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2诞生时就号称性能提升40%,能耗降低40%,从而把以频率衡量处理器性能多年的消费者带入了能效化为主的时代。酷睿2双核处理器有着5大特点。第一,宽位动态执行。第二,职能控制功率。第三,共享2级缓存。第四,智能内存访问。第五增强数字媒体。以上五大特点让Intel酷睿2处理器在推出之际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对手,有点独孤求败的味道。
● 宽位动态执行
“性能=频率×每个时钟周期的指令数”是Intel提出的对性能的创新理解,通过提升每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从而显著改善执行能力。相比上代产品提升至4组的解码器,让每个内核将变得更加“宽阔”,同时处理的指令数也成倍增长。这项改进主要就是为了提升每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
● 智能功率能力
在环保节能观念盛行的大形势下,每款新处理器都会在这方面大作文章。此项改进可以智能地打开当前需要运行的子系统,而其他部分则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大幅降低处理器的功耗及发热。
● 高级智能高速缓存
以往的多核心处理器,其每个核心的二级缓存是各自独立的,这就造成了二级缓存不能够被充分利用,并且两个核心之间的数据交换路线也更为冗长,必须要通过共享的前端串行总线和北桥来进行数据交换,影响了处理器工作效率。 共享二级缓存的做法,有效加强了多核心架构的效率,大幅提高了二级高速缓存的命中率,从而可以较少通过前端串行总线和北桥进行外围交换。
● 智能内存访问
以前我们要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就需要等待处理器完成前面的指令后才可以进行,这样的效率显然非常的低。智能内存访问就是对内存读取顺序做出分析,智能地预测和装载下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数据,这样能够减少处理器的等待时间,减少闲置,同时降低内存读取的延迟,而且它可以侦测出冲突并重新读取正确的资料及重新执行指令,保证运算结果不会出错误,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 高级数字媒体增强
高级数字媒体增强也同样是为了提高每个时钟周期的指令数而诞生,酷睿微体系结构拥有128位的SIMD执行能力,之前的处理器需要两个时钟周期来处理一条完整指令,现在一个时钟周期就可以完成一条指令,效率提升明显,单周期128位SIMD执行能力令处理器拥有高能效表现。
基于以上这些先进的创新特性,英特尔酷睿微体系结构提供了比前代架构更卓越的性能和更高的能效,那么羿龙三核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 第1页:600-800元市场情况概述
- 第2页:酷睿架构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