | 45 纳米 |
主频(MHz) | 3000MHz |
总线频率(MHz) | 1333MHz |
倍频(倍) | 9 |
外频 | 333MHz |
插槽类型 | LGA 775 |
针脚数 | 775pin |
L2缓存(KB) | 6MB |
HyperTransport | 不支持 |
作为E8000系列中的一员,E8400凭借着让人欣慰的改良以及出色的性价比表现,成为新一代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顶级象征。
● 昔日王者Q6600
65nm时代相信没有人不知道Q6600处理器,也没有人不想拥有这款性能超群的四核处理器,但是高昂的价格注定它只能是少数人手中的玩物。在45nm制程逐渐走上舞台之后,65nm处理器一步步被淘汰,直到年底彻底的停产。面对这样的局面,Q6600掀起了一场降幅普及风暴,为Intel四核产品的普及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即将停产的Q6600拥有比45nm四核还高的规格,尤其是8MB的二级缓存,对于提高执行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45nm四核迟迟不肯降价的时候,用户发现原来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目前Q6600存活已经基本很少了,随之一起保持降价姿态的Q6700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空缺,可以说在65nm四核即将退市之前,凭借颇高的性价比在年末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Intel 酷睿2四核 Q6600(散) | |
适用类型 | 台式CPU |
CPU系列 | Core 2 Quad |
CPU内核 | Kentsfield |
CPU架构 | 64位 |
封装模式 | 65W |
核心数量 | 四核心 |
工作功率(W) | 105W |
内核电压(V) | 0.85V-1.35V |
制作工艺(纳米) | 65 纳米 |
晶体管(万) | 5亿8200万 |
核心面积(mm2) | 285MM2 |
主频(MHz) | 2400MHz |
总线频率(MHz) | 1066MHz |
倍频(倍) | 9 |
外频 | 266MHz |
插槽类型 | LGA 775 |
针脚数 | 775pin |
L1缓存(KB) | 256KB |
L2缓存(KB) | 4MB*2 |
指令集 | MMX/SSE/SSE2/SSE3/SSSE3/EM64T |
超线程技术 | 不支持 |
HyperTransport | 不支持 |
● 廉价超频王E2200
奔腾双核 E2200处理器
在酷睿2双核为Intel奋力打拼主流市场的时候,主打低端市场的奔腾双核异军突起,以极高的姿态站在了关注度的顶端。同样是65nm的老产品,奔腾双核在由E2140打开局面之后由E2200将奔腾双核的带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摆脱了低端处理器主频低,性能差,超频不行等等缺点,人们发现E2200不但性能不俗,而且超频能力更是低端处理器中一等一的高手。凭借更好的超频能力以及更低廉的价格,低端入门市场瞬间让Intel凭借这款处理器抢走了大部分市场,奔腾双核的名声就此传开。
Intel 奔腾双核 E2200(散) | |
适用类型 | 台式CPU |
CPU系列 | 奔腾E |
CPU内核 | Allendale |
封装模式 | |
核心数量 | 双核心 |
工作功率(W) | 65 |
制作工艺(纳米) | 65 纳米 |
主频(MHz) | 2200MHz |
总线频率(MHz) | 800MHz |
倍频(倍) | 11 |
外频 | 200MHz |
插槽类型 | LGA 775 |
针脚数 | 775pin |
L1缓存(KB) | 32*2KB |
L2缓存(KB) | 1MB |
HyperTransport | 不支持 |
E2200可以说开创了奔腾双核新的时代,不仅主频提升明显,而且超频能力出众,只是在面对65nm制程有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在45nm奔腾双核上市后,E2200安静的退居幕后。
● 里程碑产品黑盒5000+
AMD Athlon64 X2 5000+黑盒版
AMD向来不会干等着Intel在自己头上撒野而无动于衷,在竞争日趋平淡乏味的情况下,开创了自己的黑盒品牌,以不锁倍频方便超频为最大卖点。在对处理器进行一定的挑选之后,品质优异的产品被装进这个酷酷的黑盒子里,一句“Do You dare?”这极具挑衅的标语更是刮起了一股黑色风暴。
这款处理器的“必杀”技能就在于其并未锁定倍频,用户通过简单设置就能使之运行到更高频率,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可以随意对处理器进行“性能调节”。如此简单就能获得更好的性能,相信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产品,都无法阻挡性能上的诱惑。但是初期黑盒版的价格较高,到了5400+黑盒时代,黑盒成为了普通用户都能体验的廉价产品。
AMD Athlon64 X2 5000+ AM2(65纳米/黑盒) | |
适用类型 | 台式CPU |
CPU内核 | Brisbane |
核心数量 | 双核心 |
工作功率(W) | 65W |
内核电压(V) | 1.35V |
制作工艺(纳米) | 65 纳米 |
主频(MHz) | 2600MHz |
总线频率(MHz) | 1000MHz |
倍频(倍) | 13 |
外频 | 200MHz |
插槽类型 | Socket AM2 |
针脚数 | 940pin |
L2缓存(KB) | 512KB*2 |
指令集 | 支持MMX、3DNOW!+、SSE、SSE2、SSE3、NX-bit以及X86-64 |
HyperTransport | 支持 |
其他性能 | 支持AMD64双核技术、高速HT总线设计以及冷而静技术 |
其他特点 | 不锁倍频 |
● 3>2 AMD出奇制胜
喜欢AMD的用户除了喜欢AMD平易近人的价格外,更多的是对于AMD在于Intel的较量中那种无所畏惧的胆量。剑走偏锋的AMD在双核性能无法超越酷睿2双核的情况下,打破常规,创新思维引入了三核这个概念。首款三核处理器8450就此诞生。
三核推出的口号就是“双核的价格,接近四核的性能”,AMD采用了类似田忌赛马的方式,一时间压的Intel透不过气来。凭借较高的性价比,AMD三核在主流市场上大放异彩,人气颇高,AMD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AMD 羿龙X3 8450(盒) | |
适用类型 | 台式CPU |
CPU内核 | Toliman |
核心数量 | 三核心 |
工作功率(W) | 95W |
制作工艺(纳米) | 65 纳米 |
主频(MHz) | 2100MHz |
倍频(倍) | 10.5 |
外频 | 200MHz |
插槽类型 | Socket AM2+ |
针脚数 | 940pin |
L2缓存(KB) | 3×512KB |
L3缓存(KB) | 2048KB |
指令集 | 支持SSE、SSE2、SSE3、SSE4A多媒体指令集和X86-64运算指令集 |
HyperTransport | 支持HyperTransport 3.0总线 |
其他性能 | B3步进 |
● 2008年最佳人气奖得主E5200
在E2200打响了奔腾双核的名气之后,Intel 45nm处理器的又一力作E5200悄然诞生。上市价格就非常大众化的E5200获得了广大用户极高的认可度,出色性能表现,低廉的价格,极佳的超频能力,在E5200身上你很难找到它的缺点,当然并不能说完美。
AMD迫于E5200的压力大幅降低双核产品的价格是抢夺了一定的低端市场份额,但是这并不能阻挡E5200横扫中低端市场的实力。5000元一下的配置一多半以上的用户首选的处理器都是E5200,这么高的人气,可以说08年无人能敌。
Intel 奔腾双核 E5200(散) | |
适用类型 | 台式CPU |
CPU系列 | 奔腾E |
CPU内核 | Wolfdale |
核心数量 | 双核心 |
工作功率(W) | 65W |
制作工艺(纳米) | 45 纳米 |
主频(MHz) | 2500MHz |
总线频率(MHz) | 800MHz |
插槽类型 | LGA 775 |
针脚数 | 775pin |
L2缓存(KB) | 2MB |
HyperTransport | 不支持 |
● 主流市场的开路先锋E7200
酷睿2双核 E7200处理器
最先推出的45nm双核处理器由于定位较高,虽然受关注,但是购买的热情还是不高,毕竟800元以下的价位才是主流用户的最佳选择。作为主流市场的开路先锋,定位稍低的E7000系列才是Intel与AMD展开较量的最直接的武器。首款E7200是该系列主频最低的一款,也是价格最低的一款处理器,我们欣喜的看到E7200展现出非常出色的性能表现。
虽然相比E8000系列E7200的各项主要规格均有不同程度的缩水,但是依然不影响其强劲的性能表现,相比E8000系列高昂的价格,这些缩水也在普通大众的接受范围之内。45nm制程将Core架构的实力全面展现出来,E7200也凭借明显的性能优势,稳稳的坐在了主流市场“老大”的位置。
Intel 酷睿2双核 E7200 (散) | |
适用类型 | 台式CPU |
CPU系列 | CORE 2 DUO |
核心数量 | 双核心 |
制作工艺(纳米) | 45 纳米 |
主频(MHz) | 2530MHz |
总线频率(MHz) | 1066MHz |
倍频(倍) | 9.5 |
外频 | 266MHz |
插槽类型 | LGA 775 |
针脚数 | 775pin |
L2缓存(KB) | 3MB |
HyperTransport | 不支持 |
● 65W四核9350e
Phenom X4 9350e处理器
AMD除了在处理器型号后面加上一个“+”外,今年还加上了一个小写的“e”,这就是AMD顺应趋势又推出的一个新的低功耗系列产品。产品包括主流双核以及高端四核,尤其是低功耗四核产品TDP只有65W,相比一般的高端四核接近140W的功耗,少了一半还多,节能效果不是一般的出色。
在推出了低功耗双核产品4000e系列之后针对高端四核又推出的9000e系列产品,将功耗控制在了65W。在用户疲于追求顶级性能的时候,这样的一款产品不仅顺应了节能环保的号召,更是让用户的眼前一亮,AMD的创新思维再一次让自己站在了主动的位置上。
AMD 羿龙X4 9350e(盒) | |
适用类型 | 台式CPU |
CPU系列 | 羿龙 |
核心数量 | 四核心 |
工作功率(W) | 65W |
内核电压(V) | 1.05~1.125v |
制作工艺(纳米) | 65 纳米 |
主频(MHz) | 2000MHz |
总线频率(MHz) | 1800MHz |
外频 | 200MHz |
插槽类型 | Socket AM2+ |
针脚数 | 940pin |
L2缓存(KB) | 512KB*4 |
超线程技术 | 不支持 |
HyperTransport | 支持 |
● 巅峰性能制作i7-920
Core i7-920处理器
严格执行Tick-Tock发展方针,Intel遵守诺言在年底推出了全新设计的Core i7处理器。Core i7之所以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除了Intel首次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CPU内部,并且还是三通道DDR3内存,另外一个就是沿用了多年的前端总线概念被彻底抛弃,QPI总线频率接班上任。
Core i7性能上的强势已经不用再详细描述,高调的Intel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信息传达到了用户的脑子里。全新的LGA 1366接口将替代LGA 775接口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i7的发布彻底颠覆了原有的平台,为了它你不得不扔掉大部分原有的硬件,能引起这样一次大换血的处理器我们能将它落下吗?
Intel 酷睿i7 920(盒) | |
适用类型 | 台式CPU |
CPU系列 | Core i7 |
核心数量 | 四核心 |
工作功率(W) | 130W |
制作工艺(纳米) | 45 纳米 |
晶体管(万) | 7.31亿 |
主频(MHz) | 2670MHz |
QPI总线 | 4.8GT/s |
插槽类型 | LGA 1366 |
针脚数 | 1366pin |
L1缓存(KB) | 4×64KBKB |
L2缓存(KB) | 4×256KB |
L3缓存(KB) | 8192KB |
总结:
2008年的处理器市场有太多产品值得我们去怀念,有太多经典的产品出现,限于篇幅制约实在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像AMD Phenom X4 9650这样跌破千元的四核产品均值得我们再一次回味,所以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大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在2008年最让你印象深刻的CPU,相信结合大家的智慧我们能更全面的了解2008年风起云涌的CPU市场。
【每日推荐】即刻拥有 PQI双口固态硬盘超值团购
【游戏推荐】无视休闲玩家?《星际2》新系统全解析
《星际争霸2》作为《星际争霸》的续作,不仅仅是画面变得漂亮了,系统上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这就使《星际争霸2》战术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出《星际争霸2》有明显凌驾于《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3》的改动,不过现在的资源系统和操作模式已经让游戏的思路发生了改变。[详细]
【游戏推荐】圣诞节十大最不能让孩子们玩的游戏
眼看圣诞节将至,各大媒体和游戏网站都推出了年底游戏导购专题,然而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公共检举人Kym Worthy日前却发布了一份"10大最不能买给孩子的游戏名单",提醒广大家长在圣诞节期间千万不要给孩子们购买这些游戏当作礼物,而这也是Worthy连续三年发布该名单。[详细]
- 相关阅读:
- ·砍掉核显满足强迫症 无核显CPU大搜罗
//cpu.zol.com.cn/559/5596032.html - ·新平台神U E3-1230 V5京东售价1989元
//cpu.zol.com.cn/559/5598451.html - ·中端游戏优选 i5-6500京东报价1399元
//cpu.zol.com.cn/559/5599455.html - ·不超频也能畅玩 i7-4790京东售2059元
//cpu.zol.com.cn/559/5599477.html - ·中端优选 AMD A8-7650K京东售价519元
//cpu.zol.com.cn/559/5599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