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终于推出了让我们期待已久的Athlon XP处理器,Athlon的支持者们也总算可以高兴了。这次的Athlon XP处理器也是采用了Palomino核心,和前不久推出的Athlon MP处理器是一样的核心,MP是支持服务器的版本,但是采用的是旧式的CPGA封装形式,这次新推出的Athlon XP处理器就是采用了新的OPGA(有机封装)封装形式的单机用处理器,不具备了多处理器功能。
Athlon XP的核心已经做成了正方形类似PIII一样了,而且高度也比以前的Athlon降低了一点,这样便于安装散热风扇,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Athlon CPU的核心被风扇压的边角都碎掉了,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不过现在我们不用担心了。这次上市的Athlon XP处理器包括四个型号:1500+、1600+、1700+和1800+,分别对应的是Athlon 1.33GHz、1.4GHz、1.47GHz和1.5GHz。之所以这样确定型号的原因就是Intel的CPU频率已经达到了2GHz,在绝对频率的数字上面AMD根本无法与Intel抗衡了,但是在性能方面,AMD的Athlon一直是可以与比自己频率高出300MHz的Intel的CPU抗衡,尽管这样,很多对电脑不是很明白的消费者购买电脑的时候会追求绝对的频率,这样就使得AMD处于劣势了,所以AMD很聪明的更换了CPU的编号方法,这个编号和真实的CPU频率之间有一个换算的公式:实际频率=编号 x 2/3 +333MHz(1500+的实际频率 = 1500 x 2/3 + 333MHz = 1333MHz = 1.33GHz)。所以我们在市场上购买Athlon XP CPU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的编号,不要被村里的习惯叫法所蒙蔽,现在村里的人一般都直接认为1500+就是“1.5GHz”的CPU。真得小心呀。:(
Athlon XP的编号,如图显示的AX1500DMT3C,AX代表Athlon XP;1500代表1500+;D代表新的OPGA封装形式;M代表1.75V电压;3代表是256KB的L2 Cache;C代表FSB是266MHz,也就是133MHz外频。
新旧Athlon的区别:
封装形式:
最为直观的,以前的Athlon使用的那种陶瓷封装形式,散热性能很差,就算用大功率的风扇和硕大的散热片,CPU的温度也会在50多度。新封装形式的CPU拿在手里感觉很轻,在CPU内部的结构上,AMD在内嵌式二级缓存也采用了全新的架构,使得CPU功率从原来的66W降到了现在的不到55W,这些措施都使Athlon XP的发热量大大减少,这次我们测试的Athlon XP 1500+在使用中一直保持在41度左右,超频到150外频以后,CPU温度是45度,加了0.025V电压以后温度保持在46度,这样的效果比起老Athlon来已经是很“凉爽”了。:)
指令集:
在CPU的指令集方面,Athlon XP也作了很大的修改,AMD在原来的3DNOW!中加入了52条SSE指令集,可以和PentiumIII一样完全支持SSE指令集优化过的程式。加入了SSE后的3DNOW!被AMD称为3DNOW!Professional。Athlon XP有了SSE指令集的支持,也就拥有了与PIII一样优秀的软件兼容性了。
缓存技术:
Athlon XP的L1、L2Cache分别是128KB和256KB,在L1和L2 Cache之间有一个缓存,名字叫后备转换缓存(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简称TLB),这是和老的Athlon一样的,这个缓存的作用主要是在CPU要从内存地址中读取数据的时候,不会直接去查询内存的物理地址,而是要经过L1和L2 Cache中的TLB来进行,CPU经常数据一般是预先存在L1和L2 Cahce中,CPU先从缓存的TLB中读取数据,如果没有找到要使用的数据,再向主内存调用,但是这样就延缓了数据的读取时间,所以如果能在第一次读取的时候就命中的话,那才是最高效率的,这样就存在一个命中率的问题,当然是命中率越高越好了。
所以Athlon XP增加了在L1、L2 Cache中TLB的入口数目,L1 TLB的入口数从32条提高到40条,L2 TLB的入口数没有变化,仍然是512条。
在提高TLB入口数目的同时,AMD也加入了缓存数据的预先撷取功能,这项技术是由Intel率先提出的,它的作用就是可以预先把CPU能用到的数据从物理内存读取到缓存中,这样当CPU要调用这些数据的时候,就直接从缓存中读取,不用访问物理内存,加快了CPU处理数据的速度。预撷取技术加上更高的TLB读取命中率,使得Athlon XP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从下面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Athlon XP与其他处理器的区别:
好了,关于Athlon XP的一些变化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下面一起来看看他的真正性能吧。
超频性能:
我们使用的1.33GHz(10x133MHz)Arhlon XP可以很容易的超频到150外频,并且稳定运行,当然这也得益于磐英8KHA+主板优秀的超频性能。在继续向更高外频冲击的过程中,我们停止于156MHz外频,这时候开机可以点亮但是不能进入BIOS;降下来在155MHz外频的时候无法顺利进入Win98系统,所以我们确定这颗CPU的稳定工作频率是150外频,这时候开机显示的是1800+,1500MHz。对于超频我们不进行加电压的测试,我们不鼓励加电压的这种对CPU有致命损害的方法。:)
测试平台:
CPU:Athlon XP 1500+(1.33GHz)
主板:磐英8KHA+
硬盘:IBM 60GXP 40GB
显卡:盈通GF3 Ti200
内存:256MB Kingston DDR (128MBX2)
测试环境:
3D Mark2000
3D Mark2001
Quake 3 Arena DEMO001 V1.17
Super PI
SYSMark2000
ZD BWinstone2001
ZD CCWinstone2001
ZD CPUMark99
ZD Winbench99
English Windows98SE 2222A 1024x768 / 16bit / 85Hz
DirectX 8 (4.08.01.0710)
VIA 4in1 4.33官方正式版
nVIDIA 21.83公版官方正式版
测试结果:
3D Mark2000
3D Mark2001
Quake 3 Arena DEMO001 V1.17
Super PI
SYSMark2000
ZD BWinstone2001
ZD CCWinstone2001
ZD CPUMark99
ZD Winbench99
虽然我们没有进行与老Athlon和P4的对比测试,因为最近要测试的东西真的很多,但是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测试的。尽管这样,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来,Athon XP的性能绝对超越了老Athlon的性能,1500+超频前后在Super PI中的成绩都很快了,只有1分26秒和1分16秒;在其他测试项目中的成绩也都是相当令人满意的。我们都知道老Athlon 1.4GHz的性能就可以和P4 1.7GHz媲美了,所以我们可以相信1500+超频到1800+以后的性能应该可以和P4 2GHz抗衡了,甚至超越了P4 2GHz。还有一个关键的优势就是Athlon XP刚刚上市就开始疯狂降价,Athlon XP 1500+的价格已经降到了1000出头的价位,性价比超级高,连笔者本人都动心了。:)