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苹果公司宣布将指定英特尔作为其Macintosh唯一的芯片供应商的消息发布后,恐怕最失望的就是
AMD了。抛出苹果不谈,AMD公司正在同很多全球性的OEM厂商洽谈合作事宜,比如戴尔。
实际上,类似戴尔、苹果等PC厂商们也和普通消费者一样,非常注重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但是由于出货量巨大,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他们不得不考虑产品的供应问题。可是这无疑是AMD公司的软肋。考虑到这一点,AMD失去和苹果公司合作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其产能很难和英特尔公司抗衡。要想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大型的厂商如戴尔、甚至苹果都需要大量的处理器芯片。可是AMD显然目前还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对此,我们无法责怪AMD,因为十几年的抗争,他们有限的财力很难打破英特尔一头独大的局面。而英特尔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完全有能力应对扩建或新建生产工厂的局面,从而有效提高产能,为OEM厂商提供数百万的处理器产品。另外,英特尔公司也完全有能力承受其在芯片生产上可能遭受的损失,而AMD在这方面还是输不起的,至少目前如此。
尽管包括苹果在内的OEM厂商们都意识到英特尔公司的处理器产品并非十全十美,特别是在价格上还是有些偏高。可是面对市场,他们提供给客户的机型速度上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求。特别是普通客户对于双核心的英特尔和AMD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异反应并不敏感。人们选择的时候更多的关注品牌知名度,英特尔的金字招牌无疑能够帮助OEM厂商们满足客户的这个偏好。
有人争论说AMD即将开工的生产工厂会有能力满足苹果公司和其他OEM厂商的需要,但这不太可能。假设这个消息是真实的,按照苹果的计划,将在2007年中期将全部产品线转用英特尔处理器,包括iBook和PowerBook等产品。而目前AMD公司的财务、生产日程、生产能力以及新工厂的建设规划都还是个未知数,对AMD公司是个风险,对于苹果公司也存在了巨大的风险。苹果显然不愿简单的把宝押在AMD那个并不确定的时间表上,毕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打乱苹果转向x86架构的原定计划。
就这场"苹果"战役而言,AMD公司毫无疑问,再一次被打入了冷宫,落在了英特尔的后面。而且AMD公司要解决目前的产能问题难度很大,涉及的到问题也错综复杂。显然它不能简单的把原因归咎于财务能力上,或许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更好的全面的性能的产品会帮助AMD公司逐步超越英特尔。
不管怎样,AMD公司较以前相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打破了
CPU领域里英特尔独霸天下的局面,竞争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如果大家经常关注硬件论坛,会惊讶的发现,在很多场合的评测中,AMD公司的相关产品都要优于英特尔。在网上有关的用户喜好调查中,喜欢AMD的用户达到了英特尔的4倍以上。我也经常听到身边的很多计算机发烧友这样调侃英特尔:"英特尔还在生产CPU吗?"。是的,我们希望AMD公司一路走好,继续充当那个让人钦佩的IT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