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览2008年:英特尔Tick-Tock力压AMD三核
借着奥运的契机,2008年IT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四核CPU的迅速普及、海量内存时代的到来、TB级硬盘价格的崩盘、还有不断更新换代的主板芯片组、显示核心……摩尔定律还在发挥着它神奇的作用,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作为行业发展的指南针,英特尔和AMD两大芯片级厂商2008年的最新技术和产品自然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
随着Nehalem架构酷睿i7处理器的发布 英特尔完成了Tock舞步
Tick-Tock的发展模式是英特尔在2006年酷睿架构推出后给世人许下的诺言,07年年底英特尔兑现了这一诺言,将45纳米制程导入桌面级CPU市场,并在2008年前三个季度迅速完成与65纳米制程产品之间的交替;今年11月18日,英特尔再次兑现诺言,将一款革命性架构的产品——酷睿i7投向市场,同时引入X58主板芯片组,随着酷睿i7而来的还有一系列新兴名词:QPI总线、集成内存控制器、SSE4.2指令集、Turbo……
AMD 45纳米“上海”虽未延期 但桌面级产品却要等到2009年Q1
而AMD方面,K10架构在与酷睿之间的性能对比中表现吃力,习惯出奇兵的AMD在2008年利用自身产品直连架构的优势推出了三核心处理器——Phenom X3,并迅速以价格夺取主流市场;针对低端市场,AMD继英特尔推出赛扬双核E1000系列后悄然投放了闪龙X2 2100+等产品,继续以性价比巩固份额,后期为了延续黑盒5000+的辉煌,AMD还推出了“升级版”产品——黑盒5400+,仍然延续K8架构。在2008年12月3日,AMD将在中国上海全球发布45纳米的“上海”系列皓龙处理器,而针对桌面市场的产品则要推迟到2009年Q1。
纵观2008年英特尔和AMD所有产品特点可以看出一条主线:英特尔继续以Tick-Tock战略取得技术和市场占有率的优势,而AMD在桌面级处理器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提出“三大于二”,两大芯片巨头的争夺让2008年的CPU技术、市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英特尔、AMD两大厂商在2008年的产品特点,与大家一起回顾x86市场最新的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